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 训练二
1.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的玻璃破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
C.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 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
2.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被损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高温下熔化后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3.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汽温度高于100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4.图中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说明理由
5.目前许多家庭的厨房里都安装了热风干手机,以替代原先的厨房擦手巾。干手机让热风吹到手上,能很快使水分蒸发掉,其主要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打开电冰箱能看到“白雾”的季节是夏天,看到口中呼出白气的季节是冬季。下面所述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A.夏天潮湿,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
B.夏季干旱、燥热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
C.口中呼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水蒸气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
D.冬季干燥、寒冷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
7.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0,-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 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8.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0的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 )
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
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0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
9.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
C夏天气压降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10,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试说明这种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过程。
11.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12.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 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 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13.油炸食品时,油锅中滴入水滴会发生爆裂声,并把热油溅起;沸水中滴入油滴却没有类似的现象,解释产生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
14.北方的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常出现美丽的冰花,关于这个现象的如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液化现象,冰花在玻璃窗外 B.凝固现象,冰花在玻璃窗内
C.凝华现象,冰花在玻璃窗内 D.凝华现象,冰花在玻璃窗外
15.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书不一样,温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___,这是由于湿布中在,_________时要吸热,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适度越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参考答案
1. C
2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应用题.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熔化和汽化都是需要吸热的.
解答:解:“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
故选C.
点评: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 3.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白气”不是气,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降低温度,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说明此时水面上的温度降低了.
解答:解:A、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蒸发,故A错;
B、沸腾时水的温度是100℃,产生的水蒸气的温度也是100℃,所以此时大量的水蒸气在水面处来不及液化,也就看不到大量的“白气”;
C、停火后水蒸发的速度其实还没有沸腾时的快,再者,“白气”属于液化,而蒸发属于汽化,停火后出现大量的“白气”并不是水蒸发形成的,故C错;
D、停火后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于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给出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由液化现象的特点进入到液化发生的条件---降低温度.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化.
4.白气乙房间的气温较高。两个壶中的水都在沸腾,壶嘴一定都在喷出水蒸气,但甲 壶嘴上方的“白气”较很多,说明水蒸气遇到了较冷的空气,液化成了很多小水滴,而乙壶喷出”的水蒸气很少液化,说明乙房间的气温较高。
5.A
6.B!形成白雾原因是水蒸气遇冷造成的
7.依题意也应选C
但实际上空气中的CO2是极少的(0.03%),所以在生产中液化空气不会先出现液态CO2的
由于氧气和氮气沸点差距较小,工业上采用先液化空气,再升温使氮气气化的方法分离氧气和氮气。
6、。从题目上看题目所讲的是室温状态下开启风扇,我们所说的室温一般是指20度左右,室温下的风扇产生的风只能是室温,0度的水在温度较高的室温下会吸收室内的温度而慢慢升高,而室内的空气因为被0度的水吸收了部分热量会有相应的降低。空气的快速流动并不能使温度升高或降低,只能加快不均匀温度的冷热交换。夏天吹风扇时,感觉到凉快是因为快速流动的风带走了身体(体温37°)上的热量,当空气温度高于体温时,无论风扇转的再快,人也不会感觉到凉快一样
水的三态为: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的冰 转变为液态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才会转变成水,例如下雪天感觉并不很冷,化雪天感觉特别冷一样
液态的水变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例如烧开水时水壶冒出的热气,海面上被阳光照射升起的雾气
反之亦然,雾气遭遇冷空气时会凝结成水珠,同时释放了它所携带的热量(被冷空气带走)
常温下的水要想结成冰块,就要使它本身较高的温度慢慢降低,从高温降到低温就是很明显的放热现象,就像喝粥,本来很烫的粥慢慢变冷,也是一个释放热量的过程
9.B
· 10.B
解析: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后,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吸热而升华,云层温度随之迅速降低至零摄氏度以下,云层中的水蒸气突遇强冷便凝华成为小冰晶,小冰晶在空中下落遇到暖气流而熔化成雨滴降落,这是人工降雨的全过程。
11.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应用题
.分析: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真空环境,气压很小,这样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沸腾(汽化),从而实现脱水,使蔬菜成为脱水蔬菜.
故答案为:降低,汽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12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从本题来看,火已经熄灭,意味着粥不能再继续吸热了,应该会停止沸腾,但事实是打开锅盖却发现粥仍在沸腾,则其原因一定是由于浇了冷水,使锅内气压下降,粥的沸点也下降,所以重新沸腾.解答:解:高压锅锅内气压大,沸点也高,用高压锅煮粥,粥的温度会在100℃以上.当给锅加热时,粥会沸腾;当停止加热时,粥会停止沸腾(故D错).
但当给它立即用冷水冷却时,锅内的气压会立即减小,粥的沸点也会随之减小,由于粥的温度在停火一瞬间仍然是高于100℃(故A、B错),所以粥重新沸腾.
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根据给出的现象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由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进入到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由此得出粥重新沸腾的原因.
· 13答:因为热油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100℃,当水滴在油中,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沉入油中并迅速沸腾,所以会把热油溅起来,并发生爆裂声。而油滴入沸水中时,油的密度比水小,因而漂浮在水面上,不会发生激烈的汽化现象,所以没有类似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