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pdf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51413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6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通用 5 篇)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1 1时间:时间:2021 年 11 月至 12 月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营造温馨的活动氛围。2、通过活动培训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3、引导教师与幼儿寻找生活的快乐,感受快乐的同时感受生活的快乐。4、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扩展,有所延伸,有所完善。活动程序活动程序1、选择内容:各年龄段的教师根据幼儿园和谐发展教材,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内容。2、分班组进行教材研讨:确定研讨活动内容,找出活动重难点,确定活动方案。3、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培训文章。4、各年龄段分周进行观摩研讨,并提出各年龄段活动

2、的修改方案。5、执教老师根据修改方案,向课题组展示活动再修改。6、最后将修改成熟的活动方案,并录像存档。7、各班(大、中、小)根据修改好的方案分阶段在本班开展活动。课题研讨的要求课题研讨的要求1、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到研讨活动中来,寻找活动教材,想办法,出主意。2、活动过程中作好观察笔记,课后写好活动反思(教学笔记、谈感悟等)。3、活动过程中认真作好笔记,课后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4、根据活动内容有的放矢地搞好家长工作。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2 2为深入开展“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年”活动,推进“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全校教师高效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校教

3、育科研整体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带题授课”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本着“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促进教师队伍内涵素质提升,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实现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双提高。二、活动目标二、活动目标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接受并实践“问题即课题”理念,从日常教学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困惑入手,抓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寻找原因,制定措施,并在研究课上进行验证、总结、反思,从而解决困惑,回归到常态教学中,享受教学的快乐。三、活动安排三、活

4、动安排1、员部署阶段(1)召开动员大会。讲清活动的目的意义,动员老师主动报名参加“带题授课”实验探究活动,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原则上 35 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全员参加,35-45 岁教师自愿参加,45 岁以上教师担任指导教师)。(2)召开教研组长会。论证教师“带题授课”课题,确定“带题授课”小课题实验研究人选,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3)召开课题培训会。针对“带题授课”方略、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等进行专题培训,做好开题、立项工作。2、实验研究阶段(1)组织教师针对立项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常态教学中进行验证、总结、反思,解决困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示范、汇报、推介活动3、全

5、校性“带题授课”展示汇报,总结,推广阶段。在全校选树 10 名“带题授课”样板教师,举行特色鲜明的展示汇报活动,以典型为引领,通过总结提升、经验介绍、示范展示等形式,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力争做到人人都有课题,个个都要“带题授课”。四、具体要求四、具体要求1、教师要注重观察、思考,及时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难点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探索,同伴交流互助,在实践中解决问题。2、教师个人要在学校批准实施小课题研究后,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在常态教学中进行“带题研究”。3、“带题授课”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探索中积累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改

6、进。4、学校将定期组织“带题授课”典型课例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表彰和奖励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参加“带题授课”的教师将在学校职称评审、评优及骨干教师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5、学校科研科承担本次活动的指导和推进任务,并做好协调交流和培训工作,学校将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相关指导。五、组织领导五、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特成立学校“带题授课”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下设办公室:科研科主任:副主任: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3 3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处于世纪之初,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为严俊的可能是道德危机的挑战。当前,素质教育全国展开

7、,落实德育首要地位,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素质培养。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就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民族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教育系着社会的转型,科技的高速发展,民族复兴之大任。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对我们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产生的新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抉择。在这种情况下,必将对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8、。市教育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德育是核心”。为了保证核心地位的确立,必须研究新问题,适应新情况,开创新局面。这种新局面不是从形式上、内容上的花样翻新,而是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来入手的。德育实效性的高低来自于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运用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德育科研。我校 19951997 年期间,部分班级就德育的实效性方面进行过实验性尝试,首次编印沙河中学学生手册,形成了学生德育目标量化考核方案。在此基础上,1997 年秋季,全校性开展德育目标量化考核试验,学生德育目标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特别是 1998 年 2 月针对探索德育实效性修订了沙河中学学生手册,为了使我

9、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有所突破,组织多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有丰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和经验的书记、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等,组成德育科研小组。1998 年 5 月 19 日确立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课题,通过全校学生和部分兄弟学校部分班级学生的调查,分年级探讨德育实效性研究,着重从起始年级开始,选初 20 xx 级 1 班(好班)和高 20 xx 级班(差班)对比,20 xx 级 1 班(好班)和高 20 xx 级 3 班(差班)对比,在四个班级分别着重进行“道德品质培养”、“行为习惯训练”、“政治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辅导”。通过调查研究,对比实验,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充分

