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 理 第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3题。1 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2 不改变风速的是()A. a Bb Cc Dd2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A增大 B先小后大C减小 D先大后小3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B处风力大于A处BB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处C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D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4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2、()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C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人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的高空勇敢地跳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自由落体运动。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57题。5关于大气垂直分层对应正确的是()A对流层 B电离层C平流层 D臭氧层6鲍姆加特纳起跳时位于()A对流层 B平流层C中间层 D热层7鲍姆加特纳在降落过程中,气温()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C先降低再升高 D先升高再降低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
3、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据此回答89题。8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A对流层 B平流层C电离层 D高层大气9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A逐渐下降 B逐渐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回答1012题。10 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11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A010N B40N60NC70N90N D60N80N11 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
4、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运动C地面状况 D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农民常进行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秋冬季节,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据此完成1315题。1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15秋冬季节,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的原理是烟雾()A比周围空气温度高,阻挡冷空气B能反射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C能增强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D能阻
5、止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读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完成1617题。16若处的气压分别为P1、P2、P3、P4,则()AP1P2 BP2P417下列对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AM处温度较N处高 B环流方向为逆时针C气流a自东向西运动 Dd处盛行上升气流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1819题。18图示状态下,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有关三地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水库气压最低 B林地气压高于裸地C水库气温最低 D裸地气温高于林地19下列有关此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水库流向裸地B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C由水库流向林地D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读图示区域某日
6、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2021题。20图中甲地的风向是()A西北风 B东南风 C南风 D西南风21不考虑地面状况,图中风速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2224题。22此时,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A20 hPa B25 hPa C30 hPa D35 hPa23此时,丙地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24此时,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乙地等压线比甲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甲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乙地小甲地位于陆地,摩擦力比乙地大A B C D海陆
7、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读图完成25题。25海风转换为陆风的时间大约是()A23时 B67时C1415时D2122时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道题,共50分。26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_曲线能正确表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试说明判断理由_。(3分)(2)A层高度变化的特点是_,主要原因是什么_(3分)(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层(填字母),原因是什么_(3分)(4)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部分主要在_(填字母)层顶部被_所吸收
8、。(2分)(5)适于高空飞行的是_层(填字母),原因是什么_(3分)27.读“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1)图中甲表示_,乙表示_,丙表示_,丁表示_。(4分)(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请解释原因。(3分)(3)请用地理原理解释“高处不胜寒”。(4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分)材料一风能是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1情况时,应出现于图2中的
9、_(时段)。(2分)(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1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填“变大”或“变小”)。(2分)(3)试在材料二图1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分)(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3分)29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4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和气压均发生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1)据气压
10、分布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5分)(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两地风的不同特点。(6分)(3)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_,并说明理由。(3分)答 案第卷(选择题)1-5 CAAAA 6-10 BCABD 11-15 BDADC16-20 DBADA 21-25 BCDDD第卷(非选择题)26【答案】(1)近地面大气平均温度大于0;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2)随纬度的升高,对流层高度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对流运动越弱。(3)A水汽、尘埃多;大气对流运动显著。(4)B臭氧(5)B水汽、尘埃少,能见度高,天气晴朗;大气以水平运动
11、为主。【解析】第(1)题,根据近地面气温和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判断。第(2)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对流运动越弱,对流层高度越低。第(3)题,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集中了大部分水汽和固体杂质,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第(4)题,平流层中含有臭氧,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第(5)题,B层为平流层,空气以水平流运动为主,大气透明度高,适合高空飞行。27.【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2)晴朗的夜间少云,(1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1分)气温下降快。(1分)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2分)海拔高,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分)【解析】第(1)题,据图中箭头特点可
12、知,甲指向地面,表示太阳辐射,乙从地面指出,表示地面辐射,丙从大气辐射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丁表示另一种削弱方式即散射。第(2)题,据大气的保温原理可知,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因此出现霜冻。第(3)题,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而海拔高的地方,获得的地面辐射少,因此气温低。28.【答案】(1)816时 (2)变小(3)如下图。(4)如下图。【解析】第(1)题,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温度越低,气压越高。读图1可知,此时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海洋的气压高于陆地,则气温低于陆地,对比图2可
13、知为816时。第(2)题,风变小了即风力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故风力变小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变小,反映在材料二的图1中即a、b之间气压差变小,故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变小。第(3)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材料二中图1a处气压低,b处气压高,即可画出热力环流。第(4)题,由图中风向可知,b处气压高于a处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b指向a,图示风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形成,故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29【答案】(1)冬季。(1分)冬季陆地降温幅度大,气温低,陆地上形成高压;(2分)海洋降温幅度小,气温高,海洋上形成低压。(2分)(2)从风向上看,地吹偏北风,地吹偏
14、南风。从风速上看,地位于陆地上,摩擦力大,风速慢;地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风速快。从性质上看,地风寒冷干燥,地风温暖湿润。(3)乙(1分)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分)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风力大。(1分)【解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此时陆地气压为高压,可知陆地气温低,所以是冬季;海洋此时为低压,对应气温较高,综上为冬季第(2)题,根据画风向的步骤可知地吹偏北风,地吹偏南风。两地等压线间距不大,但是地位于陆地上,摩擦力大,风速慢;地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风速快。从性质上看,地从高纬吹响低纬,风寒冷干燥,地从海洋吹响陆地,风温暖湿润。第(3)题,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判断乙最密集,所以乙地风力最大。且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