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 28976 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殷正云 缪 怡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输血科,上海 200031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筛查(IAD)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这两个检测项目阳性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该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间检测的 28976 例样本的 IAD 和 DAT 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用统计学软件 SPSS26.0 对数据进行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结果 研究人群中 IAD 的总体阳性率为 0.63%,DAT 的总体阳性率为 4.89%;女性人群 IAD 阳性率
2、显著高于男性(0.88%vs 0.41%,P0.05),男性人群的 DAT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5.38%vs 4.33%,P0.05);30 岁人群中,女性各年龄组的 IAD 阳性率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P0.05);60-89 岁年龄组的男性 DAT 阳性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女性(P0.05);随年龄的增长,男性 IAD阳性率增高不显著(P0.05),而90 岁年龄组女性 IAD 阳性率显著高于 30-59 岁年龄组女性(P0.05);30 岁的男性和女性人群的 DAT 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均显著增高。结论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 IAD 和 DAT 阳性率分布特点不同,DAT 阳性率较 IAD 阳性
3、率高很多,应引起临床更多的重视和研究。关键词: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分布特点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57 不 规 则 抗 体 筛 查(irregular antibodies detection,IAD)是检测患者血浆/血清中存在的除抗-A 和抗-B 以外的其它血型抗体的方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是检测红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一种实验室检测。在临床上这两个检测项目出现阳性结果,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无效、ABO 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以及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输血的安
4、全性和有效性1-2。故目前国内很多大型医院在输血前已开展这两个项目的检测。本研究将该院自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检测的这两个项目结果分布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成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该院输血软件中调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月在该院同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的结果数据,具有完整的性别和年龄信息的有效数据共计28976例,其中男性15512例,女性13464例。研究已通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3)科审第(019)号。1.2 检测方法 护士采血针静脉抽取 EDTA-K2 抗凝全血标本 5
5、mL,及时送至输血科进行检测。样本采用离心机离心 5min,转速 3000r/min。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项目的检测在 ortho vision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上进行。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试剂有:上海血液生物的不规则抗体筛选红细胞,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为仪器原装试剂卡,购自迈可瑞(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IAD 和 DAT 的总体阳性率及在性别间的分布特点 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不规则抗体筛查(IA
6、D)结 果 为 阳 性 的 共 计183例,总 体 阳 性 率 为0.63%(183/28976);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结果为 阳 性 的 共 计1418例,总 体 阳 性 率 为4.89%(1418/28976)。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1 不同性别间的 IAD 阳性率和 DAT 阳性率分布均显著不同。IAD阳性率在女性人群中为0.88%(119/13464),而男性人群的 IAD 阳性率仅为 0.41%(64/15512),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24.761,P=0.000)。男性人群的 DAT 阳性率为 5.38%(835/15512),显著高于女性人
7、群的阳性率4.33%(583/13464)(2=16.94,P=0.000)。2.2 IAD 和 DAT 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特点 该文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为 1-104 岁,平均年龄为(61.2914.98)岁。将患者的年龄分层为以下四组进行比较分析:29 岁年龄组共计 920 例,30-59 岁年龄组共计 10618 例,60-89 岁年龄组共计 16851 例,90 岁年龄组共计 587 例。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 2 所示:不同年龄段的男性人 群 的IAD阳 性 率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2=5.63,P=0.131),而女性人群中,90 岁年龄组的女性人群的 IAD 阳性率
8、显著高于 30-59 岁年龄组(2=12.80,P=0.000);同一年龄组的不同性别间 IAD阳性率比较结果显示,除29 岁年龄组的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年龄组的女性人群的IAD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男性人群(P0.05)。不同性别人群的 DAT 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除 60-89 岁年龄组的男女间 DAT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6.53%vs 5.35%,P=0.001),其他年龄组男性和女性间的 DAT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岁人群,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其 DAT阳性率均随年龄段的增加而显著提高。3 讨论 在临床上因手术
9、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大量出血以及血液疾病等引起的血细胞病理变化而使人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或者丧失时,及时、科学、合理的输血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措施,甚至是挽救生命不可替代的手段。输血是一把双刃剑,最重要的是保证患者输血的安全性。不规则抗体筛查(IAD)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检测,能够避免盲配存在的潜在输血风险,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本文针对 28976 例大样本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 IAD 的总体阳性率为 0.63%,且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阳性率(0.88%vs 0.41%,P=0.000)。该结果与国内学者李娜等3对 86672 例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结果吻合,其研究结果显示 IAD 的总体阳性
