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00-2020年广西陆地边境地区生境质量演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32209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0-2020年广西陆地边境地区生境质量演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0-2020年广西陆地边境地区生境质量演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 0卷第6期2 0 2 3年1 2月水土保持研究R e s e a r c ho fS o i l a n d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3 0,N o.6D e c.,2 0 2 3 收稿日期:2 0 2 2-0 9-1 1 修回日期:2 0 2 2-1 0-0 8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维度 的边境耕地多功能利用与国家战略农田划定研究 以广西边境地区为例”(4 2 0 6 1 0 4 3)第一作者:蒙莎莎(1 9 9 9),女,广西贵港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E-m a i l:2 9 4 6 0 7 8 7

2、 1 8q q.c o m 通信作者:陆汝成(1 9 7 2),男,广西临桂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E-m a i l:7 1 0 9 1 2 2 1 3q q.c o mh t t p:s t b c y j.p a p e r o n c e.o r gD O I:1 0.1 3 8 6 9/j.c n k i.r s w c.2 0 2 3.0 6.0 2 0.蒙莎莎,陆汝成,庞晓菲.2 0 0 02 0 2 0年广西陆地边境地区生境质量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 0 2 3,3 0(6):3 7 6-3 8 5.M e n gS h a s h a,L

3、uR u c h e n g,P a n gX i a o f e i.E v o l u t i o no f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 i nt h eL a n dB o r d e rA r e a so fG u a n g x i f r o m2 0 0 0t o2 0 2 0J.R e s e a r c ho fS o i l a n d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2 0 2 3,3 0(6):3 7 6-3 8 5.2 0 0 0-2 0 2 0年广西陆地边境地区生境质量演变蒙莎莎1,陆汝成1,2,庞晓菲3(1

4、.南宁师范大学 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5 3 0 0 0 1;2.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宁5 3 0 0 0 1;3.南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南宁5 3 0 0 0 1)摘 要:目的 评估广西陆地边境带生境质量和退化程度,探索其演变特征和聚集效应,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I n V e s t模型和M o r a n sI指数探究了广西边境地区的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程度,分析了其在时空上的演变情况和聚集程度。结果(1)2 0 0 02 0 2 0年广西边境地区发生生境质量退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

5、等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在耕地、建设用地、河流水域等人类活动区域发生生境退化明显。(2)总体来看,广西边境地区生境质量得分较高,2 0 0 0年、2 0 1 0年和2 0 2 0年的平均生境质量值分别为0.7 3 9 2,0.7 3 95,0.7 3 42,存在部分县市在城市建设中占用耕地导致生境质量降低。(3)广西边境地区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的集聚性,高高型集聚区面积虽明显大于低低型集聚区,但存在低低型集聚区对高高型集聚区进行切割导致高等生境集中连片的程度降低。结论 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的生境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未来应加强底线约束和人为活动引导。关键词:广西陆地边境;I n

6、 V e s t模型;生境质量中图分类号:X 8 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5-3 4 0 9(2 0 2 3)0 6-0 3 7 6-1 0E v o l u t i o no f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 i nt h eL a n dB o r d e rA r e a so fG u a n g x i f r o m2 0 0 0t o2 0 2 0M e n gS h a s h a1,L uR u c h e n g1,2,P a n gX i a o f e i3(1.S c h o o l o fN a t u r a lR e

7、s o u r c e sa n dS u r v e y i n g,N a n n i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n i n g5 3 0 0 0 1,C h i n a;2.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v o l u t i o na n dR e s o u r c eU t i l i z a t i o ni nt h eB e i b uG u l f,M i n i s t r yo fE d u c a t i o n,N a n n i n

8、g5 3 0 0 0 1,C h i n a;3.S c h o o l o fG e o g r a p h i cS c i e n c ea n dP l a n n i n g,N a n n i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n i n g5 3 0 0 0 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T h ea i m s o f t h i s s t u d ya r e t oe v a l u a t e t h eq u a l i t ya n dd e g r a d a

9、 t i o no f h a b i t a t s i n t h e l a n db o r d e r z o n eo fG u a n g x i,a n de x p l o r e t h e i re v o l u t i o n a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a g g r e g a t i o ne f f e c t s,s oa s t op r o-v i d e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r e g i o n a l e c

10、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m e n t a n db i o d i v e r s i t y,a n dt h er e a l i z a t i o no fg r e e nd e v e l o p m e n t.M e t h o d sB a s e do nt h eI n V e s tm o d e l a n dM o r a n sIi n d e x,t h eh a b i

11、t a tq u a l i t ya n dd e g r e eo fh a b i t a td e g r a d a t i o ni nt h eb o r d e ra r e a so fG u a n g x iw a se x p l o r e d,a n d t h e i r s p a t i o t e m p o r a l e v o l u t i o na n da g g r e g a t i o nd e g r e ew e r e 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1)F r o m2 0 0 0t o2 0 2 0,t

