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3页“圆的周长”部分。
一、 创设问题情景:
1、[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设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
[生]:把铁丝拉直用尺子量一量, 板书:(化曲为直)
2、[师]:出示一个硬纸板圆,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生]:不能。在圆上做一个记号,然后以记号为起点,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看滚了多长。 板书(滚动法)
3、[师]: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呢?还能用刚才所用的方法吗?
[生]:不能,用绳子围花坛一圈,然后测出绳子的长度就
是花坛的周长。 板书(测绳法)
4、[师]:用一个带线的小球在空中转一圈,怎样量出老师手中小球转动的轨迹所形成的圆的周长呢?还能用刚才所用的方法吗?
[生]:都不行。(陷入沉思中)
5、揭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问题好吗?
二、探索获取
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比一比:
同桌先比一比手中的圆,观察哪个圆的周长大,哪个圆的周长小。
设 问:你发现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板书:直径(半径)
1、 合作探究
[师]: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是不同的,而圆的大小是由圆的直径(半径)唯一决定的。因此,圆的周长与直径 (半径)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先量出手中圆的周长和直径的长度。然后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小组合作:
(1) 选用测量方法
(2) 明确分工
(3) 认真测量并做好记录
1、 交流展示:
(1)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生1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5…….
生2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3…….
生3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4…….
… … … …
(2) 仔细观察你们的测量结果,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1 除不尽
生2 除不尽,并且不循环
生3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比3多一些
………….
[师]: 由于测量时存在一定的误差,也许不同的圆计算出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通常叫做圆周率。
(3)阅读63页教材,了解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师]:通过看书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1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可用 “ ”来表示
生2 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生3 圆周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生4 圆的周长可以用“C ”来表示
生5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如果用字母来表示就是C/d= ,由此我可以推出C= d或C=2 r (板书)
[师]:太精彩了,现在你们知道圆的周长如何计算了吗?说一说:
生1 已知直径,我们根据c= d就可以算出。
生2 已知半径我们根据C=2 r就可以算出。
[师]: 看来同学们掌握得还不错,那我来考考大家,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 半径 )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1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
[师]: 还可以怎么说?
生2 圆的周长是该直径的∏ 倍。
生3 圆的周长是该半径的2 ∏ 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