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与合作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73371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与合作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与合作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与合作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72023年第2 期经济与社会发展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与合作路径研究谭广权摘要 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与合作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利用区位炳、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等测量方法,对北部湾城市群11个地级市2 0 0 7 一2 0 2 2 年的金融发展和集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北部湾城市群金融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金融集聚效应较弱。同时,文章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威尔逊模型和引力模型,分析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金融竞争力、金融辐射效应和金融联系度。结果表明,北部湾城市群金融联系度较低,金融合作基础较弱。据此,文章提出加快构建金融协调机制,注重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吸引异地金融资源

2、流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针对性对策建议。关键词 金融集聚;金融合作;区域经济;北部湾城市群作者简介】谭广权,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经济师,广东湛江524008中图分类号 F8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 7 2-2 7 2 8(2 0 2 3)0 2-0 0 2 7-1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报告同时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地跨广东、广西、海南3 省区(以下简称“粤桂琼三地”),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

3、,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和国家对外开放进程中具有独特地位。2 0 17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北部湾城市群成为我国第6 个获批复的国家级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规划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2 0 2 2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从方向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指引。在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如何抓住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的契机,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北部湾城市间的金融合作,提升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凝聚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助推北部湾城市群的快速崛起,是一个具有现实意

4、义的研究课题。一、文献综述(一)关于区域金融集聚的研究金融集聚是指金融机构、制度、产品、文化等在一定区域的集中。国内专家学者关于区域金融集本文研究分析的北部湾城市群包括广东的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广西的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海南的海口市、州市等11个地级城市,不包含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等海南省直辖的县级(县)市28聚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谢漾等学者结合空间计量技术对我国18 个城市群金融集聚的时空特征和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金融资源正在从非城市群向城市群集聚,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内部具有不同的“中心一外围”聚集效应,发达城市群为辐射效应,欠发达城市群

5、为虹吸效应。蔡青青等学者用权法、Kernel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我国3 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金融集聚进行评价分析,发现我国金融集聚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沿边地区多极分化趋势加剧。李伟军等学者借助引力模型研究珠三角、京津冀和长三角3 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及其结构情况,发现城市群内部金融集聚网络的结构差异明显,应根据区域特征差异化优化金融资源。黄丹荔等学者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2 6 个城市的金融集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测算主要核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强度和辐射半径,为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引和应用参考。龙云安等学者以成渝城市群为例,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区域金融集聚与

6、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成渝城市群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二)关于北部湾区域金融集聚与合作发展的研究目前关于北部湾区域金融集聚与合作发展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以广西地区的金融合作发展研究为主,以新划定的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金融集聚研究仍有待深入。柴广成等学者运用引力模型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6 个地级市的金融集聚和合作程度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间金融联系度普遍较弱,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影响不明显。刘家诚等学者用VAR模型研究了粤桂琼三地金融发展的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研究表明粤桂琼三地金融发展是发散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韦政伟等学者实证研究分析了广西各城市间的金融发展差

7、异,发现金融发展差异主要受经济发展、金融制度资源和市场化进程等因素差异的影响,建议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赋,加大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黄爽研究发现北部湾城市群城市间形成了集聚的趋势,但是集聚的程度不高,北部湾城市现阶段金融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间。邝雨等学者认为北部湾经济区分割的行政体制一定程度限制了区域金融的协同发展,可增强政策创新,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加强粤桂琼三地的金融合作,提升北部湾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水平总体而言,关于北部湾金融发展的研究,已有文献在方法上主要以定性分析和案例对比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在内容上较少关注北部湾城市群内部金融集聚和合作。本文以新界定的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范

8、围,地域跨越3 个省,研究其内部金融发展情况,对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发展情况、集聚情况和合作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进一步丰富区域金融合作研究。谢漾,洪正.城市群兴起的金融集聚效应与影响机制J.当代财经,2 0 2 2(2):6 6-7 8.蔡青青,傅娟,克,等.中国省域金融集聚的空间非均衡与动态演进J.金融理论与实践,2 0 2 1(3):4 0-5 0.李伟军,李婷,吴义东.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集聚:空间网络及结构分化J.经济体制改革,2 0 2 0(2):3 8-4 5.黄丹荔,吴肤.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 0 19(12):6 5-7 2.龙云安,张

