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附件七
改 建 铁 路
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
扩能改造工程
施工图审核大纲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七月 成都
改 建 铁 路
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
扩能改造工程
施工图审核大纲
集团总经理 集团总工程师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编 制:宋 欣
复 核:梁明海
总体审核:刘得林 梁明海
院审定:王立暖
文件分发单位表
序
号
单 位
份数
编号
附 注
1
成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4
1~4
2
铁三院档案馆
2
5~6
3
铁三院工程咨询公司
1
7
4
铁三院西安、成都地区铁路咨询项目部
6
8~13
5
备 用
2
14~15
目 录
1.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主要技术标准 1
1.3前期工程进展 1
2.施工图审核范围 2
3.施工图审核依据 3
4.施工图审核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 4
4.1施工图审核组织机构 4
4.2部门分工与职责 6
4.3岗位职责 7
4.4审核人员配备 10
4.5专家组 10
5.施工图审核重点、难点及主要内容 13
5.1施工图审核工作总体目标 13
5.2施工图审核重点与难点 13
5.3现场核对工作的主要内容 16
5.4审核主要内容 18
6.施工图审核方法及流程 103
6.1施工图审核方法 103
6.2施工图审核流程 103
7.施工图审核时限 110
8.审核单位的职责、工作要点及审核工作的关键环节 110
8.1审核单位的职责、工作要点 110
8.2审核工作的关键环节 130
9.施工图审核成果 133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是成昆铁路接入成都市的重要路段,本段线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与乐山市所辖的峨眉山市之间。线路自成昆铁路成都南站引出后,向南经过成都市的双流县、新津县、眉山市的彭山县、东坡区、乐山市的夹江县至成昆铁路的峨眉站,线路全长132.519km。全线增建二线长度130.829km,改建既有线长度24.515km。全线改建车站13个,封闭车站4个。新建单线特大桥、单线大桥、单线中桥共计44座,新建双线大桥、新建双线中桥共计5座,单双线桥梁全长16704.32m,占全线长度的12.80%。全线设置一座隧道,长310m,占全线长度的0.24%。路基长度113814.68m,占全线长度的86.96%。全线特殊桥梁为夹江青衣江单线特大桥,主跨采用(40+4×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青衣江,全长2125.86m。
全线投资估算844500万元。全线工期暂按3年安排。
重点工程:
本线重点工程为夹江青衣江单线特大桥,孔跨布置为26×32+(32+48+32)连续梁+3×32+1×24+1×32+(40+4×64+40)连续梁+20×32m,全长2125.86m。本桥采用T形桥台,圆端型实体桥墩,钻孔桩基础。连续梁采用挂篮分段悬臂对称灌注施工,合拢顺序为:中跨-边跨;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梁采用工厂(场)集中预制,现场采用架桥机架设。
1.2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Ⅰ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区间线间距:4.2m;
4.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新建地段160km/h,既有地段维持现状;
5.最小曲线半径:新建地段一般 2000m,困难 1600m;
6.限制坡度:6‰;
7.牵引种类:电力;
8.机车类型:客 SS9,SS3,SS7C;货车 HXD3,SS3;
9.牵引质量:4000t;
10.到发线有效长度:850 m;
11.调度指挥:调度集中;
12.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1.3前期工程进展
1.2008 年 8 月,铁二院完成《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线成都至燕岗段扩能改造工程预可研报告》,根据成昆线燕岗至广通段速度目标值及本线运能需求,推荐成都至燕岗段扩能采用 200km/h 标准增建第二线。
2.2009 年 5月,原铁道部计划司在成都主持召开成燕段预可研审查会议。根据会议精神,铁二院6月份完成成燕段按 120km/h 标准增建第二线相关补充材料。
3. 2009 年 8 月,根据原铁道部计划司的要求,重新编制了成燕段按时速 250km/h 条件的新建双线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阶段的勘测设计准备工作。
4. 2009 年 11 月,铁二院根据原铁道部发展计划同《关于委托开展成昆铁路扩能等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计长便函[2009]51 号)文的 精神、编制完成《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线燕岗至昆明段扩能工程》预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并报部。文件系统研究了成昆线的线路方案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方案等多项专题,为本段线路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5. 2009 年 12 月,原铁道部和四川省联合批复了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根据批复意见铁二院编制了成峨段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并上报原铁道部。
