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蹄物探110401回风巷.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89429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蹄物探110401回风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蹄物探110401回风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吉奥兴盛地学仪器有限公司 马蹄煤矿 瞬变电磁法试验报告 试验单位:山西吉奥兴盛地学仪器有限公司 时 间:2014年4月25日 1. 前言 110401回风巷迎头布置基本测线3条,(斜向上30度方向,顺层0度方向,斜向下-30度方向)。 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 1)探测为110401回风巷迎头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及。 2)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3)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4)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2.地址——地球物理特征 从电性上分析不同地层的电性分布规律:煤层电阻率值相对较高,砂岩次之,粘土岩类最低。由于煤系地层的沉积序列比较清晰,在原生地层状态下,其导电性特征在纵向上固定的变化规律,而在横向上相对比较均一。当存在构造破碎带时,如果构造不含水,则其导电性较差,局部电阻率值增高;如果构造含水,由于其导电性好,相当于存在局部低电阻率值地质体。 综上所述,当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发育时,无论其含水与否,都将打破地层电性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规律的存在,为以岩石导电性差异为物理基础的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3.1矿井瞬变电磁法基本理论 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的一样的,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使用地面电磁法的一切装置及采集参数,但受井下环境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的TEM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相比又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矿井轨道、高压环境及小规模线框装置的影响,在井下的探测深度很受限制,一般小功率发射只能有效解释100m左右。另外地面瞬变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与地表以下半空间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响应来自回线平面上下(或两侧)地层,这对确定异常体的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实际资料解释中,必须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 瞬变电磁法或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称T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电磁场,在一次脉冲电磁场间歇期间,利用不接地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其基本工作方法是:于地面或井下设置通以一定波形电流的发射线圈,从而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磁场,并在地下导电岩矿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断电后,感应电流由于热损耗而随时间衰减。衰减过程一般分为早、中和晚期。早期的电磁场相当于频率域中的高频成分,衰减快,趋肤深度小; 而晚期成分则相当于频率域中的低频成分,衰减慢,趋肤深度大。通过测量断电后各个时间段的二次场随时间变化规律,可得到不同深度的地电特征。 在导电率为σ、导磁率为的均匀各向同性大地表面铺设面积为S的矩形发射回线,在回线中供以阶跃脉冲电流, (1) 图1 瞬变电磁法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电流断开之前,发射电流在回线周围的大地和空间中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磁场(如图1所示)。在t=0时刻,将电流突然断开,由该电流产生的磁场也立即消失。一次磁场的这一剧烈变化通过空气和地下导电介质传至回线周围的大地中,并在大地中激发出感应电流以维持发射电流断开之前存在的磁场,使空间的磁场不会即刻消失。由于介质的热损耗,直到将磁场能量消耗完毕为止(见图2)。 图2 瞬变电磁法感应电磁场转换原理示意图 由于电磁场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导电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得多,当一次电流断开时,一次磁场的剧烈变化首先传播到发射回线周围地表各点,因此,最初激发的感应电流局限于地表。地表各处感应电流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紧靠发射回线一次磁场最强的地表处感应电流最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的感应电流便逐渐向下、向外扩散,其强度逐渐减弱,分布趋于均匀。研究结果表明,任一时刻地下涡旋电流在地表产生的磁场可以等效为一个水平环状线电流的磁场。在发射电流刚关断时,该环状线电流紧挨发射回线,与发射回线具有相同的形状。随着时间推移,该电流环向下、向外扩散,并逐渐变形为圆电流环。等效电流环象从发射回线中“吹”出来的一系列“烟圈”,因此,人们将地下涡旋电流向下、向外扩散的过程形象地称为“烟圈效应”(如图3所示)。 “烟圈”的半径r、深度d的表达式分别为: (2) (3) 图3 瞬变电磁场的烟圈效应 式中a为发射线圈半径。发射线圈半径相对于“烟圈”半径很小时, “烟圈”将沿倾斜锥面扩散,其向下传播的速度为: (4) 从“烟圈效应”的观点看,早期瞬变电磁场是由近地表的感应电流产生的,反映浅部电性分布;晚期瞬变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探测大地电性的垂向变化。 3.2矿井瞬变电磁法 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瞬变电磁法一样,采用仪器和测量数据的各种装置形式和时间窗口也相同。由于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环境的限制,测量线圈大小有限,其勘探深度不如地面深,如果加大功率发射,一般深度在100m左右。