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连地铁工程安全门总承包项目一标段
设备技术规格书
深圳市方大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市方大建科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体
目录
一、主要技术参数 1
二、全高安全门系统技术规格 2
2.1门体结构 2
3.1驱动系统 8
3.2供电电源 10
3.3控制电源 12
3.4控制系统 14
3.5软件技术要求 24
3.6系统设备基本要求 29
3.7系统绝缘及抗干扰性能要求 33
3.8安全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 34
3.9噪声和振动标准 35
3.10火灾安全 36
3.11标志 36
3.12接口要求 37
一、主要技术参数
(1)全高安全门总高度为2500mm。
(2)门体的总厚度≤180mm(卖方提出计算方案)。
(3)滑动门型式:中分双开式(两扇)。
(4)滑动门的净开门高度为2000mm。
(5)滑动门的净开宽度为2000mm。
(6)端头门的净开宽度≮1100mm。
(7)端头门的净开门高度为2000mm。
(8)应急门的静开宽度:≮1100mm。
(9)应急门的静开高度为2000mm。
(10)每侧站台应急门数量:2道(2扇一道)。
(11)阻止滑动门关闭的力≤150N。
(12)滑动门解锁后的人工开启力≤133N。
(13)滑动门的开启时间为2.5-3.5s,关闭时间为3.0-4.0s。
(14)全高安全门系统收到开/关全高安全门指令后,全高安全门响应时间≤0.2秒。
(15)门已关闭信号反馈到PSC的时间:≤0.2s。
(16)一侧站台所有滑动门的开启、关闭应基本保持同步,时间差控制在0.5s内。
(17)全高安全门外侧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即安装限界为1600mm,在站台全长上的安装误差≯5mm(站台侧)。
(18)全高安全门能够承受的土建结构最大变形量为35mm。
(19)全高安全门外侧与站台边缘的距离不作为全高安全门的安装控制尺寸。
(20)全高安全门钢架结构与门体的总的变形量不大于10mm,即使在外力的综合作用下,也不得侵入全高安全门安装限界。
(21)安全门与土建结构之间的绝缘层应保证绝对安全,绝缘电阻值应≥0.5MΩ。每侧安全门门体应保持有效的电气连接,其总电阻值≤0.4Ω。
(22)设计寿命:正常维护条件下,系统整体使用寿命≥30年。
(23)门体采用发纹不锈钢,卖方作出具体的方案比选。
2.1 度量衡与语言文字
所有的图纸、技术数据等均采用国际单位制“SI”。投标文件要求使用中文(进口设备及零部件另附英文说明,以中文为准)。
二、全高安全门系统技术规格
全高安全门系统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构成,机械部分包括门体结构和门机传动系统,电气部分包括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
全高安全门的所有设备应采用经验成熟、性能先进、工艺成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质量稳定、运行可靠、外形美观的产品。此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可扩展性,并具备故障诊断、在线修改等功能,同时遵循模块化设计和冗余设计的原则。
2.1门体结构
门体结构由承重结构、门槛、顶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和端门等组成。门体结构应以每道滑动门为一单元进行划分,在每单元滑动门门楣上应有门编号标识每个门单元,每侧安全门的门单元原则上以列车进站端开始标记,依次为“1,2,3,4……24”,每侧站台安全门的单元数为24个单元,端门单元不作标识,标识形式和位置在设计联络中确定。
2.1.1承重结构
2.1.1.1承重结构都应能承受全高安全门的垂直荷载以及列车行驶活塞风、环控系统等荷载条件最不利组合条件下的共同作用,且不发生非弹性及永久性变形。
2.1.1.2下部和上部安装连接部件应保证全高安全门门体结构与土建结构的连接固定,应包含全高安全门安装所需的所有连接件和紧固件、密封件和绝缘件。
2.1.1.3承重结构应安装调节方便,具有三维调节结构,应满足受力和可吸收土建沉降±35mm,保证整侧全高安全门处于同一平面内,底部支撑结构必须采用钢结构,结构零件表面处理应保证使用寿命30年。
2.1.1.4底部支撑件和顶部装置中普通碳素钢件应采用表面处理后热浸镀锌处理,锌层厚度不小于70μm。
