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8606440 上传时间:2025-02-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讲 氮及其化合物 (模拟精练+真题演练) 完卷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 1.(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用圆底烧瓶收集后进行喷泉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都是极性分子 B.和分子中的共价键都是键 C.分子的键角小于分子的键角 D.烧瓶中溶液颜色变红的原因: 2.(2023·贵州·统考三模)氮是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和动植物体内。读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 根据氮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共表示了两条固氮的途径 B.人类活动对氮循环产生影响 C.硝酸盐参与到多条氮循环线路中 D.动植物体内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 3.(2023·广东·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含氮化合物的反应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NH3•H2O+SO2=HSO+NH B.室温下用稀硝酸溶解铜:Cu+4H++2NO=Cu2++2NO2↑+2H2O C.NO2溶于水制硝酸:2NO2+2H2O=H++NO+NO D.等体积、等浓度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NH+OH-=NH3•H2O 4.(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塔内发生的反应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生成 B.氧化炉内发生的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C.使用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是酸性氧化物 D.向吸收塔中通入的作用是氧化 5.(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利用下列装置以熟石灰和氯化铵为原料制备、收集并完成喷泉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选择装置①制备氨气 B.选择装置②干燥和收集氨气 C.选择装置③完成喷泉实验 D.选择装置④除去氯化钙中残余的氯化铵 6.(2023·天津河北·统考二模)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下图转化判断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且易挥发,应用棕色试剂瓶盛放且用胶塞密封 B.戊与丁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实验室中可以采取加热甲物质的方法制取氨气 D.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的和,然后过滤可制得乙 7.(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室温下,将充满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剩余的无色气体约占试管体积的 C.试管中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向试管中缓慢通入,液面上升但不可能充满试管 8.(2023·上海静安·统考二模)下列含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2难溶于水,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B.NH3具有还原性,液氨可作制冷剂 C.HNO3具有挥发性,可用于制造化肥 D.NH4Cl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去除铁锈 9.(2023·广东茂名·统考二模)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结合下图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i的溶液制取c B.在水溶液中,c能被氧化成f C.自然固氮可实现b→c的转化 D.利用a和f反应可生产氮肥 10.(2023·河北张家口·统考二模)某催化固氮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氮过程是将气态含氮物质转化为固态含氮物质 B.整个过程中涉及到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三步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步骤Ⅲ可能为ΔH>0,ΔS<0的反应 11.(2023·江苏南京·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收集并制备的实验原理和装置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 B.用装置乙收集 C.用装置丙吸收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 12.(2023·安徽·校联考三模)NH3可用作脱硝剂。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K1、K2为止水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X可以是无水CaCl2 B.甲、乙试剂均可以是P2O5 C.实验时宜先通入NO2,再通入NH3有利于减少空气对实验的干扰 D.生成NO2的反应中n(还原剂):n(氧化剂)=1:4 二、主观题(共3小题,共40分) 13.(13分)(2023·新疆乌鲁木齐·统考一模)下图是氮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细菌和电催化可促使含氮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依据图中所示的氮循环,写出自然界中固氮的一种途径_______。 (3)氮肥是水体中铵态氮的主要来源之一、实验室中检验可以用_______溶液,产生气体使湿润的_______色石蕊试纸变色。 (4)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发生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5)铵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6)由于过度的人为干预,水体中的硝酸盐水平正在增加。硝酸盐转化为无害氮的反硝化作用,可以通过电催化法来实现,写出在中性介质中硝酸盐转化为氮气的阴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 14.(14分)(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法可用于吸收燃煤发电厂的,同时获得产品。反应的原理为:。实验室根据上述反应原理,模拟生产硫酸铵。完成下列填空: (1)搭建如图装置,先通入。