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心 血 管 检 查
习 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A1型题:
1.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见于:
A.左心室增大 B.右心室增大 C.左心房增大 D.右心房增大 E.双心房增大
2.心尖搏动向左或左上移位见于:
A.左心室增大 B.右心室增大 C.左心房增大 D.右心房增大 E.双心房增大
3.剑突下搏动常见于:
A.心包积液 B.肝硬化 C.左心室增大 D.心包缩窄 E.右心室增大
4.心尖搏动强而有力呈抬举样见于:
A. 右心室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剧烈运动 D.发热 E.贫血
5.负性心尖搏动可见于:
A.左心室肥大 B.肥厚性心肌病 C.胸腔积液 D.粘连性心包炎 E.肺气肿
6.关于心脏震颤和杂音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有杂音一定能触到震颤 B.无震颤就听不到杂音 C.有震颤一定能听到杂音
D.无杂音也可能触到震颤 E.震颤与杂音产生的机制不同
7.心尖区舒张期震颤提示: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8.连续性震颤见于:
A.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狭窄兼关闭不全 C.动脉导管未闭 D.室间隔缺损 E.房间隔缺损
9.心前区触到心包摩擦感提示:
A.夹层动脉瘤 B.主动脉瓣狭窄 C.二尖瓣狭窄 D.右侧胸膜炎 E.心包炎
10.梨形心见于: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主动脉瓣狭窄 E.室间隔缺损
11.靴形心见于: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房间隔缺损E.室间隔缺损
12.取坐位叩诊心界,心影呈烧瓶形见于:
A.心包积液 B.肥厚性心肌病 C.缩窄性心包炎 D.心肌炎 E.扩张性心肌病
13.第一心音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半月瓣开放的振动 B.房室瓣关闭的振动 C.血流冲击大血管的振动
D.乳头肌收缩的振动 E.心室肌收缩的振动
14.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
A.心房收缩 B.心室收缩 C.二、三尖瓣关闭 D.主、肺动脉瓣关闭E.主、肺动脉瓣开放
15.确定第一心音最有价值的是:
A.与颈动脉搏动同时出现 B.音调较第二心音低 C.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D.持续时间长 E.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之间距离短
16.心脏听诊出现“大炮音”应考虑哪种可能:
A.高热 B.运动 C.左心室肥厚 D.贫血 E.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7.最易引起第一心音增强的疾病是: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室间隔缺损
18.引起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的疾病是: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粥样硬化
19.引起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的疾病是 :
A.肺动脉瓣狭窄B.肺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D.高血压E.主动脉硬化
20.开瓣音提示: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瓣叶硬化 C.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
D.二尖瓣狭窄且瓣膜弹性尚好 E.二尖瓣狭窄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1.诊断二尖瓣狭窄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A.心尖区第一心音增强 B.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C.心腰部向外膨出
D.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E.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22. 奔马律提示:
A.心肌严重损害 B.心律不齐 C.心肌肥厚 D.心动过速 E.心腔扩大
23.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性质为:
A.机器样 B.吹风样 C.叹气样 D.隆隆样 E.鸟鸣样