10、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考虑社会对思想道德的要求的层次结构,恰当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从点滴开始,重实际效果,真正打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但由于人员变动(有的主研人员退休、调动)等原因,一直没有正常开展研究。现经天城教研室同意,继续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二、理论思考二、理论思考(一)社会实践与拓宽德育途径(一)社会实践与拓宽德育途径社会实践这一德育途径是沟通校内校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它能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学生接受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

11、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这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组织社会实践要求教育者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严密设计方案,明确活动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让社会实践扎实、有效的发挥其德育功能。(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德育内容(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德育内容近几年,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却是比较薄弱的。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高中

12、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内容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及学生品德发展、年龄特征选择基本的、系统的内容进行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消费观念、权利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怎样选择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是取得实效的保证,

13、学校应在选择内容时既要依据纲要,又要切合学生品德实际,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因为学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阵地,是传播现代科学与现代文明的殿堂,学校德育理应加强对学生三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把握人生的方向。(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增强师生双向沟通,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是德育的原则,德育在这方面是薄弱环节,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初、高中学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而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真正了解,教育缺

14、乏针对性。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教师既要考虑儿童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以采取合理措施,促其质变或飞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如高中阶段是学生由幼稚状态发展为初步成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因此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目前高中教育往往是高考硬目标冲击德育软任务,使学生对学校德育效果的评价明显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研究证明:当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需要相对应时,就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相反。(四)学生主体参与德育方式(四)学生主体参与德

15、育方式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学生们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内容和方式;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式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没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需要。尽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并不到位,人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仅限于智育,还没有包括道德发展的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使得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是“等待加工的产品”。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其实成人的成熟与经验,只能具有辅导与指导性,但绝不能代替儿童

16、来做决定,学生有自己的道德选择和接受道德的权利。因此,要取得实效,首先应解决的根本不是方法、内容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学校德育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有实效。(五)努力提高教师德育素质(五)努力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是搞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的根本保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其规律,寻找新方案,就非常需要教师具有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既

17、要勇于实践,又要积极参与科研,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德育实效。心理诊断与辅导也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三、研究内容三、研究内容德育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但任何教育研究离不开对学生、教师、学校的研究,离不开对操作过程的研究,更离不开对未来适应性的研究。这些都是研究确保德育实效性的最重要的研究。(一一)、研究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品德的完善、人格的升华。所以,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德育应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但是

18、,以往的德育工作,由于受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较强调学生是教育对象的一面,而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是简单地把学生作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没有主动参与的需求,久而久之,势必使学生的主体意识淡化。未来社会的发展靠有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去实现。因此,我们主张把德育活动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求得一种主动的发展,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当然,主体作用发挥对象,不应仅仅是那些学生干部或重点中学的学生,而应是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取得最大的实效。(二二)、研究教师,不断加强师德建设、研究教师,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抓好学生

19、的德育必须先抓好师德。我们感到:学生的德育要载体,而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教师的人格。德育的最大效果来自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其中教育的痕迹最少,学生最易接受,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三三)、以校为本,研究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和学校德育途径、以校为本,研究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和学校德育途径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是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目的是使学校德育工作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化、制度化、序列化、科学化的轨道。我们认为,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要坚持以校为本,重要视探讨研究每所学校德育的个性和特色,学校德育工作的共性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个性之中,只有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学校德育工作的自

20、主权,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从这个意义看,德育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哲学观的转变。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以校为本制订整体规划必须以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学校所在社区实际为出发点,遵循青少年身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及性别差异,构建不同的德育网络体系,力求使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研究操作,注重教育活动过程的优化(四)、研究操作,注重教育活动过程的优化德育贵在实践。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学校德育工作不应是运动式的,也不能只满足于搞几项大型的活动,更不应该只是形式上、内容上的新花样。

21、德育工作要讲求实效,而德育工作的实效来自于操作的优化。从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操作方案,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四、研究步骤四、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一)、准备阶段:在课题组各主研和参研人员制订初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并设计评价指标和问卷调查的题目。准备实验课。(二)、实施阶段:(二)、实施阶段:1、问卷调查(前测):2021 年 9 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访谈对象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测试后进行统计检验。2、实施方案确立:2021 年 10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确立方案。3、实验实施阶段:2021 年 11 月到 2021 年 12 月,时间二年(两个学年)。实验对象选:沙

