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班级的团结协作力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核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那么究竟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呢?这是每一个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都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育没有爱,犹如池塘没有水。”爱,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老师要真心呵护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学生生病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个班主任老师都遇到过的。面对生病的孩子,第一时间当然是通知家长带学生去医院。可是在家长到来之前,
2、如果老师能送去一个关心的眼神,或者递上一杯温开水,或者将学生搂到自己的怀里,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点安慰,这时学生内心是充满感动的。家长将学生接走后,老师真诚地询问一下学生的病情;学生回校上课,老师关心地询问一下健康情况。就是这样一些看来是那样微不足道的事,却会令学生及家长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温暖。 这样一来,生活在这个班集体中的学生就会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重视,从心理上就产生一种愉悦感。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加深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引导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一个班级要想发展的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指挥棒。这个奋斗目标的制定不应该是班
3、主任一个人的事,而应该是全体班级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的体现。每接手一个新班,笔者都会十分重视第一次班会。在这次班会上,笔者会和学生一起商讨班级未来的发展走向,制定出班级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一般是以周为单位,目标非常具体,如保持地面无纸屑、早读用心读书、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等等,这样便于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笔者总是注重充分调动班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近期目标的实现,都让学生意识到这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共同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
4、部队伍 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能否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于构筑班级的凝聚力十分重要。因此,每一个学期,笔者都会把推选班干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投票选举自己信任的班委干部。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他们在投票时显得特别地慎重。同时,因为班干部是大家选举产生的,所以在学生中的威信自然比较高,后期的工作也就比较容易开展。班干部产生后,笔者又在班委中实施了层层落实的策略,责任明确、细化到人。如负责课间走廊秩序的、负责有序进出教室的、负责课间教室内纪律的、负责上下楼梯秩序的、负责路队纪律的,等等。每一项内容都由专人负责,每周召开一次班会,由班干部对班级工作进行阶段总结汇报。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共同商讨;对于班级管理中的亮点及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