24.室间隔缺损杂音听诊部位在:
A.心尖部 B.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C.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D.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E.剑突上方
25.最易造成二尖瓣相对性狭窄的疾病是: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狭窄 C.扩张性心肌病 D.肥厚性心肌病 E.高血压病
26.水冲脉最常见于: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三尖瓣关闭不全 E.室间隔缺损
27.交替脉提示:
A.心房颤动 B.频发早搏 C.完全性传导阻滞 D.左心衰竭 E.窦性心律不齐
28.下列哪种疾病可有奇脉表现:
A.二尖瓣狭窄B.心包积液C.肥厚梗阻性心肌病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右心衰
29.脉压增大可见于:A.主动脉瓣狭窄 B.休克 C.心包积液 D.严重贫血 E.右心衰
30.毛细血管搏动征最常见于: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主动脉瓣狭窄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二尖瓣狭窄
31.周围血管征不包括:
A.颈静脉怒张 B.颈动脉搏动增强 C.毛细血管搏动征 D.水冲脉 E.枪击音
32.心房颤动时可表现出:
A.交替脉 B.重搏脉 C.奇脉 D.水冲脉 E.短绌脉
33.第二心音反常分裂见于:
A. 左束支传导阻滞 B. 右束支传导阻滞 C.肺动脉瓣狭窄 D.二尖瓣狭窄 E.二尖瓣关闭不全
34.心浊音界缩小,甚至叩不出见于:
A.肺实变 B.胸腔积液 C.肺气肿 D.心包积液 E.腹腔积液
35.脉搏短绌是指:
A.脉率大于心率 B.脉率小于心率 C.脉率及心率缓慢 D.脉搏消失 E.脉搏减弱
36.右心功能不全与肝硬化的主要鉴别点是:
A.肝脏是否肿大 B.腹水的有无 C.有无消化系统症状 D.颈静脉有无怒张 E.有无水肿
37.诊断器质性心脏病最可靠的体征是:
A.心率加快 B.收缩期杂音 C.心音亢进 D.心音减弱 E.舒张期杂音
38.心包摩擦音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主要依据:
A.摩擦音的部位 B.摩擦音的性质 C.病变的程度 D.屏住呼吸时听诊 E.改变体位听诊
39.低血压的判断标准为:
A.<90/60mmHg B.≤90/60mmHg C.<80/60mmHg D.≤80/60mmHg E.<80/50mmHg
40.Duroziez双重杂音常检查的动脉是:
A.颈动脉 B.锁骨上动脉 C.桡动脉 D.腘动脉 E.股动脉
A2型题:
1.女,27岁,右上肢血压130/85mmHg、左上肢血压110/70mmHg、右下肢血压120/75mmHg、左下肢血压115/65mmHg,应考虑为:
A.主动脉缩窄 B.多发性大动脉炎 C.正常人 D.主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A1型题: 1.A 2.B 3.E 4.B 5.D 6.C 7.B 8.C 9.E 10.C 11.B 12.A 13.B 14.D 15.A 16.E 17.C 18.E 19.C 20.D 21.D 22.A 23.B 24.D 25.A 26.B 27.D 28.B
29.D 30.A 31.A 32.E 33.A 34.C 35.B 36.D 37.E 38.D 39.A 40. E A2型题: 1.B
脊 柱 和 四 肢 检 查
习 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脊柱疾病常表现的体位为:
A.强迫蹲位 B.强迫停立位 C.强迫俯卧位 D.强迫仰卧位 E.端坐位
2.脊柱活动度最大的是:
A.胸椎 B.骶椎 C.颈椎和腰椎 D.胸椎和腰椎 E.骶椎和腰椎
3.下列哪项不是脊柱器质性侧弯的原因:
A.胸膜肥厚 B.胸膜粘连 C.肩部畸形 D.胸部畸形 E.椎间盘突出症
4.青少年脊柱后凸形成特征性的成角畸形,常见于:
A. 椎间盘突出症 B.胸椎结核 C.强直性脊柱炎 D.脊柱外伤 E.佝偻病
5.指关节梭形畸形常见于:
A.尺神经损伤 B.进行性肌萎缩 C. 骨结核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 风湿性关节炎
6.匙状指多见于:
A.先心病 B.支气管扩张 C.肝硬化 D.缺铁性贫血 E.肺脓肿
7.杵状指最常见的疾病为: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肺脓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D.肺气肿 E.心肌梗死
8.浮髌试验主要是检查:
A.髌骨有无骨折 B.膝关节滑膜炎 C.膝关节腔积液 D.膝腱反射 E.膝关节活动度
9.爪形手常见于:
A. 尺神经损伤 B.支气管扩张 C.缺铁性贫血 D.肺气肿 E.风湿热
10.检查脊柱的正确体位是:
A.仰卧位 B.右侧卧位 C. 左侧卧位 D.坐位 E.膝胸卧位
11.老年人骨质退行性变时,常出现的是:
A.脊柱后凸 B.脊柱前凸 C.脊柱侧凸 D.杵状指 E.匙状指
12.脊柱过度后弯称为脊柱后凸,也称为驼背,多发生于:
A.颈段脊柱 B.胸段脊柱 C.腰段脊柱 D.骶椎 E.腰、骶段
13.脊柱过度前弯称为脊柱前凸,多发生于:
A.颈段脊柱 B.胸段脊柱 C.腰段脊柱 D.骶椎 E.腰、骶段
14.正常人直立时脊柱从侧面观察有四个弯曲部位,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颈椎段稍向前凸 B.胸椎段稍向后凸 C.腰椎段稍向前凸
D.腰椎段明显向前凸 E.骶椎明显后凸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C 2.C 3.E 4.B 5.D 6.D 7.B 8.C 9.A 10.D 11.A 12.B 13.C 14.C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习 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下列哪项不参与共济运动:
A.前庭神经 B.视神经 C.锥体外系 D.小脑 E.大脑
2.关于眼球运动,下列哪个错误:
A. 视神经参与眼球运动 B. 眼球向外转动受限提示展神经受损
C.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弱,提示滑车神经损害 D.上睑下垂提示动眼神经麻痹
E. 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运动受限提示动眼神经受损
3.锥体束损害的肌张力改变最正确的是:
A. 肌张力正常 B. 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 C. 肌张力呈折刀样增高
D. 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 E.肌张力减弱
4.震颤麻痹的病人震颤特点为:
A. 扑翼样震颤 B.静止性震颤 C. 动作性震颤 D. 老年性震颤 E. 细微震颤
5.出现病理反射是由于:
A.脊髓反射弧的损害 B.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 C.脑干网状结构损害
D.锥体束损害 E.基底节损害
6.下列哪项不属于交感神经的功能:
A.心率加快 B.瞳孔缩小 C.胃肠道蠕动减慢 D.皮肤血管收缩 E.支气管舒张
7.深反射不包括:
A.肱二头肌反射 B.肱三头肌反射 C.膝反射 D.提睾反射 E.跟腱反射
8.复合感觉不包括:
A.两点辨别觉 B.皮肤定位觉 C.位置觉 D.形体觉 E.体表图形觉
9. 下列哪项检查不属于共济运动的检查:
A.指鼻试验 B.跟膝胫试验 C.轮替动作 D.Romberg试验 E.卧立位试验
10.检查Babinski 征的方法,正确的是:
A.沿足底外侧向前 B.沿足底内侧向前 C.沿足底中央向前再向内侧
D.划足底前三分之一 E.沿足底外侧缘向前至小趾根部再转向内侧
11.巴彬斯基征阳性的典型表现为:
A.脚趾均背屈 B.脚趾均跖屈 C.脚趾均不动 D.下肢迅速回收
E.拇趾背屈,其他各趾散开
12.Lasegue征属于:
A.浅反射B.深反射 C.病理反射 D.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 E.脑膜刺激征
13. 肱二头肌的反射中枢位于:
A.颈髓1~2节 B.颈髓3~4节 C.颈髓5~6节 D.颈髓7~8节 E.颈髓8~胸髓1节
14.下列哪项不属于锥体束征:
A.0ppenheim征 B.Hoffmann征 C.Gordon征 D.Chaddock征 E.Romberg征
15.下列哪项反射不属于浅反射:
A.角膜反射 B.踝反射 C.跖反射 D.提睾反射 E.肛门反射
16.65岁男性,右眼直接角膜反射存在,间接角膜反射消失;左眼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应考虑:
A.右侧三叉神经损害 B.右侧面神经瘫痪 C.左侧三叉神经损害
D.左侧面神经瘫痪 E.反射中枢病变
17.男性,45岁, 体力劳动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检查:颈强直(+++),Kernig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膜炎 B.小脑出血 C.内囊出血 C.脑干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
18.神经系统检查不应包括:
A.脑神经 B.运动系统 C.脊柱与四肢 D.感觉系统 E.自主神经
19.下列哪项不属于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A.眼心反射 B.角膜反射 C.卧立试验 D.竖毛反射 E.皮肤划纹征
20.震颤在动作时出现,愈近目标物时愈明显,称为:
A.静止性震颤 B.老年性震颤 C.动作性震颤 D.手足徐动 E.手足搐搦
21.低钙血症时可出现:
A.震颤 B.舞蹈样动作 C.手足搐搦 D.手足徐动 E.摸空征
22.共济运动检查方法不包括:
A.Kernig征 B.Romber征 C.指鼻试验 D.轮替动作 E.跟-膝-胫试验
23.运动系统检查不包括下列哪项:
A.反射 B.肌张力 C.不自主运动 D.共济运动 E.肌力
24.下列哪项不是浅反射的检查?