6. 2009 年 12 月,原铁道部和四川省联合批复了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根据批复意见铁二院于2010 年 4月编制完成成峨段初步设计文件并上报原铁道部。
7. 2010 年 4月28日至30日,原铁道部鉴定中心在成都主持召开成峨段初步设计审查,根据审查意见,铁二院编制了成峨段初设补充材料并报部。
8. 2010 年 11月8日至 9日,原铁道部鉴定中心在北京进行了成都南至峨眉段初设审查后补充资料的审查。根据审查意见,铁二院于12月份完成本项目初步设计修编工作并报部。本次修编确定线路采用回龙庵客货分线方案接入成都枢纽,其中成都南至花龙门既有线增建二线,花龙门至峨眉新建双线,花龙门至回龙庵既有线增建二线。
9. 2010 年12月原铁道部鉴定中心批复本项目初步设计。 2011年1月,铁二院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开展补定测及施工图设计工作。
10. 2011 年 4 月,铁二院根据原铁道部计划司通知,补充研究了本项目既有线维持不动,按 160km/h 及以下标准增建二线的建设方案并上报原铁道部。
11.2013年7月28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办函[2013]485号文)予以批复。
2.施工图审核范围
花龙门至峨眉站(含 )增建第二线,K44+800-K158+600(含成都枢纽成都南至花龙门段相关工程、成都客车整备所扩建工程)。
3. 施工图审核依据
1. 原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管理办法》(铁建设[2010]36号)文;
2. 原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管理指南(试行)》(工管审[2010]76号)文;
3. 原铁道部《关于实施施工图招标有关问题的通知》(铁建设[2010]87号)文;
4. 原铁道部《关于做好施工图招标前期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10]187号)文;
5. 原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勘察设计质量管理的通知》(铁建设[2010]10号文);
6. 原铁道部《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铁建设[2007]152号文);
7. 《原铁道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成昆铁路成都南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调整可行性研究的批复》(铁计函[2012]1853号);
8.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办函[2013]485号文);
9. 批准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各方面的审查意见;
10.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政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11. 原铁道部相关技术政策、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
12. 施工图审核合同书(委托书);
13. 经建设单位同意并签署确认的技术文件。
4.施工图审核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
4.1施工图审核组织机构
施工图审核工作是设计的延伸,是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设计、提高设计质量的铁路工程建设实施程序之一。
按照原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管理办法》(铁建设[2010]36号)、原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管理指南(试行)》(工管审[2010]76号)等相关要求,为优质高效完成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审核工作,我集团公司成立以集团公司主管副总经理为组长、主管院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生产处(分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审核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代表集团公司组织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审核工作。
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审核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图如下:
集团公司领导小组
集团公司专家组
成昆铁路成峨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审核项目部
总体技术部
综合管理部
施工图批准
沟通协调
总体审核
施工图预算审核
专业审核
现
场核对
财务管理
计划管理
后勤管理
资料管理
4.2部门分工与职责
4.2.1集团公司领导小组
集团公司领导小组负责集团内部资源统一调配,负责重大内外协调事项,为项目部运转提供保障。
4.2.2施工图审核项目部