9、健,冯果.区域发展视角下金融深化、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 0 19(11):46-53.柴广成,胡文君.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市金融合作研究J.时代金融,2 0 19(14):3 0-3 3.刘家诚,陈玉洁,林涛.粤桂琼金融发展极化一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J.海南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7(11):62-69.韦政伟,孙芳.广西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态势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 0 17(2 3):9 1-9 3.黄爽.北部湾城市群金融产业集聚实证分析D.南宁:广西大学,2 0 17.邝雨,范祚军.论北部湾经济区(中国)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的构建J.广西民族大

10、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2-106.29二、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发展情况分析本文纳人研究分析的北部湾城市群有11个地市,陆地面积10.9 3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 8 3 8 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4 2 8 5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 4 7 11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0 4%和1.9 3%,人均CDP为5.45万元,为全国人均GDP的6 3.6 3%(一)北部湾城市群金融总体发展情况近年来,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发展较快。第一,金融总量增长较快。截至2 0 2 2 年末,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增加值为16 8 3 亿元,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 1%,比5 年前提高了0.7

11、 5%;存款余额为38398亿元,贷款余额4 2 5 8 8 亿元,保费收入8 9 3 亿元,分别较5 年前增长4 2.0 1%、7 9.0 7%和4 9.7%第二,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截至2 0 2 2 年末北部湾城市群共有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机构8 9 2 家,较5 年前增加了19 1家,其中银行机构2 19 家,证券期货营业部3 0 5 家,保险机构3 6 8 家,金融机构主体不断壮大。第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较快。2 0 2 2 年末北部湾城市群共有7 9 家法人银行机构,其中广西北部湾银行、广东南粤银行、海南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迅速,辖区的北部湾财产保险公司、国富人寿、海保人寿

12、、国海证券、金元证券、万和证券等地方法人保险证券机构呈良好发展态势。第四,从人均金融资源拥有量看,北部湾城市群目前的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城市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 0 2 2 年北部湾城市群人均储蓄存款4.9 6 万元,仅为同期全国人均储蓄存款(8.5 8 万元)的5 7.8%;保险密度2 0 8 4 元/人,为全国人均(3 3 2 6 元/人)的6 2.6 6%;上市公司数量为5 7 家,只占全国沪深两市总数4 9 17 家的1.16%。总的来看,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二)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发展差异度分析从金融发展规模看,目前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发展差异

13、度可以分为三个梯度。处在第一梯度的是南宁、海口这两个相对发达的首府/省会城市,其金融资源相对集中,金融体系相对完善,金融发展相对靠前。2 0 2 2 年南宁、海口两市的金融增加值占北部湾城市群的5 3.2 6%,存款占比5 0.9%,贷款占比63.28%,保费收人占比4 8.5 5%,各项主要金融指标几乎占了北部湾城市群半壁江山。处在第二梯度的是湛江、茂名、玉林等传统人口大市,其金融发展基础相对较好,金融组织体系相对较为完善,但人均金融资源比较匮乏。湛江、茂名、玉林2 0 2 2 年的人均金融增加值分别是2 7 2 1元/人、19 6 8 元/人、2786元/人,远低于北部湾城市群的均值(3

14、9 2 7 元/人)。处在第三梯度的是北海、阳江、钦州、防城港、崇左、詹州等中小城市,其金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金融组织体系相对单一,金融总量较小,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占比较低,整体竞争力较弱。(三)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发展效率分析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曾提出使用金融相关率来量化某一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具体表现为该地区金融资产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文用存贷款余额来代替一地区的金融资产总量,得到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相关率。如表1所示,海口、南宁两市的金融相关率较高,茂名、北海、钦州、詹数据来源于笔者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各市2 0 2 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统计而得数据来源于笔者根据北部湾城市

15、群各市2 0 17 年、2 0 2 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统计而得数据来源于笔者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及分支机构公布数据整理而得。数据来源于笔者根据Wind数据库数据整理统计而得。数据来源于笔者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各市2 0 2 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统计而得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周朔,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 9 4:7 8-8 6.30州等市的金融相关率较低,都在2.0 以下。本文所关注北部湾城市群的11市中有9 个市的金融相关率低于全国平均值3.9 9。从存贷比这一指标来看,北部湾城市群的存贷比从2 0 0 7 年的7 0.