10、率为 0.70%,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0.84%vs 0.56%,P0.05)。任栋等4报道的 5600 例恶性肿瘤患者的 IAD 阳性率为 1.71%,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恶性肿瘤患者的IAD 阳性率高于总体人群,这与恶性肿瘤患者多有输血史有关。庞桂芝等5报道反复输血患者的 IAD 阳性率为5.18%(32/618),其中女性阳性率为 7.84%(20/255),男性阳性率为 4.56%(12/363),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本文进一步将年龄分组后比较各年龄组间的 IAD 阳性率分布差异。结果显示 30 岁之后,女性各年龄组的 IAD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同
11、年龄组男性(P0.05)。表 1 男性和女性人群的 IAD 和 DAT 阳性率分布情况 分组 总人数 n(%)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 n(%)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 n(%)女性 13464(46.47)119(0.88)583(4.33)男性 15512(53.53)64(0.41)835(5.38)总计 28976(100.00)183(0.63)1418(4.89)注:与男性组比较,P0.05。表 2 不同年龄组间男性和女性的 IAD 和 DAT 阳性率分布情况 分组 不规则抗筛筛查阳性率 n(%)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 n(%)29 岁 女性(n=502)4(0.80)11(2.19
12、)a 男性(n=418)0(0.00)6(1.44)a 30-59 岁 女性(n=5364)36(0.67)123(2.29)a 男性(n=5254)15(0.29)145(2.76)a 60-89 岁 女性(n=7273)71(0.98)389(5.35)b 男性(n=9578)48(0.50)625(6.53)b 90 岁 女性(n=325)8(2.46)60(18.46)c 男性(n=262)1(0.38)59(22.52)c 注:*与女性组的 30-59 岁组比较,P0.05;与同年龄组不同性别比较,P0.05;下标字母 a,b,c 为同一性别的年龄段子集,字母不同,表示年龄组间差异有
13、统计学意义;字母相同,则表示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2 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女性特有的妊娠、流产等免疫史可使女性患者的 IAD 阳性率增高。IAD 阳性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一旦患者输入了不相合的血制品,可导致其后续输血困难、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针对 IAD 阳性的患者,需做进一步的抗体鉴定,明确其特异性,然后选择相应抗原阴性血液再进行交叉配血,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输血的安全性6。DAT 阳性可导致自身红细胞以及新输入红细胞的破坏,在临床上表现出溶血、黄疸等症状,在交叉配血时可导致次侧凝集,造成配血困难7。本研究结果显示DAT 的
14、总体阳性率为 4.89%,男性显著高于女性(5.38%vs 4.33%,P=0.00)。目前文献报道结果均显示 DAT 阳性率较高,但具体数值因统计样本量大小以及检测方法不同而存在差异。顾晨晨等8报道的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 DAT 阳性率为 14.94%(180/1205)。陈麟凤等9等报道 27382 例样本中 DAT 阳性检出率为 20.98%(5745/27382),男性和女性患者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患者的 DAT 阳性强度高于女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将年龄分组后进一步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只有 60-89 岁年龄组的男性人群的 DAT 阳性
15、率显著高于女性人群(P0.05),而其它年龄组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 DAT 阳性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患者 DAT 阳性的具体机制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有的是因为自身抗体吸附,有的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还有部分患者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半型抗原、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类似物等药物导致药物抗体的产生10。段秉政等11研究结果显示对 DAT 阳性标本进行进一步的抗人球蛋白抗体和补体分型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溶血机制并预判输血效果,单纯 C3d 阳性患者的输血效果在 DAT阳性非 AIHA 患者中输血效果最佳。目前关于 DAT 阳性对输入异体红细胞
16、的影响机制尚未清楚,不能因为 DAT阳性影响次侧交叉配血而拒绝为患者输血,同时也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输血无效等情况的发生12。目前针对IAD阳性患者的输血策略研究的比较多,处理流程相对成熟,而对阳性率更高的 DAT 阳性患者的输血相关问题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进一步保障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 1田华,杨维旭.249 例直抗阳性的原因分析及输血对策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6):101-104.2梁宝华,黄燕芬,郑博金,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避免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3):1880-1882,
17、1885.3李娜,杨世明,穆士杰.住院患者 86672 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及特异性抗体分布特点J.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43(7):875-878.4任栋,赵宏斌,郭效君,等.恶性肿瘤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及输血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3,31(1):209-214.5庞桂芝,张趁利,娄白敏,等.反复输血患者红细胞不 规 则 抗 体 筛 查 结 果 分 析 J.新 乡 医 学 院 学报,2018,35(10):899-901.6陈丽娟,杨延敏.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分析及输血策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2):1773-1775.7朱洁好,叶伙梅,孙沁杰
18、.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弱 凝 集 的 原 因 及 配 血 对 策 J.中 国 当 代 医药,2021,28(17):196-198.8顾晨晨,曹敏凤,戎瑞明,等.全自动微柱凝胶法用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初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9,26(6):896-899.9陈麟凤,庄健美,张金荣,等.微柱凝胶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2,47(8):977-981.10赵思源,岳彩娟,苏慧.DAT 阳性患者抗体凝集强度分析及其对输血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2,32(2):306-308.11段秉政,王淑莲,连俊慧,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在患者输血疗效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1,23(4):455-458.12康晓珍,彭炜童,魏寿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分型与输血疗效关系探讨 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2,4(3):33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