施工图审核项目部是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工程施工图审核的组织管理机构,承担本项目的生产组织、技术质量管理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对整个施工图审核工作的生产组织及审核成果的质量负总责。
审核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 1人,项目部下设总体技术部和综合管理部。项目经理由工程咨询公司副经理胡建业担任,项目副经理由高级工程谭宇强担任,项目部驻成都。
总体技术部由总体、各专业审核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审核细则并执行,确定重点审核的控制性工程和施工技术复杂工程,确定审核的深度和质量标准,负责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负责与建设单位、设计院的技术协调,落实业主对项目的技术要求,组织技术审核工作,负责提交审核成果,负责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组织进行项目技术总结,总体技术部对审核成果的质量负责。
总体技术部设项目咨询总体1人、咨询副总体2人,咨询总体由高级工程师刘得林担任,站后四电咨询副总体由高级工程师杨帧担任,站后房建咨询副总体由高级工程师王莉担任。总体技术部由总体技术和线路、轨道、桥梁、地质、路基、站场、电力、电气化、通信、信息、信号、防灾、机务、车辆、给排水、建筑、房建结构、暖通、环保、公路、工程经济等专业技术组成,与设计单位的总体及专业相互对接。
综合管理部由计划调度、资料管理员、财务、司机、后勤管理人员等组成,负责项目部的文件资料管理、财务、设备、安全和后勤管理,以及项目部生产组织协调和生产计划管理,制订审核工作计划及人力资源计划,负责组织各类协调会议。
项目部负责与建设单位、设计院现场联络、沟通和协调管理工作及现场日常管理、公章管理等工作,负责现场与集团本部联络、信息传递,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现场工作会,对现场工作质量负主责。
4.3岗位职责
4.3.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本项目施工图审核的总负责人,是集团公司对本项目的授权代表人,代表集团公司行使承担合同中审核人的权利和义务;全面领导并主持项目部的工作,制定项目部工作方针和编制有关工作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对项目部的工作质量负全责;根据合同和有关工程建设程序的要求,及时协调、处理内外关系,对建设单位负责。
4.3.2项目副经理
(1)协助项目经理按合同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容和约定的工期全面完成合同中审核人的义务。
(2)全面负责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现场沟通与信息传递。
(3)全面负责现场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制定现场工作计划、工作制度、生产组织及日常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4)为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接取施工图文件及图纸的完整性负责。
(5)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周、月、年生产例会及其它重要会议。
(6)项目经理授权签署相关报表、文件及其它。
(7)承办项目经理交办的其他事情。
4.3.3咨询总体
在院副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专业性的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对审核质量的总体性和系统性负责。
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组织各专业进行现场核对,编写现场核对总报告;编写审核大纲,组织各专业按有关要求开展施工图审核工作。
(2)负责编写项目部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对项目部的技术质量管理负责。
(3)负责审核总体设计文件和专业接口文件。
(4)主持多专业的方案会审会议,参与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
(5)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进度管理、人员管理及日常管理,负责与设计院、建设单位的技术协调,负责专业协调。
(6)及时组织负责编写并提交审核工作月报、审核工作报告、审核工作总结。
(7)参加建设单位日、周、月,年例会及其它需要参加的会议。
(8)经院副总工程师的委托,在委托范围内可行使院副总工程师的权力和职责。
(9)完成项目部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4.3.4专业咨询负责人岗位职责
专业咨询负责人负责本专业的审核及技术管理工作,并对本专业审核工作质量负责。
具体职责如下:
(1)专业咨询负责人在院副总和咨询总体领导下开展本专业的审核工作,对专业审核质量负主责。
(2)制定本专业的施工图审核计划、审核大纲,参加由总体组织的现场核对,并编写本专业核对报告。
(3)参加多专业的综合性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的会审会议,按要求及时提交本专业的审核意见。
(4)做好与设计院对口专业的沟通协调,掌控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协调会,加强与相关专业的协调,确保专业审核质量。
(5)及时向咨询总体提供各种素材,按时完成本专业阶段审核报告、审核总结。
(6)经授权后在本专业有关文件上签署
(7)作好记录,收集专业有关资料、信息,做好本专业文件、资料的管理和归档工作。
4.3.5专业咨询师岗位职责
专业咨询师直接从事本专业的审核工作,并对所审核的工作质量负责。
具体职责如下:
(1)专业咨询师在专业审核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本专业的施工图审核工作。
(2)参加本专业现场核对工作,参加编制施工图审核细则、审核大纲等工作。
(3)深入设计现场进行跟踪,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协调会,审核施工图设计图纸、工程数量、施工图预算,符合初步设计批复意见以及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确保审核出手质量,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满足投资控制要求。
(4)完成专业咨询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4.4审核人员配备
施工图审核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副经理、咨询总体等。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工作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咨询总体负责人负责技术咨询审核工作。
集团公司将根据建设单位对施工图审核工作进展情况配备足够的专业咨询人员,合理制定人员进场计划,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执行,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图审核工作。拟投入本项目各专业审核人员除各专业技术审定人外,审核人员配备为:线路专业2人,桥梁专业2人,隧道专业1人,地质路基专业3人,站场专业3人,轨道专业2人,工经专业2人;站后每个专业2-3人。同时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管理和数据采集人员,并根据审核需要配备相应的辅助人员。
所有人员均与本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单位没有形状隶属及经济利益关系。
人员配备详见表4-4-1。
本项目主要审核人员汇总表 表4-4-1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技术职称
资格证
书种类
工作
年限
拟担任的职务
1
胡建业
男
49
大本
高工
无
28
项目经理
2
谭宇强
男
39
大本
高工
无
17
项目副经理
3
刘得林
男
51
大本
高工
无
31
咨询总体
4
李国锋
男
42
大本
高工
无
17
桥梁咨询负责人
5
杨 桢
女
46
大本
高工
无
26
四电咨询副总体
6
王 莉
女
37
大本
高工
一级注册建筑师
15
房建咨询副总体、房建咨询负责人(建筑)
7
郑玉廷
男
40
大本
高工
无
17
线路专业咨询负责人
8
赵陆青
男
50
大本
高工
无
29
轨道专业咨询负责人
9
刘敬棉
女
50
大本
教授级 高工
注册咨询工程师
29
桥梁专业咨询负责人
10
韩广乐
男
48
大本
高工
注册岩土工程师
28
地质专业咨询负责人
11
戴隆吉
男
43
大本
高工
无
18
路基专业咨询负责人
12
高世蕊
女
38
大本
高工
注册咨询工程师
17
站场专业咨询负责人
13
甘继国
男
42
大本
高工
注册咨询工程师
20
隧道专业咨询负责人
14
田洪文
男
37
大本
高工
注册咨询工程师
14
公路专业咨询负责人
15
娄振光
男
48
大本
高工
注册造价工程师
27
工经专业咨询负责人
16
田社城
男
57
大本
高工
注册机械工程师
35
机械专业咨询负责人
17
马晓彤
男
38
大本
高工
无
16
机务专业咨询负责人
18
赵庆坤
男
46
大本
高工
无
25
车辆专业咨询负责人
19
董 城
男
49
大本
教授级 高工
一级注册结构师
28
房建专业咨询负责人 (结构)
20
朱建章
男
52
大本
教授级 高工
注册设备工程师
29
暖通专业咨询负责人
21
贺占民
男
56
大本
高工
注册设备工程师
30
给排水专业咨询
负责人
22
封国强
男
43
大本
高工
注册环境工程师
22
环保专业咨询负责人
23
赵丽芳
女
37
大本
高工
无
19
通信专业咨询负责人
24
周 焱
女
36
大本
高工
无
15
信号专业咨询负责人
25
李宏刚
男
37
大本
高工
无
8
电力专业咨询核负责人
26
邵 立
女
52
大专
高工
无
36
接触网专业咨询
负责人
27
李振庆
男
55
大本
高工
无
30
牵引变专业咨询负责人
28
杨 桢
女
46
大本
高工
无
26
供电段专业咨询负责人
29
张延翔
男
51
大本
高工
无
29
防灾专业咨询负责人
30
肖连山
男
32
大本
工程师
无
10
线路专业咨询师
31
左一舟
男
26
大本
工程师
无
7
轨道专业咨询师
32
张海荣
女
42
硕士
高级工程师
无
16
桥梁专业咨询师
33
高世强
男
32
大本
工程师
无
11
桥梁专业咨询师
34
朱文宗
男
48
大本
工程师
无
27
地质专业咨询师
35
王聚辉
男
44
大本
高工
无
25
路基专业咨询师
36
欧阳宝珍
女
46
大本
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
28
站场专业咨询师
37
陈换利
男
29
大本
工程师
无
7
隧道专业咨询师
38
刘 毅
男
33
大本
工程师
无
11
隧道专业咨询师
39
高树峰
男
41
大本
高工
无
18
隧道专业咨询师
40
王树利
男
42
大本
工程师
注册造价工程师
23
工经专业咨询师
41
李广奇
男
47
大本
工程师
无
27
工经专业咨询师
42
李晓兵
男
37
硕士
高工
无
15
机械专业咨询师
43
王晓剑
男
37
大本
高工
无
15
车辆专业咨询师
44
马晓彤
男
38
大本
高工
无
16
机务专业咨询师
45
刘福江
男
59
大本
工程师
二级注册建筑师
42
房建专业咨询师
(建筑)
46
田 源
女
40
大本
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师
19
房建专业咨询师
(结构)
47
赵瑞敏
女
45
大本
高工
一级注册结构师
23
房建专业咨询师
(结构)
48
于 坦