16、4 1%增加到2 0 2 2 年的110.9 1%,存贷比不断上升,资金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不同城市间差别较大。南宁、海口两个首府/省会城市的存贷比较高,都超过了10 0%,这两市的金融效率较高。茂名、詹州等市的存贷比较低,如2 0 2 2 年末茂名市的存贷比只有6 5.6 4%,其金融机构的资本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表12007一2 0 2 2 年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金融相关率情况年份湛江茂名阳江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海口詹州20071.490.921.133.771.511.001.351.301.065.070.9420121.590.981.324.451.391.481.501.43

17、1.286.781.3920171.751.231.544.821.521.261.821.811.507.931.5920222.411.932.454.911.971.822.532.742.385.951.95注:数据系笔者根据各市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Wind数据库数据整理而得三、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情况分析本文从金融集聚的角度,采用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区位熵等分析方法,从侧面探索制约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合作的因素(一)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程度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HHI)是衡量区域范围内产业聚集度的指标之一,被广泛用于公共政策评估。该指标可以用来测量

18、产业市场集中度,反映该产业是否具有集中性,形成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其理论公式为:HHI=2.S:(1)i1S?=()(2)其中,X,表示第i个城市的某产业产值,T表示区域某产业的总产值,S表示第i个城市某产业产值占整个区域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值越大,说明某产业在该区域的集聚程度越高,当HHI的值为1时,表明市场处于一个完全垄断状态。将北部湾城市群每个城市的金融增加值作为个体变量X,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增加值作为T,得到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的HHI指数(图1)。0.30.20.10200720082009 20102011 20122013201420152016 2017201

19、8 20192020 2021 2022北部湾区域HHI南宁HHI海口HHI湛江HHI图12007一2 0 2 2 年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业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数据来源于笔者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各市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统计而得。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做大做强南宁、海口、湛江等中心城市”,因篇幅限制,此处仅列举了3 个中心城市的HHI31业从图1可以看到,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的HHI指数相对还是很低,最高时不超过0.3,这表明目前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集聚程度较低,城市群还没有形成有核心吸引力的金融中心。南宁作为广西首府城市,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金融聚集度也较强,但从赫芬达尔

20、-赫希曼指数看,近10 年南宁的金融增加值在全区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导致北部湾经济区的HHI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湛江、茂名、玉林等城市近几年金融业发展较快,在北部湾城市群的占比不断上升(3 市金融业增加值在北部湾的占比由2 0 12 年的18.7 7%提升至2 0 2 2 年的2 8.3 1%),致使南宁的比重相对下滑(占比由2012年的4 4.2 9%下降至2 0 2 2 年的3 8.8 0%)。另外,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资源目前主要还是向南宁、海口两个首府/省会城市聚集,全区域内二元金融现象较为明显,不同城市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金融资源只能单向流动,区域金融市场分割较大,难以满足区域

21、金融整合协作的要求。(二)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程度的区位熵分析区位是由经济学家哈盖特提出衡量产业专业化的指标,可以从空间特征上刻画某个区域某产的专业化程度和发展深度,其公式如下:LQmm=(Emm/E,)/(Em/E)(3)其中,Em为城市n中产业m的产值,E,为城市n的地区生产总值;E.为城市所在区域产业m的产值,E为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如果某产业的区位熵大于1,则认为该地区这个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产业集中性强。本文选取金融增加值来衡量一城市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与该城市的生产总值进行对比,并除以北部湾城市群金融业增加值与其综合值的商,得到北部湾城市群各个城市的金融区位熵。从表2 可以看出,南宁

