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宋元时期知识点过关检测.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426324 上传时间:2025-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元时期知识点过关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宋元时期知识点过关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元时期知识点过关检测 阶段特征: 宋元(10世纪中期至13世纪晚期) 时间 五代十国(907~960年),北宋(960~1127年),南宋(1127~1276年),辽(907~1125年),西夏(1038~1227年),金(1115~1234年),元(1271~1368年) 时代特征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和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宋与辽西夏的对立, 元再度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利、弊都非常突出。 各少数民族加快封建化进程,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 经济 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繁荣,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科技思想 科技继续领先于世界。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理学 和心学的形成,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文学艺术  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②书法、绘画成就斐然。 一、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君主专制的强化 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增设 、 和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2.中央集权的加强 目的: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措施: (1)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2)行政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3)财政上,赋税除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都由中央掌控。 3.影响 积极: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政权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政治危机:由于政府推行 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财政危机:三冗严重;岁币沉重。 边防危机:辽、西夏的威胁。 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实行改革。主要措施有:严格官吏升迁;限制“恩荫”;加强官吏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政令。 2.内容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①富国之法:理财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的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免役法 收免役钱,雇人服役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肥瘠收税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打击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市易法 政府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短缺时卖出 限制商人控制市场,稳定物价 均输法 政府协调供求关系 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减轻百姓负担 ②强国之法:军事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保甲法 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产,战时编入军队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西夏的进攻,减少军费开支 保马法 官马由农户保养 减少政府支出 将兵法 设专门将领训练军队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军器监 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 保证了武器的质量 ③取士之法:教育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改革科举 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有利于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关心,有利于统治者选拔人才 整顿太学 按儒家经典重编教科书;太学中考试优秀者,可直接做官;设武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学校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 唯才用人 择优录用,克服“恩荫”的弊病 选拔更多有才能的人成为改革中坚力量 3.作用 促进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用人不当,且触动特权阶层的利益,招致强烈反对,未能完全成功。 (四)元朝的政治 1.中央制度 元朝设 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权力渐大;还设有 掌管最高检察权; 负责全国宗教事务 2.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 (1)行政区划:全国设有十个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一个是 的“腹里”,一个是宣政院管辖的 和 。 (2) 行省长官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的表现: 。 (3)行省制的意义:行省的设立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 1.耕作制度:江南逐渐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 水利灌溉:出现利用水力的 。巧妙地利用水力为动力,将灌溉用水提升到高田。 (二)手工业 1.制瓷业:宋朝时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五大名窑,即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 2.丝织业:宋朝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 、 等地区,当时的丝织技术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3、冶铁业:北宋已经有了以 做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三)商业 1.两宋: ①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②城市中 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城郊和乡村的“ ”普遍,而且已经具备有比较完备的 设施;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 。 ③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市镇的兴起使得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由此形成了庞大的 阶层,使宋朝社会出现了一种市肆风俗的文化。 2.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3.对外贸易: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四)经济重心的转移 宋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标志:“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空间转移:从黄河中下游转移至长江中下游。 时间: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原因: ①北方多战乱,南方较安定; ②北民南迁,补充南方劳动力和传播先进技术; ③南方统治者对经济的重视; ④其它因素(如环境、气候等)。 影响:文化重心南移,南方人才密布。 三、宋元时期的文化 (一)思想 1.理学: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宋朝是春秋战国以后另一个哲学思想发达的时代。 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洛派);南宋的 (闽派)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 思想观点: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②政治理论: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天理就是人伦,就是三纲五常,这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欲望所蒙蔽,因此强调“ , ”。 ③穷理的方法:提出“ ”的认识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明道德之善。 影响: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成为南宋后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形成“朱子学”。 2.心学:陆九渊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烦琐方式表示不满。 陆九渊(象山学派)提出“ ”,“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心”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的思想被称为“心学”。 陆九渊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因此提出“ ”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就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 (二)科技 1.印刷术: 11世纪中叶,平民 发明活字印刷术,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13世纪中期外传。 2.火药 宋朝为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产生极大震动。 3.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文学 1.宋词 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适应市井生活需要的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著名词作家有 派的柳永、李清照, 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2.小说 宋朝供说书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3.戏曲 宋代散曲在民间兴起,题材广泛,雅俗共赏,生动活泼;元朝散曲创作繁荣,与元杂剧合称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成就最高。 (四)艺术 1.书法: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元朝赵孟頫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 2.绘画: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流行,代表作有北宋张择端的《 》。 自元朝开始,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代表作有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