女
41
大本
工程师
无
21
暖通专业咨询师
49
齐鸣春
男
42
大本
高工
无
20
给排水专业咨询师
50
王春宇
男
36
大本
高工
注册环境工程师
15
环保专业咨询师
51
刘云书
男
52
中专
工程师
无
32
公路专业咨询师
52
崔丽莉
女
35
大本
高工
无
12
通信专业咨询师
53
韩群英
女
53
大本
高工
无
35
电力专业咨询师
54
迟晓华
女
32
大本
工程师
无
10
信号专业咨询师
55
秦小光
男
41
大本
高工
无
18
防灾专业咨询师
56
李 青
女
53
大本
工程师
无
28
接触网专业咨询师
57
高津华
女
51
大本
工程师
无
34
牵引变专业咨询师
58
董 伟
男
51
大本
工程师
无
31
供电段专业咨询师
4.5专家组
为确保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审核质量,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是本项目坚强的后盾,并成为技术支撑,由集团公司多名路内知名专家、在职专家11人组成专家组。
姓名
专业
职务、职称
附注
王立暖
隧道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组长
康学东
站场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许再良
地质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勘察大师
蒋先国
接触网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设计大师
胡叙洪
线路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周铁征
建筑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周四思
桥梁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连海
路基
地路处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管建华
信号
电化电信处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冯全在
机械
机环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胜利
工经
工经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专家组负责协助总审核工程师研究解决项目中关键的技术问题及重大技术方案的确定,参与项目的策划,并站在专家的角度对阶段性成果提出评审意见。
5. 施工图审核重点、难点及主要内容
5.1施工图审核工作总体目标
根据现行的有关国家法规、规程、规范、标准以及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其他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对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标准图、通用图的选用;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深度和质量是否满足国家Ⅰ级铁路建设的要求;优化线路平纵断面、站场布局;工点工程措施、施工过渡措施、安全措施;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方法、工期安排;工程数量、设备和材料用量、用地数量、拆迁数量并与初步设计数量进行对比;施工图预算的正确性和投资控制效果;设计文件的总体性、系统性和专业间衔接;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重点或控制性工程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等进行全面审核,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和工程建设安全可靠,达到建设世界一流标准、经得起运营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的目标。
5.2施工图审核重点与难点
5.2.1施工图审核重点
根据原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管理办法(铁建设[2010]36号)》的要求,施工图审核工作的重点为:
(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施工图文件编制内容、深度、质量是否达到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2)是否按验收后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
(3)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选用是否正确,内部通用设计图纸是否为本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内部通用设计图纸的设计及采用是否合理。
(4)路基型式是否合理,断面面积是否准确,填料是否符合要求,填料土石比例、调配、运距和基底处理方法是否合理;路基挡护工程、防排水设计、过渡段设计是否合理;绿化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和原铁道部有关要求;无碴轨道结构设计、选型是否合理,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设计是否合理。
(5)桥梁墩台型式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与上部结构协调,技术条件相同的工点或标段墩台类型是否一致,工程措施是否合理,基坑开挖(围堰)防护是否安全合理,工程数量是否匹配,桥渡方案是否满足防洪、通航、净空等要求。