2.1.1.5门梁、立柱、底部支撑结构、滑动门滑动拖板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A钢的钢材、采用热浸锌表面处理,锌层厚度不小于70μm。对于影响外观的可见部分必须加包发纹不锈钢(304L),应满足30年设计寿命要求。
2.1.1.6全高安全门底部与站台板混凝土结构相结合,以及端门与设备房外墙的结构均采用绝缘安装,使整列全高安全门整体对地绝缘。应有保护底部绝缘件的措施,以防止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水及灰尘破坏绝缘效果,下部绝缘件应方便更换。
2.1.1.7卖方须在投标文件中附图说明卖方方案如何与车站站台板进行连接;说明承重结构所用材料材质、结构形式和安装方式。
2.1.1.8全高安全门底部与站台板,端门与设备房外墙,各部分连接处所采用的锚栓(或其它高强度螺栓)或穿透螺栓均应进行绝缘安装,使整列安全门整体对地绝缘。连接时采用的各类螺栓应为知名品牌的优质产品。如采用化学螺栓,其采用的化学粘结剂外形应方便安装,粘结剂应安全无毒,卖方应提供与环保相关的认证报告。
2.1.2门槛
2.1.2.1门槛有固定门门槛、应急门门槛、端门和滑动门门槛,所有门槛的宽度、材质和外观应保持一致。固定门门槛承受固定门自身重量的垂直荷载。应急门门槛、滑动门门槛、端门门槛承受乘客荷载(按225kg,即2人计),且无明显变形。滑动门门槛结构中有滑动导槽,与滑动门配合应滑动自如,导槽应便于清扫,不藏杂物与灰尘。门槛与滑动门导靴之间磨擦系数不能超过0.4,相对运动时不能有明显的磨擦噪声。卖方必须在投标书中提供门槛与导靴材料之间的磨擦系数、导槽和导靴材质及使用寿命的证明材料。
2.1.2.2滑动门、应急门门槛采用不锈钢材料,可考虑在门槛表面加包不锈钢防滑层,但不能存在间隙,门槛要满足耐磨、防滑、安装拆卸方便等要求,并提供材质报告。
2.1.2.3门槛与站台的安装应采用绝缘安装,全高安全门门体结构对地绝缘值≥0.5MΩ(用500V兆欧表测试);应有保护底部绝缘件的措施,以防止运营过程中的水及灰尘破坏绝缘效果。绝缘件应方便更换,卖方应在标书中说明绝缘件更换的方案以及绝缘件的材质和使用寿命的证明材料。
2.1.3顶箱
2.1.3.1顶箱内设置有门单元的驱动机构、门锁装置、门控单元(DCU)、配电端子箱、导轨、线槽、滑轮拖板组及顶梁、门状态指示灯、就地控制盒等部件。顶箱对上述部件起密封保护作用,顶箱的结构设计及前后盖板应能承受正/负向风压荷载并保证密封,顶箱盖板应密封完好,顶箱盖板缝隙内部不能发出风的哨声,并便于安装调试和维护检修。投标书中说明顶箱与顶箱盖板间的密封方案。
2.1.3.2门机上的运行导轨或导槽应耐磨并设计科学,各种水平荷载不应造成门机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门机梁上的各种电气元件及机械部件应合理固定,在列车运行和滑动门工作时顶箱不应产生震动和噪声。
2.1.3.3顶箱的前盖板兼作车站导向指示牌和站台边缘导向灯带反射板,顶箱面板形状、颜色、字体要美观,导向标识采用丝网印刷,方案应由买方确认。顶箱盖板间的分缝宽度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届时分缝宽度的变化不产生附加费用。顶箱与车站其它建筑的结合要采用绝缘、密封安装;绝缘件应方便更换,卖方应在标书中说明绝缘件更换的方案以及绝缘件的材质和使用寿命的证明材料。
2.1.3.4顶箱前盖板应采用铝合金板,两侧表面采用氟碳喷涂,涂层厚度不小于35μm,保证防腐蚀寿命达30年以上;顶箱后盖板采用1.5mm厚发纹不锈钢材料,所采用不锈钢牌号的防腐性能不低于304L。顶箱盖板的设计应强度足够、前盖板的打开固定后,不能出现因其重力而产生的挠度变形。
2.1.3.5顶箱前盖板在解锁后应能打开,有不小于70度开度并设置自动伸缩定位的支撑装置,以方便维修。顶箱前盖板上应配锁,并不破坏外形设计;前盖板与顶箱的固定应合理,在锁定后不能由于风压和重力作用而松动。
2.1.4滑动门
车站每侧站台边缘均设有24到(48扇)滑动门,每到滑动门全开后所形成的通道规格暂定为2000mm(宽)×2000mm(高)(首末滑动门可除外)。
2.1.4.1滑动门关闭时可作为车站站台公共区与隧道区域的屏障;打开时,为乘客提供上、下列车的通道;也可作为在车站隧道区域发生火灾或故障时乘客的疏散通道。
2.1.4.2为满足《地铁设计规范》限界的要求,全高安全门和列车门之间存在空隙,滑动门底部应设计有斜面防站人结构,在满足限界的前提下,避免乘客夹在全高安全门和列车门之间。方大应根据全高安全门安装限界提供详细产品设计方案。
