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品味文言之美》学生课后作业(部分)与分析
(1) 山形陡峭,好像刀削的一样,高达一百多仞。(原文:峭削百余仞)
学生翻译(部分):山峭如削,高百余仞。
峭如刀削,高百余仞。
峭如削,百余仞。
(2) 远远望去,那山洞黑的像墨汁一样,洞深无法测量。(原文: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
学生翻译(部分):远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
远望,洞黑如墨,深不可测。
望之洞黑如墨,深不可测。
(3) 深邃幽远,屈曲回旋,在下雨之后,飞泻的瀑布像连缀的帘幕一样垂下。(原文:窈窕迂回,雨后飞瀑缀帘而下。)
学生翻译(部分):深幽屈回,雨后,瀑泻如缀幕垂。
深幽迂回,雨后飞瀑如缀帘下。
深幽屈回,雨后飞瀑如缀幕下。
(4) 我们从洞外向里观望,兴致勃勃,难以遏制。(原文:余等自外望,兴不可遏。)
学生翻译(部分):自外观,兴勃然,不可遏。
余等自洞外望,兴勃难遏。
余等自外望,兴不可遏。
作业分析:
作业中的几句话难度比课堂上的大一些,从学生作业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文言文词语简洁,以单音词为主,炼字准确,表意丰富的特点。学生能够把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表达改为单音节表达。对于一些表意丰富的字词,学生有了比较的意识,能够选择更准确的字来表达(如:用“峭”表示“陡峭”的意思,而不用“陡”,更强调山的直立高耸)。这表现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建立了初步的文言语感。
当然,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文言实词,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翻译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如“窈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