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人教新课标版高考第一轮复习——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 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2. 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氢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 57 B. 47 C. 61 D. 293
3. 已知某元素阴离子Rn-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x+n),其中A为原子的质量数。则mg Rn-中的电子总数为( )
A. B. C. D.
4.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四种aXm+、bYn+、cZn-、dRm-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c=m-n B. a-b=n-m C. c-d=m+n D. b-d=n+m
*5. (试题调研,天津十校联考)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被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粒子不显电性 B. 该粒子质量数为4
C. 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 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差值为143
B. 纯碱CuSO4·5H2O和生石灰分别属于卤、混合物和氧化物
C. 凡是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 NH3硫酸钡和水分另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7. 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H2O的电子式为
B. 4℃时,纯水的pH=7
C. 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 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气态)>(液态)>(固态)
8. 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WZ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
B. 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C. WX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
D.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
9. 究太空的奥秘需要推进力强大的火箭。氢化锂(LiH)、氘化锂(LiD)、氚化锂(LiT)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产生极高的能量,被广泛应用在火箭推进剂和核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LiH、LiD、LiT各1 mol 时,质量相同
B. LiH、LiD、LiT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C. H、D、T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D. LiH、LiD、LiT在反应中常作氧化剂
*10. (全国理综Ⅱ)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 Y+、 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
B. 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型分子
C. 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 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显酸性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O3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 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 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 在反应O3+2KI+H2O===2KOH+I2+O2中,参加反应的所有臭氧都作氧化剂
12. 有X和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
B.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C. 质子数一定相等,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相等
D. 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二、填空题
13. 在遭遇冰雪灾害时,经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元素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与Y相邻且Z、W能形成一种WZ2型分子.
(1)m=________,该融雪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Z、W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XY2和WZ2都为离子化合物
B. XY2中仅含离子键,WZ2中仅含极性共价键
C. H2Z比HY的稳定性强
D. X的阳离子比Y的阴离子半径大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
A. XY2的电子式:X2+[]2-
B. WZ2的结构式:Z==W==Z
C. Y元素的单质与H2Z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Y2+Z2-===2Y-+Z↓
D. 用电子式表示XY2的形成过程为:
(5)冰雪的化学成分是H2O,水的沸点比H2Z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
14. 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X均可形成10电子的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化合物BA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化合物Y2X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 离子键 B. 极性共价键 C. 非极性共价键 D. 氢键
(3)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X、Y、Z三种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连续的三个不同周期。原子序数:Z>X>Y,其中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X与Y的族序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已知X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由此推出:
(1)X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
(2)将X的单质投入到Z单质的水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X的单质与Y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五种离子,A、B、C、D四种离子的电子数均比E的电子数少8.
(1)A与B结合成的化合物甲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与C结合成的化合物乙难溶于水,乙溶于甲的水溶液得无色透明溶液,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_____________,乙与甲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2)B与E结合成化合物丙,其中离子数之比为2∶1,A与D结合成化合物丁,丁与
丙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舟七号”飞船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和燃料电池,H2、O2和甲的水溶液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当得到1.8 L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_______ NA.
(4)有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戊,分子中氮与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与E的电子
数相同,是“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时使用的高能燃料之一,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与氨相似,则戊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mol戊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戊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与H2O2相似,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根据价态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g液态戊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放出375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人教新课标版高考第一轮复习——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 D 解析: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A错;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H4Cl是离子化合物,B错;非极性键不仅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也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如Na2O2)和多原子共价化合物(如H2O2)中,C错;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能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只能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D正确。