22、金融区位熵最大,2 0 2 2 年达到1.8 4,说明南宁金融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其已经成为南宁市支柱产业(占南宁GDP比重为12.5 1%)。但是只有南宁、海口两个首府/省会城市的金融区位熵大于1,其他城市的金融区位嫡都不高,金融产业发展处于低端阶段。如2 0 2 2 年茂名、钦州等工业城市的区位熵只有0.4 6 和0.4 8,说明两市金融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有限,金融业还不是该城市的重要产业。由表2 可见,目前北部湾大部分城市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金融集聚和深化程度低,金融产业发展粗放,在当地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间的金融合作。表22007一2 0 2 2 年北部湾城市

23、群各城市金融区位年份湛江茂名阳江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海口詹州20070.500.540.301.991.000.630.701.040.532.130.5120120.380.230.612.061.050.680.780.940.682.140.7020170.690.470.521.760.840.530.670.930.612.130.4620220.760.460.731.840.610.480.571.100.691.670.54总的来说,近几年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产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总体竞争力还较弱,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效率低,各城市的金融发展基础较弱

24、,对金融资源吸引能力有限。通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区位分析,发现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程度低,区域城市间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二元金融现象较为明显,导致金融资源单向流动,市场分割越来越大,影响了城市间金融合作。数据来源于笔者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各市2 0 12 年、2 0 2 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统计而得。32四、北部湾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影响因素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间金融合作的因素,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对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金融辐射能力和金融联系度进行分析。(一)北部湾城市群金融竞争力实证分析1.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城市金融竞争力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其指标

25、体系的构建必须能反映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整体情况。本文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深度、金融发展速度等3 个层面选取12 个金融指标来组成城市金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3),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金融的发展情况。其中,金融发展规模包括金融业增加值、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费收入总额、上市公司累计融资等5 项衡量指标;金融发展深度包括金融增加值占CDP比重、人均储蓄存款、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4 项指标?;金融发展深度包括金融增加值同比增速、贷款同比增速、保费收入增速3项指标。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于2 0 0 7-2 0 2 1年各市统计年鉴的年度数据、2 0 2 2 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

26、据及Wind数据库数据。表3北部湾城市群各市金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金融竞争力指标金融发展规模金融业增加值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费收人总额上市公司累计融资金融发展深度金融增加值占CDP比重人均储蓄存款保险密度保险深度金融发展速度金融增加值同比增速贷款同比增速保费收人同比增速2.因子分析法模型的构建。因子分析法可以从相关性较大的几个变量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共性因子,并由这些共性因子来反映原数据中的信息,最终确定变量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发展综合指数。其数学模型为:X,=auF,+a2F,+.+amFm+81X,=a2F,+a2F,+.+a2mFm+82(4)X,=anFi+a

27、mF,+.+amFm+8nnmm矩阵简化后为:X=AF+8(5)其中,X为实测的n项指标构成的n维向量,F为X的公共因子,A=a,为公共负荷,8 为随机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特殊因子保险密度是指按限定的统计区域内常住人口平均保险费的数额,即地区保费收入/地区常住人口;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人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即地区保费收入/地区CDP。333.实证分析。本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首先,对模型数据进行适应性检验(表4)。检验的KMO值为0.7 6 2,大于Kaiser给出的KMO临界值0.5,数据模型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表4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取样足

28、够度的KMO度量0.762近似卡方3459.033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自由度66显著性.000对模型数据进行适应性检验之后,本文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提取因子,依据因子解析变量总方差的情况。本文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作为公因子,如表5 抽取了3 个公因子。第1个公因子F,方差贡献率为6 0.0 8%,第2 个公因子F,方差贡献率为10.8 3%,第3 个公因子F,方差贡献率为9.6 9%。3个公因子提取的累计贡献率为8 0.6 1%,因子提取效果较好。表5因子解析变量总方差初始特征值旋转平方载荷的总和成分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17.20960.0796