A.角膜反射 B.腹壁反射 C.提睾反射 D.跖反射 E.桡骨膜反射
25.关于静止性震颤,下列描述哪项不正确?
A.静止时表现明显 B.动作如搓丸样 C.作意向性动作时可减轻
D.伴肌张力减弱 E.见于震颤麻痹
26.瘫痪在运动形式上可分为几种类型,但不包括:
A.单瘫 B.截瘫 C.偏瘫 D.交叉瘫 E.轻瘫
27.下列哪项不是角膜反射的通路?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中脑 D.眼轮匝肌 E.桥脑
28.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不包括:
A.提上睑肌 B.上直肌 C.内直肌 D.瞳孔括约肌 E.外直肌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E 2.A 3.C 4.B 5.D 6.B 7.D 8.C 9.E 10.E 11.E 12.D 13.C
14.E 15.B 16.D 17.E 18.C 19.B 20.C 21.C 22.A 23.A 24.E 25.D 26.E 27.C 28.E
心 电 图 学
习 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心电图的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
A.P波 B.QRS波 C.T波 D.ST段 E.U波
2.标准Ⅱ导联的连接方式是:
A.左上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 B.左上肢为负极,左下肢为正极
C.右上肢为负极,右下肢为正极 D.右上肢为正极,左下肢为负极
E.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
3.正常心电图在以下哪一个导联P波是倒置的:
A.Ⅰ导联 B.Ⅱ导联 C.avR导联 D.avF导联 E.V3~V6导联
4.心律失常的诊断,哪一项检查最有价值:
A.心脏听诊 B.心电图 C.心向量图 D.心音图 E.超声心动图
5.P波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部位除极引起: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右心房 D.窦房结 E.房室结
6.正常心脏的电活动起源于:
A.窦房结 B.房室结 C.His束 D.左心房 E.右心房
7.心电图上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的是:
A.P-R间期 B.QRS间期 C.ST段 D.Q-T间期 E.R-R间距
8.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波群时,应命名为:
A.S波 B.Q波 C.QS波 D.qS波 E.qR波
9.心电图上R-R间距平均25小格,其心率为每分钟:
A.60次 B.65次 C.70次 D.75次 E.80次
10.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
A.Ⅱ导联P波直立 B.Ⅲ导联P波双向 C.aVR导联P波倒置
D.aVL导联P波不明显 E.V6导联P波倒置
11.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
A.高血钾 B.低血钾 C.高血钙 D.低血钙 E.低血镁
12.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高而宽B.P波增宽C.P波尖锐高耸D.P波出现切迹 E.P波呈双峰状
13.左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倒置 B.P波增宽 C.P波低平 D.P波尖锐高耸 E.P-R间期延长
14.诊断左心室肥大最主要的条件是:
A.QRS波增宽 B.左室高电压 C.心电轴显著左偏
D.T波倒置明显 E.ST段可抬高
15.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改变的特点:
A.心率减慢 B.ST段下移 C.ST段抬高 D.Q-T间期缩短 E.可出现Q波
16.下列哪项反映心肌有损伤:
A.期前收缩 B.心动过速 C.病理性Q波 D.ST段抬高 E.T波倒置.
