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会计电算化讲义
学习目的:
1、了解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及会计职能的实现。
2、掌握账务处理过程。
3、掌握报表的的编制方法。
4、了解如何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会计系统。
第一章 概述
一 概念
1、用计算机进行记帐、算帐、报账的过程。工作程序、内容不变,只是工具的变化。由操作员输入凭证、输
出账簿、确定报表方案,中间过程有计算机完成。
2、与手工会计的不同: 1 ( )计算工具 (2 )存储介质:手工会计用纸张,电算化用磁盘和光盘,便于查询。
(3 )簿记规则:手工会计中更正账簿时用划线更正或红字更正法,电算化中直接在计算机上修改。
3、与手工会计的相同点:
系统目标与基本功能; 会计理论与方法
会计法规与制度; 档案的保存
4、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 减少劳动量。 )
(2 速度快,精度高。 )
(3 收集资料方便、可印证各方资料,信息量大,便于管理和决策 )
二、产生与发展
1、只有计算功能;
2 60 在计算机中进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开始开发软件并进行规范; 、 年代
3 软件逐渐完善,配以大量的数学、管理模型,实现会计管理、决策现代化。 、
4 我国 80 会计电算化开始发展,90 进入规范化,形成点算化队伍;90
、 年代 年代 年代逐渐普及,相关的规则
制度开始完善;从单机向网络化(局域网、资源共享)发展。
5、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标准化; 网络化; 管理决策化
用友、安易、金蝶、国强、管家婆等
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1物理结构:硬件、软件、运行程序及管理制 度、会计及计算机人员。
、职能结构(1 核算系统:负责信息的加工处理,分为:账务(工资、固定资产、成本、材料核算等)及
2 )
报表处理。
(2 管理系统:资金、成本、利润管理。 )
(3 决策支持系统: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方法选择最佳方案。 )
3 数据传输: 、
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模块
——〉 (系统自动计入)记帐凭证
——〉 (系统计入)账簿
——〉 (系统自动取数)报表
四、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
1 单位会计电算化组织结构的几种方式: 、
(1 会计部门内部设置电算化小组:由会计部门领导,单独配置硬件、软件、人员等。会计工作速度快, )
但不利于单位的总体信息需求。
3 数据传输: 、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模块——〉 (系统自动计入)记帐凭证
——〉 (系统计入)账簿——〉 (系统自动取数)报表
四、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
1、单位会计电算化组织结构的几种方式:
(1 会计部门内部设置电算化小组:由会计部门领导,单独配置硬件、软件、人员等。会计工作速度快, )
但不利于单位的总体信息需求。
(2 )总会计师领导下的信息部门。
企业内部设立计算机中心。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计算中心和会计部门——〉财务管理组、电算
化组。
便于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理想的组织结构。
(2 )总会计师领导下的信息部门。
企业内部设立计算机中心。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计算中心和会计部门——〉财务管理组、电算
化组。
便于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理想的组织结构。
2、工作岗位及职责
数据准备人员:出纳和凭证处理 系统分析、设计、程序设计人员
系统管理员 系统操作员 数据审核员
系统维护员 档案管理和财务管理员
3 日常操作管理 、
(1 操作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口令和权限 )
(2 )凭证审核后输入
(3 )凭证核对后记帐
(4 上机操作记录 )
4 日常系统的维护 、
硬件的维护;
软件的维护:操作性和程序性维护
5 档案的管理 、
保存及销毁制度; 保密及安全措施
二、会计软件安装和初始化设置
一、选择软件,根据业务范围和规模。
方便、实用、通用性、保密性好。
二、软件安装:检查系统环境
以用友为例:进入用友安装界面,选择需要安装的内容,"开始安装",按系统提示进行。
三、启动:"程序"——〉"用友软件"
四、初始化设置
1 修改管理员密码 、
"系统管理"(1 以系统管理员(admin)入,口令为空。修改管理员密码;设帐套主管,建立
) 身份进
帐套。
(2 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执行退出系统功能。 )
2、设置操作员和帐套主管。对操作员进行岗位分工和权限控制。
(1 只有管理员可以设置操作员。 )
"系统管理"——〉"权限"——〉"操作员"
(2 操作员的姓名编号必须输入并且唯一。 )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权限设置:
"权限"——〉选择操作员——〉"增加"——〉选择权限。
注:口令确定,由各操作员记住。
3、建账:各单位独立完整的账簿体系
"帐套"——〉"建立"——〉帐套信息(号、名、路径、启用日期)——〉单位信息——〉核算类型
——〉基础信息,完成。
注(1 )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建账。
(2 )帐套号、名称不能重复。
(3 )日期可以为当前日期或自设置日期。
4
、确定编码方案
(1 )分级核算
段数为级次,级长为每级位数
如:102 01 1002 01 01
会计科目第一级为四位
(2 确定数据精度 )
5、设置基础分类档案
部门职员档案、客户分类、供应商分类等。
"系统控制台"——〉"基础设置"——〉"设置",输入信息。
6、修改帐套 只有系统管理员和帐套主管可以。
7、科目初始化:建立会计科目
"系统初始化"——〉"会计科目"——〉"增加"
原则: 1 ( )科目间相互协调,同时又上下级;
(2 符合编码规则; )
(3 科目使用后,只能增加同级科目, ) 不能增加下级。
相近科目复制:"编辑"——〉"复制"——〉修改
注:
(1 )科目的修改: 已有数据的科目不能修改
(2 删除:已有数据的科目不能删除。 )
8、建立辅助核算
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别进行核算
如部门、个人目录,客户、供应商的档案
"总帐系统"——〉"系统初始化"
9 结算方式:现金、转帐支票等 、
10凭证类别:收、付、转账凭证 或记账凭证 、
11 初余额录入: 、期
"系统初始化"——〉"录入期初余额"
注(1 )输入最末级余额(资产负债权益类)和累计发生数(损益类) 上级余额由系统自动计算; ,
(2 )输入后用"刷新"形成上级余额;
(3 用对账查看试算平衡表; )
(4 涉及辅助核算的,系统自动调出辅助核算框。 )
、会计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12
财务数据的备份
注:(1) 和处理后应作备份 结账前
(2)硬盘格式化时,年度终了结账时必须备份
(3)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输出。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