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川区教师招聘考试高分题
一、单项选择题(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1、依照斯金纳强化理论,教师在课堂上经过警告学生来维持课堂秩序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处罚 D.消退
2、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后教师没做任何评价,学生以后不再举手回答下列问题,这种现象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处罚 D.消退
3、一个学生这么来管理自己学习,“假如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朋友玩。”这里他所利用是( )
A.外部强化 B.代替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4、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学习动机( )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个乐趣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概念学习与例证学习间影响,属于何种迁移(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通常迁移 D、负迁移
6、难易不一样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影响是( )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7、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通常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叫总括学习,也叫(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符号学习
8、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学习来说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9、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主要靠视觉控制阶段是(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0、在操作技能形成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要作用?(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1、小红在阅读课文时,对其中主要内容作划线标识,利用是学习(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2、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小明天天放学回家后,将当日所学内容给父亲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13、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能够画示意图。这么做目标是( )
A.紧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4、凭借经验和直觉选择解法假设方式称之为( )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15、学生李亦看到自己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碰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加进去。朋友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 )
A.直接学习 B.代替学习 C.亲历学习 D.试误学习
16、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收他人影响,使自己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靠近,这是( )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二、填空题
1、加涅认为,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对某一知识利用范围和条件关注属于________学习。
2、加涅认为,学会学习关键成份是________学习,如指导自己注意、记忆、思维等。
3、依照动机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身心状态三种原因中,属于可控内在原因是________ 。
4、具备追求成功倾向学生,通常多项选择择成功概率为________ %任务。
5、学习者是否拥有________,是影响迁移基本前提条件。
6、从迁移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标准就是使教材达成 ________ 、________ 和网络化。
7、达成刚好成诵以后附加学习,或者达成掌握标准以后继续学习,叫做_______。
8、研究表明,与适度学习相比,学习某材料熟练程度达成_______ 时,记忆效果最好。
9、操作技能具备对象________,执行________和结构展开性特点,与之相对,心智技能具备对象_________,执行_________和结构_________特点
10、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这种心智活动方式,加里培林称之为 ________ 活动。
11、_________是对认知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知识和调整这些过程能力。
12、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含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和努力管理等。
13、从完整问题处理过程来看,________是其首要步骤。
14、依照认知心理学特点,将问题处理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15、态度是经过学习而形成、影响个人行为选择________。
16、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份、________ 和行为成份。其中,________是关键成份。
三、简单题
1、结合教学实际,试述怎样提升知识直观效果?
2、简答或阐述:怎样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3、怎样培养学生心智技能?
4、操作技能培训要求有哪些?
5、简述影响问题处理主要原因?
6、阐述: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处理问题能力?
四、阐述题
1、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教育意义。
2、简答或阐述:怎样实施促进学生迁移教学?(有学生在语文测验中能正确填空,不过不能给朋友写一封语句通顺信;有学生能在数学测验中进行小数和百分数乘法运算,但却不会计算收入所得税。请分析此现象,并联络实际说明促进迁移有效教学策略)
3、试阐述非测验评价技术。
五、案例分析题
1、绿色启示 为了提升作业批改反馈效果,我问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颜色来批改你们作业?红色代表火焰和热烈,黄色代表宝贵和权力,黑色代表刚、坚强,蓝色代表大海、希望,绿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喜欢绿色!”“老师,你用绿色给我们批改作业吧!”“好!就这么决定了。那么,在作业批改中,你们喜不喜欢用
打叉符号?”“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坚持用绿色来批改作业、改考卷。在批改中,我不用叉号,改用“?”和批语。绿色批语起了不小激励作用,同学们非常喜欢我批改作业,学习反馈效应很好。同学们不但纠错能力得到了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问题:这个案例中教师教育为何会取得成功?
