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租船》教学设计
——张慧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租船》第二课时(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至少”问题的基础上,接着通过创设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最多”的问题。本节课一方面是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强,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在自主自觉方面需进一步夯实,计算能力需重点加强。通过前一段时间除法的学习,学生对于除法的计算比较得心应手,而且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租船这样的情境,上节课学生刚刚学习了“至少”的问题,这节课再学习“最多”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困扰,出现混淆。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灵活运用余数的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读懂情景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应用画图,列表等方式解决问题,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喜欢数学。
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最多”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口算卡片、数学小卷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出示口算卡片,全班抢答。)
36÷6= 4÷2= 12÷4= 7÷2=
14÷2= 7÷3= 10÷4= 9÷4=
12÷2= 18÷9= 9÷2= 8÷3=
49÷7= 15÷3= 24÷4= 63÷7=
二、新课
1、出示情景图,板书课题《租船》。
师:今天,咱们来看看租船这件事。
生:老师,我们昨天学过租船了。
师:对,昨天我们学了租船,今天还是学租船,但这两个租船可不一样,我们看看这幅图,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一致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
不同:昨天的问题是“至少”,今天的问题里面是“最多”。
2、解决问题
在小卷子上利用画图、列表、想口诀的方法分别解决这道题。
3、小组活动
小组交流: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展示小组成果,并请小组代表讲解。
学生认真观察,指名回答,提出自己的见解。
4、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再交流解释。学生独立作答,再交流解释。说清商和余数都表示什么,为什么是3个小时。
5、 比一比
上节课问题:22人坐船,每船限乘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
本节课问题:有30元,每条船每小时租金9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
这两节课都是租船,我们观察这两道例题,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说一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指名回答,可以当堂补充和反驳。
教师总结:
上节课求的是“至少”,余数是2人,也要为两人租一条船。这节课求的是“最多”,余数是3元,不够再租一小时。
三、 巩固练习
书上“练一练”的第3题和第6题。
要求:
第3题(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最多是8套衣服而不是9套。
(2)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最多能折7颗星星,而不是8颗。
第6题(1)至少要4辆车?3辆车行吗?为什么?
(2)至少要7辆车,6辆车够吗?为什么?
四、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