2.1.4.3滑动门关门受阻时,门操作机构应能感觉到有障碍物存在并释放关门力,关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关门力马上释放,门停顿2s(停顿时间在0-10秒范围内可调)后再重关门,重复关门三次,门仍不能关闭,滑动门全开并报警待处理。
2.1.4.4滑动门在轨道侧设有手动解锁装置,如电源供应或控制系统故障门不能自动打开时,乘客可从轨道侧手动开门。手动开门把手须采用内置式,造型应美观,把手旁应设简单醒目的操作标示。
2.1.4.5关门力
滑动门在关门过程中,当滑动门行程超过二分之一(门匀速运动阶段)后,关门力不能大于150N。
2.1.4.6门运动的动能
(1)每扇滑动门在关门过程中,在最后100mm的行程中动能不应超过1J。
(2)每扇滑动门在行程中的最大动能不能超过10J。
2.1.4.7从轨道侧手动打开ASD、EED、PSD所需要的力
(1)手动解锁所需要的力≤67N
(2)手动将门打开所需力的最大值≤133N
(3)将门打开到门设计净开度过程中所需的力≤67N
2.1.4.8滑动门(ASD)、应急门(EED)、端门(PEG)的钥匙孔的设置应有防止无关人员损坏的措施,锁与钥匙采用通用的设计,车站有关工作人员使用的1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滑动门(ASD)、应急门(EED)、端门(PED)及顶箱。卖方提供的钥匙数量为1800把。
2.1.4.9滑动门应能满足三级控制方式要求,即系统级控制、站台级控制(PSL及IBP盘)和手动操作,手动操作优先级最高。
(1)系统级控制是由信号系统对全高安全门的开/关进行控制,站台级控制由司机或站务人员在站台就地控制盘上进行开/关操作,手动操作由站台人员在站台侧用钥匙或乘客在轨道侧用开门把手进行操作。站台火灾时,工作人员可在车站控制室IBP盘上对全高安全门进行开门操作。
(2)滑动门在轨道侧设有开门把手,当系统级控制和站台级控制失败时,乘客可从轨道侧用开门把手将门打开;滑动门在站台侧设钥匙孔,站台工作人员可用钥匙进行手动操作。轨道侧开门把手设有明显的指示标识,具体形式由卖方提供方案供买方确认。
2.1.4.10滑动门设有两种安全装置
(1)每扇滑动门都设有锁紧装置。滑动门关闭时该锁紧装置可防止外力作用将门打开。滑动门自动开启时,锁紧装置能自动释放;手动开门时,采用开门把手和钥匙可使锁紧装置释放。锁紧装置正常运行时可自动解锁,该锁应与手动开门把手钥匙联动,故障情况时可进行手动解锁;滑动门(ASD)关门、锁紧、解锁、开门均有状态信号反馈到门控单元(DCU),门已开、已锁闭状态信号反馈到中央控制盘中央控制盘(PSC)。
(2)滑动门应有障碍物探测装置,探测装置应能探测到最小的障碍物5mm(厚度)×40mm(宽度)的钢板。障碍物探测试验;5mm宽度放置在门行程直线上,40mm长度放置与行程直线垂直位置。
2.1.4.11滑动门与固定门间应设有密封,且轨道侧滑动门与立柱装饰扣板之间应设计防止夹伤乘客手指等措施,但不能影响滑动门正常的开关。
2.1.4.12每道滑动门需设便于维修操作用的就地开关,维修时使该道门转换为就地操作位置,并能通过就地开关操作使滑动门打开/关闭;就地开关安装在顶箱内,供维修人员使用。
2.1.4.13卖方应提供门导轮的材料分析说明,保证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
2.1.5固定门
固定门玻璃边缘须设有装饰性颜色边框,边框应设有彩釉边,用以遮挡门框结构,具体形式在设计联络确定,届时具体形式的变化不产生附加费用。在门玻璃上设必要的防撞标识。
2.1.6应急门(EED)
2.1.6.1正常运营状态,应急门应保证关闭并锁紧,作为公共区与隧道区间的屏障;当列车进站无法对准滑动门时可作为乘客应急疏散通道。
2.1.6.2应急门上设门锁装置,站台工作人员可在站台用钥匙开门,轨道侧设有开门推杆,推杆与门锁联动,乘客在轨侧推压开门推杆将门打开,应急门向站台侧旋转90°平开,能定位保持在90°开度,不应自动复位,开关门时,除密封件外不允许有门扇其它部件与站台地面磨擦。推杆锁的连杆应设置在应急门门框里。
2.1.6.3开门推杆应有颜色区别,并设有明显的指示标识,具体形式由卖方提供方案供买方确认。
2.1.6.4EED门锁闭信号和解锁状态信号应反馈到中央接制盘(PSC)中,由PSC上传到车站控制室显示。
2.1.6.5应急门设置位置应保证门打开时,在站台上能有足够通道给乘客疏散,具体位置应与车站建筑布置协调确定。
2.1.7端门
2.1.7.1端门单元是指隔离站台公共区与隧道之间的设施,包括端门单元承重结构、顶箱、指示灯、端门活动门、固定门板、门槛及底部安装件及密封绝缘等部件,端门单元应整体与站台边全高安全门及车站地面、墙面绝缘。
2.1.7.2各车站端门位置处端门单元活动门净开宽度为1100mm,端门的设计应结合各站具体条件合理设置。端门单元底部没有预留安装槽。支撑件的设计、门槛的固定方式等由方大结合各自系统的特点自行设计,并提供设计方案。卖方案必须满足上述要求。