地面瞬变电磁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于地表以下半空间地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于回线平面上下(或两侧)地层,对确定异常体的位置带来困难。实际资料解释中,必须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综合分析。总结起来,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由于井下测量环境不同与地表,不可能采用地表测量时的大线圈(边长大于50m)装置,只能采用边长小于3m的多匝小线框, 因此与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具有数据采集工作量小,测量设备轻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2) 由于采用小线圈测量,点距更密(一般为2~10m),降低体积效应的影响,提高勘探分辨率,特别是横向分辨率; 3) 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一般只能将线圈平置于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可以将线圈置于巷道底板测量,探测巷道底板下一定深度内含水异常体垂向和横向发育规律,也可以将线圈直立于巷道内,当线圈面平行巷道掘金前方,可进行超前探测;当线圈面平行于巷道侧面煤层,可探测工作面内和顶、底板一定范围内含水低阻异常体的发育规律; 4) 由于瞬变电磁法关断时间的影响,与其它物探方法相比,无法探测到更浅部的异常体(浅部20m左右)。同时对于其他矿井物探方法无法施工的巷道(巷道长度有限或巷道掘进迎头超前探测等),可采用测量装置小、轻便的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 3.3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1.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沿迎头,布置测线多条(斜向上30°、顺层方向、斜向下30°方向)等任意方向,通过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多条测的实测剖面。 3.质量评述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数据采集,严格按《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执行。 其探测方向下图为超前探测方法示意图: 左图为顶视平面示意图 右图为侧视剖面示意图 3.4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质料处理和解析 矿井瞬变电磁法数据处理与解释系统是不同系统,是瞬变电磁法处理井下瞬变电磁法勘探测量数据的操作平台,集文件管理、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图形绘制功能于一体,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矿井瞬变电磁数据处理解释工具。 Ø 文件管理 读取YCS600-I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格式数据,并进行视电阻率计算;对测线文件进行合并,形成三维观测数据体。 Ø 数字滤波 根据井下噪声环境复杂的特点,对数据中强干扰点进行剔除、圆滑等处理;提供常用的数字滤波技术,消除瞬变电磁数据中常见噪声,提高数据质量。 Ø 后沿改正 井下采集的瞬变电磁数据,由于关断时间较大,造成了很大的探测盲区,该模块通过多种方法的相互配合,缩短了关断时间,缩小探测盲区。 Ø 处理 该软件的核心模块,能形成断面数据文件和深度反演,并根据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对反演的深度进行校正;为方便对井下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数据进行处理,本模块特增加了超前探测坐标转换功能;同窗口数据提取功能则可任意提取数据点进行分析。 Ø 人文噪声校正 结合全空间模拟实验和井下试验的结论,对井下常见的金属人文设施产生的干扰进行校正,提高数据处理的质量。 Ø 图件绘制 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直观的显示各处理阶段的成果和最终成果图件。 3.5成果分析 在成果图内,等值线数值为瞬变电磁勘探所测的岩层的视电阻率值,颜色由红~蓝表示视电阻率值由高~低的相对变化,此值越小(对应颜色越蓝)表明岩层视电阻率值越低,富水性越强。依据视电阻率值的大小、分布规律、变化率等电性特征,划分为三个等级: 强异常区,弱异常区和高阻区域。 强异常区:为图中蓝色区域(红粗虚线所圈范围),视电阻率值非常低,一般是由于煤、岩层较为破碎、裂隙发育或采空区充水,相对富水性强引起,应引起高度重视。 弱异常区:为图中绿色区域,视电阻率值相对偏低,一般是煤、岩层具有一定的赋水性,但富水性相对较弱,生产中可能会出现偏潮、小淋水等现象。 高阻区域:为图中黄色~红色区域,视电阻率值较高,反映煤、岩层阻值较高,赋水性轻微。 (异常强弱的划分是依据电性特征进行区分,和对应区域的水量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在远距离上,采空巷道充水,但异常特征可能仅显示为弱异常区。在生产中,还需结合地质资料及钻探工作进一步判断) 图中出现的区域等级划分可参考以上概念理解。 1、110401回风巷迎头资料解释: 1).110401回风巷迎头顶板斜向上30°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图一 110401回风巷迎头探测扇形剖面 110401回风巷迎头顶板斜向上30°方向扇形剖面出现低阻异常,详细位置如下: 在顶板斜向上30°探测方向上,迎头正前方有一处异常区(淡蓝色区域)1#,距掘进头70M-120M位置有明显的低阻异常,掘进到该位置注意防范,异常程度中强,可结合钻探对地质情况进一步探验。 2)1110401回风巷迎头顺层0°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图二 110401回风巷迎头顺层探测扇形剖面 110401回风巷迎头顺层0°方向扇形剖面出现低阻异常,详细位置如下: 在顺层0°探测方向上,有2处异常;1#异常位于掘进头正前方向范围较大,异常程度中等,距离掘进头方向60-120米可能会出现顶板潮湿或小淋水现象;2#在迎头偏左范围较大,距掘进头50m-100M掘进到该位置注意防范,可结合钻探对地质情况进一步探验。 3)1110401回风巷迎头斜向下-30°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110401回风巷迎头底板斜向下-30°方向扇形剖面出现低阻异常,详细位置如下: 在底板斜向下-30°探测方向上,有2处异常;1#异常位于掘进头正前方向范围较大,异常程度中等,距离掘进头方向55-120米可能会出现顶板潮湿或小淋水现象;2#在迎头偏左范围较大,距掘进头40m-100M掘进到该位置注意防范,可结合钻探对地质情况进一步探验。 4、 地质结论和建议 1. 根据“有掘必探,有疑必探,物探先行,钻探跟进”的精神,物探报告作为钻探设计的重要依据,建议矿方结合物探资料进行相应的钻探验证,避免造成意外水害事故。 2. 本次探测图中蓝色区域为低阻异常区。 1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