(6)牵引供电电源是否与实际需要匹配,变压器接线方式、变电所(亭)平面布置方案是否合理,电杆和接触网立柱、各类线材规格、型号及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接触网构件是否匹配、合理,接触网支柱布置是否符合景观要求。
(7)通信信号系统是否与相邻线互连互通,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设备配置是否满足运营需求,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是否配套、兼容等。
(8)设计文件站前站后、专业之间、子系统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如接触网基础预留、沟槽管线预留、综合接地、电缆过轨预埋等;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是否通过正式技术鉴定。
(9)防火、节能、环保、水保、消防、建筑抗震、地质灾害防治等方案及措施是否与相关主管部门批复意见一致;重点审查景观保护与恢复、植被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特殊保护项目及水、空气、噪音等污染防治等。
(10)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过渡措施是否合理;铺轨基地、制梁场等重点大临工程设置方案是否合理,设计是否达到规定深度。
(11)技术复杂结构工程的计算原则、模型、程序以及参数选用是否合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输入数据是否准确;对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进行审核,形成结论性意见,必要时进行复核验算。
(12)与既有铁路、高速公路立交的交跨设计方案、安全措施是否合理。
(13)施工安全措施是否完善,与既有或在建公路、铁路交叉安全措施是否可行,既有线施工过渡和措施是否达到规定深度。
(14)临近既有线施工的施工组织、安全防护措施和既有线施工安全过渡措施是否合理、到位,是否能满足有关要求,是否能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
(15)各项工程数量计算与工程量计量规则是否相符,工程数量是否准确。
(16)对施工图与初步设计主要工程数量对照表进行对比审核,并分析工程量变化原因。特别是对施工图拆迁工程数量(含三电迁改、管线迁移,路内既有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房建、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等)与初步设计数量应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增减原因。
(17)施工图投资预算的编制原则、采用的定额和人工、材料价格是否与初步设计批准原则一致;施工图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内容、深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18) 施工图预算的工程数量是否与施工图纸工程量和工程量计量规则相符合,是否存在差、错、漏、碰或重复计列;铺轨基地、制梁场等重点大临工程概算是否单独编制并准确无误;施工安全措施费计列是否符合规定,并与初步设计工程数量进行详细比较。
(19)第一章征地拆迁、第十章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第十一章其他费是否提供费用明细表和计算依据。重点审核:第一章征地迁改的数量,尤其是征地、三电迁改、油气管、水管、道路的数量、协议和投资;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的方案、数量和投资;第十一章其他费用计列合理性,并与初步设计批复概算进行对比分析。
(20) 在与初步设计预备费相同的情况下,对施工图预算与初步设计批准概算进行比较,特别是对具体各章节费用的对比,分析投资增减原因和其他费用计列合理性;控制工程、重点工程、主要工程的数量和指标,使工程投资与设计内容、工程数量匹配。
(21)对初步设计批复后下发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审核。
(22)对施工图设计中对铁路局相关技术政策文件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审核。
5.2.2审核难点
(1)地质勘察成果应用审核:对勘察成果是否满足工程需要进行判断,设计是否按验收后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各专业设计参数是否与地质勘察成果一致。
(2)重点工程的选择及审核:跨越大江大河,主跨大于150m,墩高大于80m,水深大于10m,新结构或其它施工安全风险大的复杂桥梁工程。本项目无符合上述条件的大桥,根据本项目情况确定夹江青衣江单线特大桥,主跨采用(40+4×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结构及主墩稳定性进行检算,并形成独立的审核报告报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
(3)加强对既有线K26+300~K61+100(35.402km)、K65+000~K110+300(45.305km)、K141+600~K157+600共三段长97.145km提速160km/h路基、桥梁、轨道工程及施工过渡方案、工程措施的现场核对及施工图审核。
(4)不稳定地段处理:对花龙门滑坡(DK47+680~DK48+020)不稳定地段采取的工程措施进行重点审核。
(5)膨胀土路基处理:对DK35+670~DK35+810膨胀土路堑边坡工点采取的工程措施进行重点审核。
(6) 松软土路基处理:对DK133+570~DK134+543.8松软土路基工点采取的工程措施进行重点审核。
(7)深路堑地段处理:对DYK62+540~+911.75深路堑地段路基工点采取的工程措施进行重点审核。
(8)现场核对工作:现场核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迁改和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措施的可实施性。