2.1.7.3端门是列车在区间隧道火灾或故障时的乘客疏散通道,也是车站人员进出隧道的通道;正常运营状态,端门保证关闭并锁紧,且不能由于风压而导致端门解锁打开,端门应能承受水平荷载。
2.1.7.4端门活动门上设有门锁装置,乘客可从轨道侧推压门锁推杆开门,站台人员可用钥匙从站台侧打开。端门打开后小于90°时,能自动复位至关闭。开门推杆设有明显的指示标识,具体形式由卖方提供具体设计方案供买方确认,并在样机阶段确定。卖方还需提交门锁装置的型式试验报告。
2.1.7.5端门向站台侧旋转90°平开,能定位保持在90°。开关门时,除密封件外不允许有门扇其它部件与站台地面磨擦。
2.1.7.6端门状态信息应送到PSC,但端门开启时间超过2分钟(0~3分钟可调)时可报警。
2.1.7.7端门不接入进入安全回路设计。
2.1.8门体制作与安装
2.1.8.1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单元的门扇及其配件均应能承受列车及环控系统风荷载及乘客挤压力叠加的情况下不能发生永久变形。
2.1.8.2门扇制作材料采用不低于00Cr18Ni10(304L)发纹不锈钢材料,门扇玻璃采用单层钢化安全玻璃。
2.1.8.3门扇制作精度,门框边及对角线长度公差不超过±1mm,平面度公差≤1.5mm。
2.1.8.4两扇滑动门结合处采用橡胶硬度合适的密封材料,橡胶硬度应根据障碍物探测计算而确定。
2.1.8.5在正常关闭状态承受最大设计荷载叠加时,全高安全门结构上所有点向轨道侧产生最大变形时,其变形点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均不能小于1600mm,由卖方提出门体结构设计计算模型,确定出门结构外轮廓线边缘正常关闭状态下最大变形量的具体位置。
2.1.8.6门体的部件设计应尽量标准化,考虑互换性,以减少安装时间,简化维修和备件种类。现场维修时,全高安全门的拆装用时不超过2小时。
2.1.8.7卖方对门体结构应进行强度计算和疲劳计算,满足最不利组合负载条件下,滑动门框、支撑立柱、上部钢结构、横梁外轮廓线边缘最大变形量不超过±10mm。卖方须提出门体结构设计计算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报告,确定门体结构外轮廓线边缘正常关闭状态下最大变形量的具体位置。
2.1.8.8门体结构设计应满足负荷要求,同时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部件维修、拆卸安装面应在站台侧。
2.1.8.9端门、应急门向站台侧平开时应灵活顺畅,不应受站台装修完成面(2‰坡度)的阻碍及影响。
2.1.8.10门体间的密封、绝缘材料寿命不小于5年。
2.1.8.11门体上所采用的非金属材料应为阻燃或难燃材料,卖方应提交材料的耐火性能试验报告。
2.1.9玻璃
2.1.9.1所有门玻璃均应满足荷载要求,由卖方提出计算分析资料,玻璃厚度、冲击测试方法和要求,单扇门玻璃更换方法和所需时间。
2.1.9.2卖方提供玻璃与门框粘结材料(国际优质品牌产品)、密封胶材料牌号、参数、粘结材料厚度和密封缝的宽度。并在标书中提供玻璃粘结强度及使用寿命试验报告和材质分析报告。在最大的负荷条件下,玻璃不应破碎或产生永久变形。
2.1.9.3提供钢化玻璃的自爆率及如何在结构上考虑控制玻璃自爆方法。
2.1.9.4所有的玻璃均需作均质处理以减小玻璃自爆率。
2.1.10门的密封
2.1.10.1门密封件分为动密封及静密封件,静密封件应用在门扇、固定门、顶箱上,门密封件的压缩范围应足以抵消门框的挠度、制造公差;动密封件作用在所有类型门的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密封件与门体间的磨擦力不应影响滑动门正常按要求开/关的功能。所有密封件应便于调节、更换,使用寿命不小于5年。
2.1.10.2门体密封性能指标为:
(1)应能满足不透光。
(2)在全高安全门内外压差状态下,透过全高安全门的风量不会产生明显的气流束及不能发出啸声。
(3)由卖方提出密封方案、提供各部分设计的详细在样图和材料特性参数,但应满足各自的功能要求,且阻燃、低烟、无毒和耐老化。
3.1驱动系统
3.1.1电机
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电机、减速机等)和传动装置、锁定装置及解锁装置、位置检测开关等组成。电机要求如下(不限于):
(1)无刷直流电机(或同类特性的电机)。
(2)电机应采用DCU控制的工作原理,卖方应在投标文件中详细说明DCU对电机控制的运行原理。
(3)绝缘等级F,电机的外壳保护等级不小于IP54。
(4)选用电机负载计算标准:两个开/关门周期间隔109秒。
(5)根据上述(3)的工作条件,提供电机、减速机的表面温度。