22、河中学高 2003 级和初 2003 级。4、问卷调查(后测):2021 年 9 月进行,并进行统计检验。(三)、总结阶段:(三)、总结阶段:2021 年 9 月到 12 月据前测和后测的结果,分析、统计形成实验报告。五、成果预测五、成果预测我们进行德育实效性研究预期目标和成果:(一)对学校德育途径:个别教育;班会;社会实践;大型教育活动;课外活动;政治课;各科教学渗透;团队会进行探讨,完善的理顺德育发展思路。(二)对学校德育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探索,建立合理、分层、序列化的德育目标。(三)对初、高中学生对学校德

23、育内容的需求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文明公约、交通法规、法律常识进行研究,使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四)对教师师德规范“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名学生负责的态度实施德育,让所有学生都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对教师育德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能力、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的能力、个别谈话能力、转化后进生能力、教科研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进行探讨,培育德育科研人员和德育骨干队伍。(五)对学生思想品德:A 热爱祖国、B 热爱劳动、c 热爱集体、D 尊敬师长、E 文明礼貌、F

24、 诚实正直 G 助人为乐、H 关心国家大事、I 心理调节、J 自我教育等进行研究,探寻养成及引导策略。六、完成课题的条件六、完成课题的条件本课题由学校直接领导,由分管学校德育的副校长任课题组长,学校政教处、教科室牵头,组织课题研究组实施,并得到天城教研室有关领导和教研员的大力支持。课题组组长:陈天明,男,37 岁,学校副校长,中教一级,1984 年 7 月毕业于三峡学院物理系专科,1993 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1998 年至 2001年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管专业)学习,论文曾在万州获科研成果二等奖,天城教育学会获一等奖。课题组主研和参研人员均为大学本科毕业,班主任 6

25、 名,政治教师 2 名,政教及团队干部 3 名,地、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6 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 2 名,他们的论文多次在全国及省、地级交流、发表、获奖,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七、经费预算七、经费预算可能的经费开支主要有:资料检索、查询,书籍购买,实验班级所用的有关资料,研究人员到外地交流的差旅费,专家论证所需经费等等。预计大约需要经费800010000 元。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4 4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组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习工作

26、能力。从我校教学情况来看,可以说只重视了课堂体育教学,而忽视了课外体育活动,这就造成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差,健康水平低的现象。然而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教学的继续与补充,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校中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明确,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目的也不强,而且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及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都不够,中学生可利用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也不足。(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用价值(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用价值1、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时间短,练习时间少,动作难以成型。如果没有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反复练习巩固,那么体育课学习的运动技能掌握的效果就

27、会大打折扣。相反,则会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深层掌握。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多,没有练习要求,学生在活动时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没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深度。达不到较好的运动效果,仅仅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练习兴趣势必减弱,造成学生活动量难以控制,练习的效果不高。如果课外体育活动适当与体育课的教学相结合,那么这种状况就会有所改变。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学依据:学业紧张、考试、升学压力大,加之,学校、家长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中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在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多数学生是以自发性组织和分散

28、性组织为主,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相当不利,很容易形成体育锻炼的“疲惫症”。(二)教育学依据:符合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消费比重占学生日常消费额偏低,而且,学生获取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技能的渠道狭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通过制定课外活动计划,探讨如何在课外活动管理和活动内容方面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三、研究目标三、研究目标(一)学生们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主导者,拥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有效的的缓解一部分学生盲目追随、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等现象,根据更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充分的认

29、识自我,有效的发掘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二)锻炼学生们的大胆开拓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把做家务等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项活动,使得学生们在身体锻炼的同时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三)把课堂教学内容延续到课外,同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交流与选择的机会,在监督的同时有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大家对体育课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长参与其中有助于随时掌控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对策。四、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四、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一)本次课题的名称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探究(二)关键词:课外 兴趣 态度(三)课题解读:1、发挥学生体育活动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主导者,拥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

30、择的权利,可以有效的的缓解一部分学生盲目追随、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等现象,根据更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充分的认识自我,有效的发掘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同时学校对学生课外活动没有固定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使得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2、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没有限制,学生可以更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被鼓励尝试新的体育活动和参加体育运动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大胆开拓精神和团队意识。把做家务作为课外活动的一项使得学生们在身体锻炼的同时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3、建立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模式。家长和学生共同记录,不仅增