29、0.0794.89140.75640.75621.30010.83170.9103.27627.30368.06031.1639.69480.6051.50512.54580.60540.9517.92688.53150.7506.24694.77760.2151.78996.56570.1811.50798.07280.1661.38599.45890.0300.24699.704100.0210.17899.882110.0090.07599.956120.0050.044100.000进行因子旋转之后得到旋转成分矩阵(表6)。可以看出,公因子F,在金融业增加值、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费收

30、人总额有较大载荷系数,可定义为“金融发展规模因子”。公因子F,在上市公司累计融资、人均储蓄存款、保险密度、保险深度载荷系数较大,定义为“金融发展深度因子”。公因子F,则在金融增加值增速、保费收人增速上载荷系数较大,定义为金融发展速度因子”。可见,主要指标与细分影响因子较好地被3 个公因子提取表6旋转成分矩阵公因子影响因子F,F金融业增加值0.9610.1970.104存款余额0.9530.2450.094贷款余额0.9520.2300.069保费收入总额0.9070.3020.139上市公司累计融资0.3830.8030.125金融增加值占CDP比重0.6760.5960.130人均储蓄存款0

31、.4200.6980.467保险密度0.4960.7880.27434(续表)保险深度0.5380.7470.083金融增加值增速-0.047-0.222-0.631贷款增速-0.001-0.5440.111保费收人增速-0.1070.150-0.848通过因子旋转后,对每个因子进行取值,得到每个成分因子的得分函数,结合这3 个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得到综合评价指数表达式:F=0.5056F,+0.3387F2+0.1557F(6)其中,FI、F,、F,分别为3 个成分因子的得分。最后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方程,可以得到2 0 0 7-2 0 2 2年期间北部湾城市群11市金融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得分(表7

32、)。表72007-2022年北部湾城市群各市金融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年份湛江茂名阳江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海口州2007-0.48-0.70-0.54-0.18-0.55-0.62-0.65-0.51-0.69-0.12-0.622012-0.23-0.29-0.310.53-0.30-0.43-0.37-0.28-0.450.45-0.5320170.17-0.02-0.091.470.00-0.26-0.190.00-0.261.44-0.4020220.560.330.282.570.21-0.06-0.030.41-0.061.82-0.20根据模型的设定,城市的得分越高,城市的金融

33、竞争力越大。从表7 可以看到:第一,北部湾城市群11个城市中,南宁金融竞争力最强,2 0 2 2 年得分为2.5 7;海口次之,2 0 2 2 年得分为1.8 2,表明一个地区金融的发展程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城市的定位有很大关系。第二,2 0 0 7-2 0 2 2 年,北部湾各城市的金融业都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大部分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得分较往年有不同程度提升。第三,北部湾城市群各市的金融竞争力总体较弱,截至2 0 2 2 年只有2 个城市得分超过1,钦州、防城港、崇左和詹州4 市金融竞争力较弱,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较为明显。(二)北部湾城市金融辐射效应分析两个区域的资源要实现辐射和合作,前提是两

34、个区域存在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上的差异,从而进行资源互补。城市间的金融辐射效应受城市金融实力、城市间距离大小、资源流通畅通性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用威尔逊模型研究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辐射效应,模型如下:Ti=K*O,*P,*exp(-r;k)(7)其中,T,表示城市j吸引城市k金融资源总量的能力,K为常数,0 表示城市j金融资源强度的大小,P,为城市k金融资源辐射强度,i为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衰减因子。两边同时除以O,,模型可以进一步简化为:0=K*P*exp(-r),0 为城市的金融能量衰减度,是一个可以取定的阈值。方程两边取对数可得:1(8)=2N/(D*tmax)(9)其中,N为城市群的城市个数

35、,D为城市群城市的平均面积,tm为金融竞争力得分是正值的个数,即具有辐射能力的城市个数,r,为具有辐射能力城市的辐射半径。可以算出,北部湾城市群11个城市的平均行政面积为D=9936.36平方公里,城市群城市个数N=11,根据前面金融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表7),2 0 2 2 年北部湾城市群金融竞争力得分为正值的城市个数tm=7,将这些数值代人公式(8),得到王,邓悦,葛昭攀,等.理论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2:2 2-2 5.35衰减因子=0.0178。由于北海的综合得分为0.2 14 7,是金融竞争力得分为最小正值的城市,0 的取值与北海得分值最小数量级同级,即9=0.