(6)电机必须有地铁行业成功应用业绩,卖方提供电机最小300万次耐久试验报告。提供选用电机的型号和参数。
(7)功率因数cosφ、效率η、减速n、堵转电流/额定电流、堵转转矩/额定转矩,最大转矩/额定转矩等主要电机参数应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直流电动机的标准要求。
(8)卖方应提供如下电机参数:
电机型号
额定转差率(%)
额定功率(W)
功率因数cosφ
额定电压
转矩常数(kt)Nm/A
最小电压
电机额定惯量(N,M2)
电大电压
电机绕线电阻(Ω)
电压常数(ke)V/1000min-1
绝缘等级
电机额定电流(A)p
外壳保护等级
额定转速(r.p.m)
电机、减速机表面温度
3.1.2减速装置
卖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减速装置的型号、简图和结构说明。
3.1.3传动装置
必须是经过工程验证或权威机构认可的高可靠性产品。并在全高安全门系统上具有成功使用经验的产品。驱动装置必须满足本工程的载荷和开度要求。
3.1.3.1皮带传动装置
(1)皮带传动应采用正向啮合驱动原理,保证两门扇运动同步、稳定。
(2)采用重载齿形同步带。所采用带传动装置能调节皮带张紧力和消除皮带打滑的可能;应满足运行12个月检查调节一次张紧力的要求。
(3)驱动装置中使用滚动轴承,轴承应满足《滚动轴承动态载荷额定值和额定寿命的计算方法》(BS5512)第1部分要求1千万次设计寿命。
(4)所有皮带轮应满足BS5265要求,皮带应采用阻燃、耐磨、低烟、无毒材料。
(5)正常维护条件下,应保证皮带寿命达到8年以上。
(6)滑动门门体应与皮带间采用刚性连接,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皮带不得发生折弯等引起的不正常工作状态。
3.1.3.2螺旋副传动
如采用螺旋副传动,螺杆的轴承应能承受双向轴向力和径向力,轴承应满足BS5512第1部分要求1千万次设计寿命,螺旋副传动及轴承均应有良好的润滑,加油间隙时间不得小于3年。方大应提供螺母和螺杆的间隙、螺距、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指标等参数及测试报告,以及在正常维护条件下螺旋副的使用寿命。
3.1.4滑动门锁装置
3.1.4.1滑动门锁装置应工作可靠,实际使用寿命应满足使用要求。自动开门时,解锁装置自动动作;手动开门时,轨道侧开门把手和站台侧的钥匙孔与解锁装置联动,将门扇锁紧力解除,使门扇能够向两侧滑动。
3.1.4.2无论采用何种传动方式,安全门的门锁机构应能简单可靠地实现自动闭锁/解锁和手动解锁。
3.1.4.3门在关闭状态下应能自锁,以防止站台侧外力作用下打开滑动门。
3.2供电电源
3.2.1供电电源的基本要求
3.2.1.1全高安全门系统为Ⅰ级负荷。
3.2.1.2车站低压配电系统将通过电源自动切换箱,提供两路三相五线380/220V交流电源,无漏电保护装置。漏电装置由全高安全门设备厂家设置。
3.2.1.3全高安全门系统电源应包括驱动电源、控制电源。电源设备以及电源自动切换箱设置在全高安全门设备室内。
3.2.1.4全高安全门系统电源UPS作为独立的一个系统进行配置,必须采用成熟、可靠的高品质产品,各卖方提供UPS的配置方案和所选用的设备厂家、型号、规格,提供使用业绩并要求对UPS容量进行计算,安全门负载要准确。
3.2.1.5卖方应在控制、驱动电源回路中考虑各车站站台全高安全门系统设备及设备房内全高安全门系统设备接不同的接地系统引起的影响。
3.2.2驱动电源
3.2.2.1驱动电源应包括UPS主机、蓄电池柜、配电柜。主要由三相隔离变压器、监控模块、绝缘监测模式、馈线回路等构成,以完成充电、馈电及两路电源停电后供电的功能。卖方根据全高安全门设备房面积按规范要求进行配置。
3.2.2.2UPS的设计应无单点故障,能实现模式块化带电插拔及在线维修,实现完善的N+1冗余备份功能。UPS应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性要求,且应具有稳压和限流功能,在正式供电故障状况,要保证对负载可靠、安全地投入供电,卖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出UPS的选择方案。
3.2.2.3UPS正常工作时是在线式工作,如在线UPS故障,应可方便地对发生故障的单元进行更换维修,而不能影响UPS回路的正常工作。
3.2.2.4UPS具有自动均充功能。UPS整机效率不得低于80%,输出电流、电压应平稳,设备使用寿命≥10年。
3.2.2.5UPS主机设备个别部件的故障不能引起整台设备的故障,以降低运营维修的费用。
3.2.2.6UPS主机容量请各卖方根据各自设备的情况提出容量配置、型号选择及性能功能指标。