12、 h ea r e a sw i t hal o wd e g r e eo f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d e g r a d a t i o ni nt h eb o r d e ra r e a so fG u a n g x im a i n l yd i s t r i b u t e d i na r e a sw i t hg o o dn a t u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s u c ha s f o r e s t sa n dg r a s s l a n d s,w

13、 h i l es i g n i f i-c a n th a b i t a t d e g r a d a t i o no c c u r r e d i nh u m a na c t i v i t ya r e a s s u c ha s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 l a n d,a n d r i v e rw a t e r.(2)O v e r a l l,t h eh a b i t a t q u a l i t ys c o r e i n t h eb o r d e r a r e a

14、 so fG u a n g x iw a s r e l a t i v e l yh i g h,w i t ha v e r a g e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v a l u e so f 0.7 3 92,0.7 3 95a n d0.7 3 42 i n2 0 0 0,2 0 1 0a n d2 0 2 0,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 r ew e r e s o m ec o u n t i e sa n dc i t i e st h a to c c u p i e df a r m l a n di nu r b a

15、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r e s u l t i n gi nad e c r e a s ei n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3)T h e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i nt h eb o r d e ra r e a so fG u a n g x ih a ds i g n i f i c a n tc l u s t e r i n gi n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l t h o u g ht h ea r e ao f h i g h-h i g

16、h t y p e c l u s t e r i n ga r e a s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a r g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l o w-l o wt y p e c l u s t e-r i n ga r e a s,t h e r ew e r e l o w-l o wt y p e c l u s t e r i n ga r e a s t h a t c u t t h eh i g h-h i g ht y p e c l u s t e r i n ga r e a s,r e s u l t i

17、n g i nad e c r e a s e i nt h ed e g r e eo f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f r a g m e n t a t i o no fh i g h e rh a b i t a t s.C o n c l u s i o nL a n du s ec h a n-g e s i nt h eb o r d e ra r e a so fG u a n g x i h a v eap r o f o u n d i m p a c to nt h eq u a l i t yo f r e g i o n a l h

18、a b i t a t s.I nt h e f u t u r e,w es h o u l ds t r e n g t h e nb o t t o m-l i n ec o n s t r a i n t sa n dg u i d eh u m a na c t i v i t i e s.K e y w o r d s:l a n db o r d e ro fG u a n g x i;I n V e s tm o d e l;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 早在2 0世纪7 0年代,由工业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 9 7 2年,在世

19、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国人民反对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不再是简单地排放污染物,还涉及到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的问题,发展与维护环境逐渐成为了世界上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技术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国长期工作的重点。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环境制约使得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的本质是生境1,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优化生境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密不可分。生境是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境质量表示生态系统为物种或物

20、种群体提供持续生存的能力2。生境质量的优劣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完全由该生态环境决定,如建设用地的扩张造成生境范围的萎缩和破碎化,甚至导致生境的丧失,对生物多样性带来极强的负效应。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和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的加剧,生境质量问题成为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现有研究中,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在早期的生境质量研究主要是以小尺度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构建生境质量评估体系进行生境质量的评估3,如测量和评估栖息地内的资源、质量、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各类属性4、直接记录物种密度的变化等5,关注的是物种及种群等水平的生境条件地域分异特征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该类研究具有研究

21、尺度小、数据难以获取、评价准确度较高的特点。随着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的发展,学者们开始运用各类模型进行生境质量的研究,如运用生境适宜性模型(H I S)6展开生境评价,研究物种与土地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可操作性强,但不适用于大尺度区域研究和环境变量多的情况;最大熵模型(m a x-E n t)7虽在物种生境质量的研究上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其在数据获取上较为困难等。而I n V e s t模型凭借其可操作性强、研究结果可观等优点而被学者们广泛应用,学者们开始跳出单一物种的生境质量研究尺度,探索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土地利用变化间的关系,以流域8、海岸带9、群岛1 0、省市县区1 1-1 4和

22、城市圈等1 5-1 6小中大尺度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如谢余初等1 7通过G I S与I n V e s t模型结合的方法,发现甘肃白龙江流域景观多样性较为丰富,在林业管护区和城乡农耕区分别出现增长和减少的现象;陈妍等1 8基于I n V e s t模型发现耕地对生境退化的贡献最大,其次分别为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以及主要交通干道;刘园等1 9结合I n V e s t模型和地形位指数研究生境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发现生境质量的等级随着地形位的提升而提高等等。该类研究具有在数据获取和处理上较为方便、多为多年份研究其演变特征、评估结果可视化强的特点。从现有文献来看,以土地利用变

23、化与生境质量间关系为研究视角的文献更侧重于描述生境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间的关系以及挖掘生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对于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关联性和集聚性研究较少。边境地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屏障,在优化区域布局、维护国土安全中承担着特殊功能,对边境地区开展生境质量研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广西边境地区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兴边富民、守边固边等工程,沿边开放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缩短了广西边境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和时空距离,边境地区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低的现状得以改善,然而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广西边境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护或将受到威胁