36、1。金融资源强度P,用城市因子分析综合得分代替,把上述数据代人威尔逊模型公式(8),可以得到2 0 2 2 年北部湾城市群中主要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如表8 所示。表:2022年北部湾城市群主要城市金融辐射能力城市金融竞争力得分金融辐射半径(千米)南宁2.5668182.47海口1.8216163.19湛江0.558096.67从威尔逊模型的结果可以总结如下。第一,北部湾城市群中“一核两极 3 市具有了一定的辐射效应,其中南宁的辐射半径在11个城市中排名第一,金融竞争力较强;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在海南省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是海南省的金融中心;湛江为沿海较早开放的城市,近几年金融业发展较快,

37、对雷州半岛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二,除以上3 个城市外,其他城市的金融业发展还相对较为落后,金融资源主要以输出为主,对外辐射能力较弱。第三,南宁、海口、湛江虽然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但辐射范围有限,如从南宁的金融辐射半径看,只能影响广西的区域,对整个北部湾城市群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第四,由于北部湾各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有限,对外支撑不足,影响了城市间的金融合作,特别是跨省域的城市间金融合作。(三)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金融联系度实证分析本文研究了北部湾城市群11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和辐射效应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合作基础情况,本文对城市间的金融联系度进行分析。经济动力学的经济引力论认为,区域经济

38、发展各资源要素有相互吸引和集聚的规律。本文运用牛顿的“引力模型”来分析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度。引力模型公式为:VPVPVR=(10)D其中,R,表示ij两个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度,P、P表示两个城市的人口数,VV表示城市i和城市j的金融竞争力水平,D表示两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水平为前面因子分析法得到各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得分,运用下述功效系数公式计算得到:x;-min()S;=*40+60(11)max(x)-min(x)其中S为第i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水平,x表示所有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得分,x为第i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得分。根据公式(10)、公式(11),可以得到2 0 2 2

39、年北部湾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度(表9)。表9 2 0 2 2 年南宁、海口、湛江与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金融联系度南宁与北部湾城市群海口与北部湾城市群湛江与北部湾城市群各市金融联系度各市金融联系度各市金融联系度南宁0.20530.6386钦州2.68670.17110.6850崇左1.97690.05170.1356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要构建“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一核”指南宁核心城市,“两极”指以海口和湛江为中心的两个增长极36(续表)南宁与北部湾城市群海口与北部湾城市群湛江与北部湾城市群各市金融联系度各市金融联系度各市金融联系度玉林1.35360.22690.8995

40、防城港1.15400.07370.2589北海0.65480.15760.7928湛江0.63861.1551茂名0.37910.47744.9805阳江0.14890.15260.6841海口0.20531.1551詹州0.06150.68200.1696平均0.92590.33531.0399从表9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北部湾城市群金融联系度较为不平衡,其中湛江与茂名由于地域相近,金融联系度最大,达到4.9 8;海口与崇左的金融联系度最小,只有0.0 5。第二,两城市的金融联系度受城市间的距离影响较大。城市间距离越远,金融联系度越弱,金融合作的基础条件越差。南宁与詹州、海口与崇左的金融

41、联系度几乎为0。第三,金融联系度受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南宁与广西城市的金融联系度较好,湛江与广东粤西地区城市的金融联系度较强,但南宁与广东、海南的城市的金融联系度较弱,其作为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区域金融影响力尚未体现。第四,3 个区域中心城市之间金融合作带动力不强。湛江与海口的金融联系度相对较大,达到1.16,金融合作的基础条件较好,南宁与海口地域相距较远,金融联系度较弱,两大区域金融中心对城市间的金融合作带动力度不强。总体来说,北部湾城市之间的金融联系度还较弱,只有个别城市间具有较强联系,金融合作的基础条件较低,核心城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实证小结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