3.2.2.7驱动电源UPS主机箱体、驱动电源UPS电池柜箱体、控制电源UPS及蓄电池组箱体等所有在全高安全门设备房内的全高安全门设备尺寸,应根据全高安全门设备房尺寸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各卖方应考虑利用高度空间、缩小箱体的宽度等措施,并在投标书中提供设备尺寸及方案。
3.2.2.8卖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出驱动电源的实现方案。
3.2.2.9监控模式应能对UPS主机内重要的故障、状态信息实施数据采集并能进行显示;亦能根据系统的各种设置数据进行报警处理、历史数据管理等动作;同时,能对这些处理的结果加以判断,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电池管理、输出控制和故障呼叫等功能。
3.2.2.10应能对UPS重要的状态(供电故障、UPS内部故障等)进行远程监视,能将故障、状态信息、传输到全高安全门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盘上。
3.2.2.11监控模式应能检测电源装置的UPS输出电压、电流,隔离变压器输出的电压、电流、蓄电池浮充电压、电流等,并配有输出端口。
3.2.2.12绝缘监测模式用于实现母线及各支路正负极度对地绝缘状况的检测,应能直接监视正负极度对地电压,当电压过高、过低或绝缘电阻过低时发出报警信号,且报警值可整定。
3.2.2.13UPS、蓄电池的重要状态可通过PSC进行查询,PSC上可查询到电源设备的重要状态或故障。
3.2.2.14配电柜盘面上主要指示灯设置应包括:
(1)电源故障指示灯;
(2)各馈电开关位置状态显示;
(3)隔离变压器输出母线电压过高;
(4)隔离变压器输出母线电压过低;
(5)UPS故障;
(6)蓄电池组故障;
(7)受、馈电回路短路故障;
(8)电源装置故障信号应送至PSC,可通过维修终端实现故障显示。
3.2.2.15测量表计
应采用广角测量表计。直流表计准确度不应低于1.5级,附加分流器准确度不低于0.5级。选用的电流、电压表指示针考虑过负荷运行时应有适当的裕度。测量内容至少应包括:浮充电压、浮充电流、隔离变压器输出母线电压、电流、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充/放电压、放电电流等。
3.2.2.16直流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间隔距离、外接导线端子的选择、接线、安装等要求,均应满足GB7251有关规定。
3.2.2.17隔离变压器的相关技术要求需满足GB13028-1991的相关要求。
说明:卖方可对驱动电源提出其它解决方案。
(1)、卖方应对驱动电源做出完整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及业绩介绍,以及今后运营维护的对比分析。
(2)、卖方应对监控模式做出完整方案及详细说明。
(3)、卖方应对控制UPS和驱动UPS做出完整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及业绩介绍,以及今后运营维护的对比分析。
3.3控制电源
3.3.3控制电源应由UPS、单相隔离变压器、监控模块及馈电单元构成,且盘面应设有必要的测量表计。控制电源装置包括UPS主机及蓄电池组。
3.3.3.1UPS正常工作时是在线式工作,如在线UPS故障,应可方便地对发生故障的单元进行更换维修,而不能影响UPS回路的正常工作。
3.3.3.2监控模块应能监视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电流,并能监视电源装置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
3.3.3.3绝缘监测模块用于实现直流母线及各支路正负极对地绝缘状况的检测,应能直接监视正负极对地电压,当电压过高、过低或绝缘电阻过低时发出报警信号,且报警定值可整定。
3.3.3.4控制电源UPS主机容量应能满足运营远期全高安全门系统的运营要求;各车站全高安全门系统控制系统的负载除PSC、PSL外,车站均按全部门单元进行考虑。
3.3.3.5馈线回路
控制电源的馈线回路必须能够满足系统控制设备用,保证全高安全门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性。馈线回路的负载各卖方应根据各自系统在每个车站的配置进行设计。
3.3.3.6控制电源配电盘面上主要指示灯设置应包括:
(1)隔离变压器输出母线电压过高;
(2)电源故障指示灯;
(3)隔离变压器母线电压过低;
(4)馈电回路装置故障;