17.V1~V3导联出现梗死图形,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多考虑为:
A.前间壁梗死 B.前壁梗死 C.下壁梗死 D.高侧壁梗死 E.右心室梗死
18.Ⅱ、Ⅲ、aVF导联出现梗死图形,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是:
A.前间壁梗死 B.前壁梗死 C.下壁梗死 D.右心室梗死 E.高侧壁梗死
19.前壁梗死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组是:
A.V1~V3导联 B.V3~V5导联 C.V4~V6导联 D.Ⅰ、aVL导联 E.Ⅱ、Ⅲ、aVF导联
20.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缺血型改变主要是:
A.P波的改变 B.QRS波的改变 C.ST段的改变 D.T波的改变 E.U波的改变
21.心肌梗死发生最常见的部位是:
A.前壁 B.前间壁 C.高侧壁 D.下壁 E.右心室
22.下列哪项属于被动性异位心律失常:
A.房性早搏 B.心房颤动C.心室颤动D.阵发性心动过速E.交界性逸搏心律
23.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
A.60~80次/min B.80~100次/min C.100~180次/min
D.180~200次/min E.200~220次/min
24.下列哪项不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
A.心率通常超过150次/min B.心律十分整齐 C.突然发作、突然终止
D.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E.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25.目前我国引起心房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B.急性心肌梗死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缩窄性心包炎 E.高血压心脏病
26.下列不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与QRS波群无关 B.R波频率大于P波频率 C.R-R间距相等
D.P-P间距相等 E.心室率多在30~40次/min
27.下列哪项有利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A.心室率160次/min B.心脏扩大 C.QRS波群宽大畸形
D.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E.过去发现有室性早搏
28.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性的表现是:
A.心室率大于150次/分 B.P-P匀齐 C.R-R匀齐
D.QRS波群增宽 E.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29.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
A.P波消失,出现f波,房率350~600次/分
B.P波消失,出现F波,房率250~350次/分
C.P波高尖,电压超过0.25mV
D.P波增宽,时间超过0.12秒
E.P-R间期延长,时间超过0.12秒
30. 病人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80次/分,QRS波时间0.10秒,R-R绝对整齐,应考虑:
A.房室交界性逸博心率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窦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31.心电图的基本图形及等电位线消失,QRS-T波被波形一致且宽大整齐的大正弦波替代,频率约200~250次/分,应考虑:
A.心房颤动 B.心房扑动 C.心室扑动 D.心室颤动 E.心跳骤停
32.男性,65岁,突然失语,右侧肢体偏瘫,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绝对不齐,心室率13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室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速 D.快速房颤 E.室上性心动过速
33. V5 导联的探查电极位于:
A.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B.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 C.左腋前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D.左腋中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 E.左腋后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
34.正常心电图导联的QRS波可呈现:
A.qrs B.QS C.Rs D.QrS E.qR
35.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持续存在 以上,考虑室壁瘤形成。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一年
36.房颤时,若心室率慢而绝对规则,说明合并 。
A.几乎完全性AVB B. Ⅲ○AVB C. 高度AVB D. Ⅱ○AVB E. Ⅰ○AVB
37.在房室传导阻滞中,若房室传导比例为4:1,则为:
A.几乎完全性AVB B. Ⅲ○AVB C. 高度AVB D. Ⅱ○Ⅰ型AVB E. Ⅱ○Ⅱ型AVB
38.目测法观察Ⅰ、Ⅲ导联上的QRS主波方向均向下,则心电轴:
A.正常 B.左偏 C.右偏 D.显著右偏 E.重度右偏
39.男性患者,65岁,突发心前区疼痛,休息5分钟后缓解,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0.2mv,T波倒置,应考虑为:
A.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B.下壁心肌梗死 C.急性心包炎 D.心绞痛 E.心肌病
40.男,18岁,入学体检做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律,心率55次/分,P-P间距不等,最长P-P与最短P-P间距差为0.14s,考虑为:
A.窦性心律,房性早搏 B.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 C.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D.窦房阻滞 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B 2.E 3.C 4.B 5.C 6.A 7.D 8.C 9.A 10.E 11.B 12.C 13.B
14.B 15.C 16.D 17.A 18.C 19.B 20.D 21.B 22.E 23.C 24.D
25.A 26.B 27.D 28.E 29.A 30.C 31.C 32.D 33.C 34.B 35.D
36.B 37.C 38.E 39.D 40.B
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