2. A1,3,5
解析:对原子而言,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75-118。
3. D 解析:Rn-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x+n),原子的质量数为A,故原子的质子数为: A-(A-x+n)=x-n,原子的电子数也为x-n,Rn-的电子数为x,mgR n-中的电子总数就是。
4. D 解析:解析一:本题可用“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方法来解
设m=1,n=2,可视Xm+为Na+,Yn+为Mg2+,Zn-为O2-,Rm-为F-,
则a=11,b=12,c=8,d=9,由此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D。
解法二: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外电子数相等,故a-m=b-n=c+n=d+m,则通过变换得出正确答案为D。
*5. C 解析:“四中子”无质子,只有四个中子,所以A、B、D正确。
6. D 解析:A 项143 是中子数;B 项蓝矾是纯净物;C项共价化合物溶解于水也能电离出离子。
7.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水的化学基本用语。A项,水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的电子式为;B项,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α(OH-)=α(H+)<7;C项,一个分子中,其质量数为20,质子数为10,D项,在温度压强一定时,它只能呈一种状态。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
8.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晶体结构等内容。由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可知Y为14号元素硅,由于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Y为同一主族元素,所以W为碳元素;又由于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则X为氧元素;又由X、Z同主族知Z为硫元素;在CS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结构,A正确;CO2与SO2都是共价化合物,且它们都是分子晶体,B正确;在CO2分子中CO键为极性键,而CO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正确;显然,C、O、Si、S四种原子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Si>S>C>O,故D选项不正确。
9. C 解析:H、D、T的中子数不同,即质量数不同;1 mol的LiH、LiD、LiT的质量不同,A错;Li为金属元素,只呈+1价,故LiH、LiD、LiT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B错;KH、D、T之间互称为同位素,C正确;由于在LiH、LiD、LiT中,氢元素处于-1价,易升高,故在反应中常作还原剂,D错。
*10. D 解析: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电子层都不超过3。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为4,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8,Y+的电子层数为2,故Y为Na;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3层)的比值为2,故Z为S;X为第2周期元素,X为O,四种元素都不是零族元素,W为C。O与其他三种元素都能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A说法正确;CS2和CO2都是直线型分子,B说法正确;Na2CO3和NaHCO3都是显碱性的化合物,C说法正确;Na2S溶液显碱性,D说法错误。
11. D 解析:O3为单质,A项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仅有化学键断裂不是化学反应,如氯化钠溶于水,离子键断裂,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共价化合物中有的不含有分子,如二氧化硅,有的却含有分子,如水、氯化氢等,C项错误;臭氧中的三个氧原子是按照一定方式结合的,虽然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化合价没有变化,但臭氧作为一个整体,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
12. C 解析:X、X+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原子和离子,A-Z可能为0即中子数可能为0,A错误;原子与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B错误;C正确;X和X+的核电荷数相等,但核外电子数不相等,D错误。
13. 解析:(1)由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推知其为,该元素为Ca,根据CaY2可知Y为-1价,又因为Y-与Ca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 Y为Cl.
(2)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Z、W是C或S.Z与Y相邻
则Z是S,W是C.
(3)CaCl2是仅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CS2是仅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A错误,B
正确;S的非金属性弱于Cl,则H2S的稳定性比HCl弱,C错误.Ca2+、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但Ca元素的核电荷数大,离子半径小,D错误.
(4)XY2为CaCl2,其电子式为[]-Ca2+[]-,H2S的水溶液显弱酸,应写成分子式,即Cl2+H2S===2H++2Cl-+S↓,A、C错误.
(5)氢键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使水的沸点升高。
答案:(1)20 CaCl2 (2)硫 碳 (3)B (4)B、D (5)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14. 解析:(1)Y2X2与水反应生成X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Y为Na,X为O.又X与Z同主族,则Z为S,A、B、X、Y、Z原子序数递增,B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为C,又A与B和X均可形成10电子化合物,A为H.化合物BA4为CH4.(2)Y2X2为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3)H2O2具有氧化性,H2S具有强还原性,H2O2与H2S反应生成H2O和S。
答案:(1)
(2)AC
(3)H2O2+H2S===2H2O+S↓
*15. 解析: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说明Y位于第二周期,同时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推得Y为N;结合“原子序数:Z>X>Y”,可知X位于第三周期,Z位于第四周期。又因为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与Y、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不相同,推得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x;Z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18,z。第三周期元素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的有Mg(OH)2或Al(OH)3,Y(N)位于第ⅤA族,Y、Z为主族元素,则可知X必定为Mg,推知Z为Br。
答案:(1)Mg N Br
(2)溴水褪色 Mg+Br2===MgBr2
(3)3Mg+N2 Mg3N2
*16. 解析: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电子总数不超过18,而A、B、C、D四种离子的电子数均比E的电子数少8,则A、B、C、D是10电子离子,而E为18电子离子.
(1)A与B结合成的化合物甲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甲可能为NaOH,A与C结合成的化合物乙难溶于水,乙溶于甲的水溶液得无色透明溶液,则乙为Al(OH)3,A为OH-,B为Na+,C为Al3+,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Al(OH)3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2)B与E结合成化合物丙,其中离子数之比为2∶1,则丙为Na2O2,A与D结合成H2O,H2O与Na2O2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H2、O2和NaOH的水溶液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H2+4OH--4e-===4H2O,当生成1.8 L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NA=200NA.
(4)n(N)∶n(H)=1∶2,且是18电子离子,故戊为N2H4;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与氨相似, 则戊的结构式为,它与盐酸的反应类似于NH3与盐酸的反应,故1 mol戊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2H+===N2H.戊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与H2O2相似,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这是因为戊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处于氮的中间价态,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1 mol N2H4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2 g=1 500 kJ,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ΔH=-1 500 kJ/mol.
答案:(1)第三周期第ⅢA族 Al(OH)3+OH-=== AlO+2H2O
(2)2Na2O2+2H2O===4NaOH+O2↑
(3)2H2+4OH--4e-===4H2O 200
(4);N2H4+2H+===N2H;戊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N2H4(l)+2H2O2(l)===N2(g)+4H2O(g),ΔH=-1 500 kJ/mol
第7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