(5)各馈电开关位置显示;
(6)控制电源UPS故障;
(7)蓄电池组故障;
(8)受、馈电回路短路故障。
每一故障信号应有各自独立的接点分别用于本盘故障显示器;控制电源的总故障信号应送至PSC及相应的单元控制器。在盘面上的故障信号显示,应能经复归后消除,复归方式可采取当地复归方式。
3.3.3.7测量表计
应采用广角测量表计。直流表计准确度不应低于1.5级,附加分流器准确度不低于0.5级。选用的电流、电压表指示针考虑过负荷运行时应有适当的裕度。测量内容至少应包括:母线电压、输出电流等。
3.3.4蓄电池
本系统所有蓄电池应采用胶体免维护蓄电池,做为UPS的后备电源,应与UPS可靠连接,其均充和浮充次数应与UPS寿命相匹配,在全高安全门设备房室内约0-30℃环境温度下,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0年。
3.3.4.1蓄电池的放电曲线应能满足如下要求:
(1)全高安全门按初期行车组织运行,其容量应满足本车站站台所有全高安全门开/关门三次的要求,并能够实现维持全高安全门带电静止30分钟。
(2)全高安全门控制电源UPS的蓄电池容量能保证PSC及其内设备、PSL和DCU及其它控制用设备等持续工作0.5小时。
(3)蓄电池模块组中个别电池模块的故障不影响蓄电池组的正常工作。
(4)所有电源装置外壳防护等级应能达到IP20。
3.3.5端子排
3.3.5.1引进盘内或引出盘外的导线必须经过端子排,且大电流端子、一般端子、弱电端子之间应有间隔;端子盘的选择应按照设计合理、易安装、拆卸、连接可靠的原则进行。
3.3.5.2各柜采用上进线上出线方式,也可以下进下出,方大结合自身产品特点设计控制柜进出线方式,安装后的孔洞应进行防火封堵。
3.3.6元器件的要求
3.3.6.1柜内安装的元器件均应采用高品质产品。
3.3.6.2导线、导线颜色、指示灯、按钮、线槽、涂漆,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3.6.3面板配置测量表计其量程应在测量范围内,测量最大值应在满量程85%以上。指针仪表误差不大于1.5%,数字表应采用四位表。
3.3.6.4直流用空气断路器、熔断器应具有安-秒特性曲线,上、下级大于等于2级的配合级差。
3.3.6.5馈线开关应接在直流汇流母线上,便于维护、更换。
3.3.6.6同类元器件的接插件应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应接触可靠、插拔方便。接插件的接触电阻、插拔力、允许电流及寿命,均应符合有关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的要求。
3.3.7盘面布置
每一块盘面的正面应采用全开门方式,控制盘的上部应装设测量计、故障信号显示指示灯、按钮以及电压测量开关、整流装置运行手动自动选择开关等。安装高度按行规执行。受馈电开关应装设在盘的门内下部,且各受馈电开关的位置信号应与开关对应,以便维护人员运行操作检查方便。
3.4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必须有地铁行业成功开通的应用业绩。
3.4.1控制系统的构成
全高安全门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中央控制盘(包括逻辑控制单元及状态监视单元)PSC、就地控制盘(PSL)、门控单元(DCU)组、通讯介质及通讯接口等设备组成,同时每道滑动门还设置一个就地控制盒(LCB)。岛式站台的全高安全门控制系统均由两侧站台的两个控制子系统组成;每个车站应具有两套逻辑控制单元及至少一套状态监视系统(监视两侧站台)以及与系统内其它设备、接线端子、接口设备、PSC的控制配电回路组合成一个中央控制盘(PSC)。
(1)车站全高安全门设置2套独立的逻辑控制子系统,每套系统中包括逻辑控制单元、就地控制盘PSL、控制回路及门头开关等。
(2)全高安全门状态监视系统由现场总线通讯局域网构成的总线型监视系统,可通过每个DCU将单个相关状态通过维修终端进行状态显示、状态查询。每个车站所有全高安全门门单元的状态可以通过维修终端进行查询。
(3)每侧站台全高安全门应配置与主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车站IBP盘上进行通讯或接口的介质及接口部件。
(4)站台每侧的全高安全门控制子系统应分别与上下行信号系统配合,分别控制相应侧的全高安全门;控制方式应满足本工程行车组织的要求。
(5)控制子系统应采取RAMS设计技术,软、硬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要遵循模块化和冗余设计的原则。
3.4.2全高安全门控制子系统功能
3.4.2.1控制功能