42、看出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和辐射能力。北部湾城市群11个城市中,南宁的金融竞争力最强,海口次之,其他城市的金融竞争力相对较弱,北部湾城市群金融集聚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威尔逊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和海口在北部湾城市群有一定的金融辐射效应,其中南宁的金融辐射半径最大,但是北部湾城市群内尚未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金融中心,还没有一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能辐射整个北部湾城市群,金融中心对区域城市间金融合作带动力不强。引力模型分析表明,决定城市间金融合作的主要因素除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的供需外,城市间的地理距离、行政划分也是重要因素。目前城市间的金融合作仍局限于短距离区域范围之内,地理距离

43、一定程度限制了金融资源的流动。总的来看,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间的金融联系度普遍较低,金融合作基础较弱。五、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合作对策建议北部湾城市群的金融发展相对其他发达城市群较为薄弱,城市群的金融集聚效应较差,由于行政和地域原因,金融联系度低。因此,应提高北部湾城市群金融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助力北部湾经济区的崛起(一)加快构建金融协调机制,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保障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统筹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发展规划,规划各地区金融发展的方向37谢同责任编辑:陈梅云(P和定位,加强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第二,建立专门金融合作协调机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虽然2 0

44、 0 0 年成立的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涉及中国和东盟的一些国家,覆盖范围较大,但该组织在北部湾区域金融合作方面的协调度有限,建议进一步成立由北部湾区域各市行政负责人参与的北部湾区域金融合作委员会,定期举办各城市市长和“一行一局一会”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席会活动,研究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和联动机制。第三,建立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如设立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办公室,协调解决区域金融合作各种矛盾,统筹协调区域内各方利益,破解行政体制方面的信息障碍,推动区域金融合作。(二)注重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高区域金融集聚能力第一,全面落实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南宁、海口、湛江3 市的金融建设,建设功能差异化的

45、区域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产生金融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提升整个北部湾城市群金融的吸引能力和竞争力。第二,在金融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南宁、海口、湛江建设北部湾城市群金融中心,兼顾其他地区的发展,给予茂名、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詹州等地区更多的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发达地区对其他地区的金融反哺合作机制。第三,完善政策指引,优化区域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加强对区域信贷资金运作的指引,推动金融资源在区域内投放,减少金融资源外流(三)发挥地域优势,吸引异地金融资源的流入第一,利用北部湾城市群靠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借助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契机,大力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特别

46、是广西各市与东盟各个国家的金融合作,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鼓励东盟金融机构在北部湾城市群中设点,吸纳优质金融资源,发展边境金融合作,进一步提高金融产业的开放度。第二,发挥北部湾城市群跨越粤桂琼、毗邻珠三角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珠三角金融市场,特别是加快湛江、茂名、阳江3 市与珠三角金融市场的合作,借助珠三角发达的金融资源,带动北部湾城市群金融市场的发展。第三,抓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机遇,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发展离岸金融和国际金融,把海口发展成具有国际开放性的区域金融中心,带动北部湾城市群金融进一步开放发展。四)完善区域金融内在发展架构,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第一,加快区域内各金融机构总部的发展,做大做强

47、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针对北部湾城市群法人金融机构少的短板,特别是保险、证券法人金融机构欠缺的情况,加快南宁、海口、湛江等城市银行、保险、证券等法人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第二,推动区域金融机构上下联动和横向联合,鼓励地区性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如广东南粤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海南银行在北部湾城市群其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区域内部金融机构的合作发展,树立北部湾协调发展理念,开展联合贷款和银团贷款,增加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渠道。第三,完善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北部湾城市群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扩大信息的征集范围。借鉴长三角的经验,建设“信用北部湾”信用信息金融服务平台,尽快实现北部湾城市群信用信息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