(9)设计施工方案、安全防护措施、施工过渡措施、工程辅助措施的安全可靠性、合理性。
(10)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为满足工期要求采取的工程加强措施的合理性,大临工程(铺轨基地、制梁场、板厂、大型便桥等)的布局和设计规模等。
(11)对全线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核查,对排水系统安全性、有效性进行重点审核。
(12)工程数量审核:全面审核工程数量计算与工程数量计量规则是否相符,工程数量按审核优化设计后计列,数量是否准确。需要核对土源、沙石料等的来源和运距等。同时对设计院完成的施工图与初步设计主要工程数量对比进行审核,并分析原因。
(13)施工图预算审核,施工图预算与概算对比审核。施工图预算的工程数量是否与施工图纸工程数量和计量规则相符。重点大临工程概算编制是否准确,征地拆迁工程数量是否符合实际。对施工图预算与初步设计批准概算对比进行审核,分析投资增减原因和其他费用计列合理性,主要分析控制工程、重点工程的工程数量和造价指标是否匹配等。
5.3现场核对工作的主要内容
5.3.1拆迁工程
核对全线三电拆改、天然气、油管改移等重大拆迁数量及拆改方案。
5.3.2道路、沟渠改移
核对道路、沟渠改移数量及改移方案是否合理。
5.3.3工程措施现场核对
总体审核阶段对重要工程设计方案等可实施性进行现场核对;
专业审核阶段对全线桥梁、涵洞、隧道、路基、车站、综合维修设施等各工点位置、数量、规模、功能及周边环境与设计内容的一致性进行现场核对。
5.3.4排水工程核对
对地形、地貌、水沟设置进行现场核对,保证排水系统畅通。
5.3.5大型临时工程核对
核对大型临时工程设计方案可实施性,核对大型临时工程位置、规模等是否合理,数量是否与设计一致。基地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工程措施、工程数量进行现场核对。
5.4审核主要内容
5.4.1总体性审核内容
施工图审核应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批复意见、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行详细研读的基础上,根据本项目特点,审核的总体要求是:
1.设计的总体性
(1)以项目的功能定位、运输需求为出发点,对项目的总体性、总体设计原则进行评价。
(2)以满足运输需要为原则,对各专业的设施、设备总体布局进行评价。
(3)以安全、舒适运营为目标,对线路平纵横断面、结构的刚度、专业设施、设备规模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评价全线路、桥、隧刚度的连续均匀性。
2.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
(1)地基处理是否安全可靠。
(2)路、桥、轨道、房屋等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线下设备的动力性能。
(3)施工方法是否安全可靠。
(4)运营设备尤其是控制系统、牵引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5)施工对环保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材料的环保性能。
3.设计的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1)结构形式的选择,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
(2)运营设备的先进性、是否成熟可靠。
(3)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指导性施工组织方案、大临设施。
(4)节能、环保措施和水土保持方案。
(5)机构设置、定员,维护设施配置。
(6)投资的合理性。
4.设计的系统性、协调性
(1)专业技术接口,包括桥与路、路堤与路堑、线下基础与轨道、四电与路桥隧及轨道、四电之间、车载设备与地面信号设备、弓网关系、轮轨关系等的接口在设计、施工中的衔接与系统集成。
(2)路基面、桥面、隧道内的设备布局。
(3)场、段内的设备布局和综合管线。
(4)轨道结构与路、桥、隧的关系,无缝线路设计。
5.设计原则的审核
(1)审核总体设计原则是否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及总体设计原则的完整性、可操作性。
(2)审核各专业设计原则是否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中各专业意见。
(3)审核各专业设计原则所采用规范是否过期、作废。
(4)审核各专业设计原则是否执行了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
6.施工图预算审核
(1)重点内容
1)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是否符合原铁道部有关规定。
2)是否严格执行初步设计批复的概算编制原则。
3)施工图预算编制采用工程数量的正确性,是否存在差、错、漏、碰问题。
4)针对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应重点对其施工方案、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进行重点审核。
5)铺架方案是影响全线施工工期、投资规模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重点审核。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合理性。
(2)主要内容
1)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原则、采用的定额和人工、材料价格是否与初步设计批复原则一致,施工图预算文件编制内容、深度是否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