全高安全门控制系统应具有系统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手动操作三级控制方式。三种控制方式中以手动操作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最低。
(1)系统级控制
系统级控制是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由信号系统直接对全高安全门进行控制的方式。
在系统级控制方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信号系统向全高安全门发送开/关门命令,控制命令经通信系统发送至全高安全门中央控制盘,中央控制盘通过DCU对滑动门开/关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全高安全门的系统级控制操作。
①开门操作
信号系统确认列车停在允许范围内时,向全高安全门控制系统发出开门命令到中央控制盘。中央控制盘通过硬线安全回路向门控单元DCU发送开门的命令,门开启时门状态指示灯点亮,中央控制盘面板上ASD/EED状态指示灯应显示绿色。
②关门操作
列车即将离站时,信号系统发出关门命令到中央控制盘,中央控制盘通过硬线的安全回路DCU发送关门命令,整列滑动门动作关闭,关门过程中顶箱指示灯闪烁,门关闭并锁紧后顶箱上指示灯和中央控制盘面板上ASD/EED状态指示灯应熄灭。中央控制盘通过向信号系统反馈门锁闭信号,信号系统接收到全高安全门锁闭信号后,列车离站。
③列车乘客门与全高安全门开关的先后顺序
全高安全门的滑动门与列车车门开门时,按照信号系统的开门命令自动开门;关门时,全高安全门的滑动门应与列车门同步启动,全高安全门系统应与信号系统进行此模式的配合。具体开关顺序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
(2)站台级控制
站台级控制是由列车司机或站务人员在站台PSL上对全高安全门进行开/关门的控制方式。当系统级控制不能正常实现时,如通信故障、中央控制盘对DCU控制失败等故障状态下,列车司机或站务人员应可以PSL上进行开门、关门操作,实现全高安全门的站台级控制操作。
①开门操作
列车司机或站务人员应用钥匙开关打开PSL上的操作允许开关,此时PSC及PSL面板上“PSL操作指示灯”应亮;列车司机或站务人员在PSL发出开门命令,全高安全门开始打开,当全高安全门完全打开后,中央控制盘面板上的ASD/EED状态指示灯点亮。
②关门操作
列车司机或站务人员在PSL上打开操作允许开关后发出关门命令,PSL上操作指示灯点亮,全高安全门开始关闭,当全高安全门全部锁闭后,PSL上ASD/EED状态指示灯点亮,中央控制盘面板上的ASD/EED状态指示灯熄灭。列车司机或站务人员用钥匙开关关闭PSL上的操作允许开关,此时中央控制盘面板上的“PSL操作指示灯”应熄灭。
③门关闭后无法发车
当全高安全门全部关闭,但因锁闭信号丢失或信号系统无法确认门是否锁闭而不能发车时,列车司机或站台人员用钥匙开关打开PSL上的操作允许开关,此时中央控制盘面板上的“PSL操作指示灯”点亮;列车司机或站务人员再用钥匙开关在PSL上进行“ASD/EED互锁解除”的操作。
(3)手动操作
手动操作是由站台人员或乘客对全高安全门进行的操作。当控制系统电源故障或个别全高安全门操作机构发生故障时,站台工作人员在站台侧用钥匙或乘客在轨道侧用开门把手打开全高安全门。此时,中央控制盘上的“ASD/EED手动操作”状态指示灯应点亮。
(4)火灾模式操作
火灾发生时,工作人员可以在车控室的IBP盘上操作全高安全门应急开关打开全高安全门,配合站台火灾排烟模式需要。应急功能应包括通过硬线方式开启全高安全门、全高安全门反馈每侧全高安全门的状态两项功能。并且门开启状态要通过指示灯在IBP盘上显示出来。
火灾模式开启功能优先及应是最高优先级控制。
3.4.2.2监测功能
每侧站台全高安全门单元中所有设备的状态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传送到每个全高安全门控制子系统的PSC上,利用手提电脑可以从PSC上查询到所监视设备的当前状态。PSC将与运营相关的全高安全门状态及故障信息通过电缆或光缆通道发送至BAS车站工作进行状态、故障显示,BAS系统的车站控制室工作站可实现全高安全门相关状态的查询及故障报警,并可以利用全高安全门系统传送的数据进行运营月报表生成、运营故障记录等。
3.4.2.2.1关门时的障碍物探测
当全高安全门在关闭过程中夹住人或物时,如果对于大的作用力大于设定值,滑动门立即停止关闭,并同时释放夹紧力。经过一定时间(时间应在0-10s内可调)后,门应重新关闭。上述过程重复三次后,门仍不能关闭锁定,门打开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