31、强了学生自己的责任感也增加了家长对活动的参与,是家长更直接的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在更好的监督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完成情况同时加强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4、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本次课程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把课堂教学内容延续到课外,同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交流与选择的机会,在监督的同时有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大家对体育课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长参与其中有助于随时掌控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对策。五、研究内容五、研究内容课外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延伸,它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因此,对学生本身来说,能够在长

32、期的锻炼中得到乐趣,而娱乐性是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这些都是日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一)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二)如何让课外活动内容多样。(三)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家长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四)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六、研究方法六、研究方法:(一)比较研究法。通过国外与国内、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低,研究出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办法。(二)教学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教学实验法就是利用教学过程,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和实验。(三)个体访谈法

33、。通过选择个体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全面了解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和爱好。(四)问卷调查法。有针对性的拟定书面调研问卷,选择目标调研人群,进行问卷发放,统计得出目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趋向,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外体育教学活动。七、实施步骤七、实施步骤根据确立的课题,我把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申报阶段(21 年 12 月):广泛研究、结合实际,认真选题,申报研究课题,制定研究办法及具体实施方案。(二)实施阶段(21 年 1 月-4 月):制定研究计划,分类设计调研问卷,进行个案研究,通过个体深度访谈、调查问卷调研、教学实验比对、多范围多角度比较研究,总结经验,提炼研究汇总,

34、着手起草研究成果论文。(三)评估阶段(21 年 5 月):把研究成果逐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评估总结提升。(四)总结阶段(21 年 6 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和评估实践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八、预期成果八、预期成果本课题研究后,拟取得以下成果:(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三)围绕课题研究形成的论文(四)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五)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课题研究的活动方案 5 5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本园实际,研究和探索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途径

35、、方式及其注意事项。选做此项研究,基于以下背景:1、本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问题(1)幼儿园提供的游戏设备功能单一。(2)各班户外游戏的时间安排不明确,导致教师不能灵活安排。(3)教师组织游戏的内容、类型比较单一、不够丰富。(4)教师对游戏材料的投放不够丰富,不注重游戏环境的创设。然而特色活动,是展示一所幼儿园风貌的途径之一。在反复研究与斟酌的基础上,我园把体育运动作为本园特色,与课题同步进行研究、探索。2、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个体发展过程中,生命的健康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亦是建立良好物质基础的关键期,而

36、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3、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需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体和谐发展。它将体放在首位,强调了体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中也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可见,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对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二、核心概念的界定我们认为,幼

37、儿户外体育活动是按照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与基本规律,促使其身体的生长发育、身体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户外教育活动。我园构建了以运动、健康为主题,以华师大建构教材为依据,努力打造体育运动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和教育活动,增强幼儿体智、陶冶幼儿情操、磨炼幼儿意志、发展幼儿交往能力,让幼儿在体验成功和快乐中获得健康和谐发展。三、理论依据三、理论依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陈鹤琴先生早年在开创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园实验时所写的我们的主张十五条中提出:我们

38、主张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他说:要知道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儿童的身体不强健,到了成年,也不会健康。3、法国著名学家蒂索从医学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活动:运动能代替药品,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取代运动的好处。幼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而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运动则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四、研究目标四、研究目标1、研究和探索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途径、方式及其注意事项。2、发展幼儿走

39、、跑、跳、钻爬、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使体育潜质良好的幼儿特长得到充分发展,通过研究使我园形成体育教育的特色。3、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自信以及较强的责任感、合作能力、意志力等)。五、主要研究内容五、主要研究内容1、合理安排每个活动的内容,确定活动的任务。教师要掌握幼儿生理负荷量的测量方法,合理安排户外体育活动的密度,尤其是幼儿的练习密度,确定新教的知识和技能,保证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适宜程度,真正达到增强幼儿体质的作用。2、对幼儿的动作发展给予科学的评价。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并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

40、不同的幼儿,力争让每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在评价幼儿时,应少用横向比较,多引导幼儿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3、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组织户外体育活动。创造被人接受的气氛,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以保证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发挥创新意识。全课题组教师要以课题研究和实施为导向,认真学习,确立现代教育观、儿童观,在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要作为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及时肯定幼儿的成绩与进步,在自由活动中教师要充当幼儿的合作伙伴,真正融入幼儿的活动中去,要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需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和发现每一个幼儿的积极变化,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