通入的仪器采用干燥管替代长导管的目的是_______;然后通入,当液体由红色变为浅红色时,立即停止实验,此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不继续通入直至过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2)已知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如下实验: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两次过滤依次得到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实验时,烘干温度不易过高,其原因为_______。 (3)实验所得的量较少,为提高其产量,工业上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为了测定样品中的纯度,进行实验。取1.500g硫酸铵在碱性溶液中反应,蒸馏出生成的氨气,用硫酸标准液吸收,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氨气后过量的硫酸。 (4)若滴定时消耗了的NaOH溶液20.00mL,则该硫酸铵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 (5)若蒸馏出的氨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5.(13分)(2023·北京海淀·清华附中校考三模)某小组同学探究铜和浓硝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分别取浓硝酸与不同质量的铜粉充分反应,铜粉完全溶解,溶液颜色如下表: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铜粉质量/g 0.1 0.2 0.3 0.4 0.5 溶液颜色 绿色 草绿色 蓝绿色偏绿 蓝绿色偏蓝 蓝色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认为溶液显绿色的可能原因是: 猜想1:硝酸铜浓度较高,溶液呈绿色;猜想2:溶解在混合溶液中,溶液呈绿色。 依据实验1中的现象,判断猜想1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取⑤中溶液,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猜想2成立。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也证实了猜想2成立。 实验2:向①中溶液以相同流速分别通入和空气,观察现象。 通入气体 氮气 空气 现象 液面上方出现明显的红棕色气体 后溶液变为蓝色 液面上方出现明显的红棕色气体 后溶液变为蓝色 (4)结合上述实验现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中溶液通入时,被缓慢氧化为 b.①中溶液里某还原性微粒与绿色有关,通入空气时较快被氧化 c.空气小的溶于水显酸性,促进了溶液变蓝色 d.加热溶液①后,可能观察到溶液变蓝的现象 (5)小组同学继续探究实验2中现象的差异,并查阅文献: ⅰ.“可溶性铜盐中溶解亚硝酸”可能是实验①中溶液显绿色的主要原因 ⅱ.在溶液中存在 反应l:(慢) 反应2:(快) 解释实验2中“通入氮气变蓝慢,通入空气变蓝快”的原因___________。 小组同学为确认亚硝酸参与了形成绿色溶液的过程,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3:取3份等体积的①中绿色溶液,分别加入不同物质,观察现象。 加入物质 ___________固体 3滴30%溶液 3滴水 现象 溶液绿色变深 溶液迅速变为蓝色 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6)实验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后溶液迅速变蓝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是一种强还原性的高能物质,在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某(Ⅱ)催化剂(用表示)能高效电催化氧化合成,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Ⅱ)被氧化至(Ⅲ)后,配体失去质子能力增强 B.M中的化合价为 C.该过程有非极性键的形成 D.该过程的总反应式: 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制备高纯白磷的流程如下: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红磷使用前洗涤以除去表面杂质 B.将红磷转入装置,抽真空后加热外管以去除水和氧气 C.从a口通入冷凝水,升温使红磷转化 D.冷凝管外壁出现白磷,冷却后在氮气氛围下收集 3.(2022·北京·高考真题)某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废气中的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吸附 B.多孔材料“固定”,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C.转化为的反应是 D.每获得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4.(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利用反应可制备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分子有孤电子对,可做配体 B.NaCl晶体可以导电 C.一个N2H4分子中有4个σ键 D.NaClO和NaCl均为离子化合物,他们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5.(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燃油汽车行驶中会产生CO、NO等多种污染物。下图为汽车发动机及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C.反应(Ⅰ)在常温下容易发生 D.反应(Ⅱ)中NO是氧化剂 6.(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氨是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数据计算反应的_______。 (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上可能通过图2机理进行(*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判断上述反应机理中,速率控制步骤(即速率最慢步骤)为_______(填步骤前的标号),理由是_______。 (3)合成氨催化剂前驱体(主要成分为)使用前经还原,生成包裹的。已知属于立方晶系,晶胞参数,密度为,则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4)在不同压强下,以两种不同组成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一种进料组成为,另一种为。(物质i的摩尔分数:) ①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②进料组成中含有惰性气体的图是_______。 ③图3中,当、时,氮气的转化率_______。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化为最简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