2、[案例]广播操比赛 为推广新广播操,某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有些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觉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教育大同小异,所不一样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原因,并将成功经验用之于今后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应出来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方面和失败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因为有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取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依照四位老师不一样做法,发表自己看法。
9、【育萃教授解析】B。模仿。模仿阶段主要靠视觉控制,整合阶段逐步过渡到动觉,熟练阶段基本上视觉控制。
10、【育萃教授解析】D。
11、【育萃教授解析】B。
12、【育萃教授解析】(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B、复述策略。
13、【育萃教授解析】B。对问题准确表征。了解问题就是借助于个在详细形式对问题进行表征。
14、【育萃教授解析】C。启发式。也叫冒险式,凭直觉来解答问题。有可能很快就能处理,但也有可能处理不了。
15、【育萃教授解析】B。
16、【育萃教授解析】C。
二、填空题
1、【育萃教授解析】认知策略。这是个体对自己思维过程加以控制。
2、【育萃教授解析】认知策略。
3、【育萃教授解析】努力程度解析:能力与身心状态都是不可控内在原因。
4、【育萃教授解析】50。
5、【育萃教授解析】对应经验知识及经验水平。
6、【育萃教授解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7、【育萃教授解析】过分学习。
8、【育萃教授解析】150%。
9、【育萃教授解析】客观性、外显性;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10、【育萃教授解析】(物质与)物质化。
11、【育萃教授解析】元认知。
12、【育萃教授解析】学习时间管理。
13、【育萃教授解析】发觉问题。
14、【育萃教授解析】发觉问题、了解与表征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5、【育萃教授解析】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
16、【育萃教授解析】情感成份;情感成份。
三、简单题
1、【育萃教授解析】
(1)灵活选取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通常来说,模象直观效果优于实物直观,要先用模象直观,突出事物本质后,再用实物直观来调动学生兴趣。
(2) 加强词与形象配合。
(3)利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特点。要利用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等等来进行教学。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观察前,让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观察过程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技巧;观察后,要及时写出观察汇报。
(5)让学生充分参加直观过程。不但要让学生看,更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育萃教授解析】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利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分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A.及时复习, B.分散复习,C.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3、【育萃教授解析】
(1)激发学习主动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4、【育萃教授解析】
(1)准确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练习;
(3)充分而有效反馈;(4)建立稳定清楚动觉。
5、【育萃教授解析】问题特征;已经有知识经验;定势与功效固着;动机与情绪;人格特征等。
6、【育萃教授解析】提升知识贮备数量和质量;教授与训练处理问题方法和策略;提供各种练习机会;培养思索问题习惯。
四、阐述题
1、【育萃教授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争又快又好处理某一问题愿望或趋势。它分为两种:追求成功或防止失败。力争成功者倾向于选择难度中等任务;防止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非常轻易或非常困难任务。
意义:对力争成功者,应安排有一定难度任务,安排竞争情境激起其动机。对防止失败者,要安排少竞争情境,假如取得成功要及时褒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应因人而异。
2、【育萃教授解析】这说明这些学生没有能做到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一个学习对另一个学习影响。学生在学校学习目标就是能实现迁移,处理日常生活中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方法,“为迁移而教”,促使学生学习迁移。
(1)精选教材内容,应选择那些具备广泛迁移价值科学结果作为教材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使教材达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主干,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重视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相同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备相同性学习。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提炼,将前后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真正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简言之,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应努力表现迁移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升迁移意识。
3、1,案卷分析.比如依照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志,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 和决议.
2,观察.经过教学过程中非正式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关于学生学业成就信息.其中包含: ⑴行为检验单填写⑵轶事统计.⑶等级评价量表.
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五、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要改变只让学生适应教育、适应教师情况,要努力造就适合学生成长良好情境和气氛。为学生服务,是教师应该尽到责任。
2、[参考答案]举行比赛,必定有一个班是冠军,至于是哪个班级这并不主要,主要是老师不能把这次比赛与整体教育割裂开来,认为纯粹是一次机遇。从动员比赛到结束过程中教育当然主要,更主要是获胜后怎么教育?失败后怎么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