24、。鉴于此,本文以广西边境地区8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I n V e s t模型完成研究区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得分情况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而后运用M o r a n sI指数模型探析生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效应,发现当下生境质量较为脆弱的地区,相关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广西边境地区生态治理提供参考。773第6期 蒙莎莎等:2 0 0 02 0 2 0年广西陆地边境地区生境质量演变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1.1 研究区概况广西陆地边境地区(北纬2 0 3 6 2 3 3 4,东经1 0 5 3 1 1 0 8 3 6)由防城区、东兴市、靖西市、那坡县、凭祥市、宁明县、龙州县和大新县8

25、个县(市、区)(以下简称“研究区”)组成。研究区西北部地势较高,向东南部倾斜降低,地貌类型多样,以丘陵山地为主,总陆地占地面积约1.8万k m2。研究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降水充沛,风能资源丰富。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边境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承担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在近2 0a里,广西边境地区经历了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建设用地扩张,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凸显,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优化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是当下和未来的工作重点。1.2 数据来源研究所用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中心获取,选取了2 0 0 0年、2 0 1 0年和2 0 2

26、0年共3期数据,分辨率为3 0m3 0m。D EM数据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 t t p:www.g s c l o u d.c n/s e a r c h),空间分辨率为3 0m。土地分类体系按照中国多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分类系统进行划分成0 1耕地、0 2林地、0 3草地、0 4水域、0 5建设用地、0 6未利用地六大类,包括1 1水田、1 2旱地、2 1有林地、2 2灌木林、2 3疏林地、2 4其他林地、3 1高覆盖草地、3 2中覆盖草地、3 3低覆盖草地、4 1河渠、4 3水库坑塘、4 5滩涂、4 6滩地、5 1城镇用地、5 2农村居民点、5 3其他建设用地、6 1沙

27、地、6 6裸岩石质地。2 研究方法2.1 I n V E S T模型生境质量与生态服务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本质上具有空间化特征,因此,生境质量可以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情况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威胁程度运算得到。在I n V E S T模型中,运用生境质量模块(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m o d e l)进行生境质量及退化情况的评估,其主要原理是构建生境与威胁源之间的联系,并根据不同生境对于威胁源的敏感程度,计算生境分布和退化结果,最后得到生境质量,从而评估地区的生境质量、退化水平等,具体公式如下2 0:(1)生境退化度(Dx j)。威胁源对生境的影响用线性衰减(

28、公式1)和指数衰减(公式2)函数来描述,公式如下:ir x y=1-dx ydrm a x(1)ir x y=e x p-2.9 9drm a xdx y(2)式中:ir x y为威胁源为r的栅格y对栅格x的影响;dx y为栅格x与栅格y的距离;drm a x为威胁源r的影响范围。假定栅格x处的生境类型为j,则栅格x生境退化度Dx j可表示为:Dx j=Rr=1Yry=1wrRr=1wrryir x yxSj r(3)式中:R为威胁因子个数;wr为威胁源r的权重;Yr为威胁源r在土地利用栅格数据中的个数;ry为土地利用栅格数据中每个栅格上威胁源的个数;Sj r为土地利用类型j对威胁源r的敏感度

29、;x为生境保护程度。(2)生境质量(Qx j)。Qx j=Hj(1-Dzx jDzx j+kz)(4)式中:k为半饱和常数,即退化度最大值的一半;z为模型默认参数;Hj为生境适宜度,一般取值01。在生境质量模块参数设置中,已有研究通过生境受人为干扰的程度来确定威胁源的大小,人为干扰程度越低的生境质量越高,反之将导致生境质量降低。通过现有成果可以发现,裸地的增加会大幅削弱区域生境质量等1 2,建设用地是导致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1 7;耕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用地间的连通性导致其生境质量下降2 1;从土地类型是否对区域生境质量产生威胁的角度出发,将涉及人类生产活用地和可以对生境质量造成侵蚀和破

30、坏等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重分类将其设置为威胁源,包括水田、旱地、农民居民点、城镇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沙地和裸岩石质地,并对各个威胁源的最大影响距离和影响权重进行赋值(表1)。此外,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有着不同的生境适宜度,通常来说,越接近自然状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境适宜度越高,即生境质量越高,反之越低。各个土地利用类型处于自然界的各个系统当中,地类受到威胁源的影响,生境质量随之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威胁源的敏感度越高,表明其对威胁源的抗干扰性越弱,其生境质量变差的概率越高。通过参考已有文献2 2和模型推荐参数,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对威胁源的敏感度值(表2)。2.2 M o r a n sI指数模型M

31、o r a n sI指数可以揭示研究区内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及其与相邻要素存在何种程度的关联关系,具体公式如下2 3:873 水 土 保 持 研 究 第3 0卷全局:I=nni=1nj=1Wi j(xi-x)(xj-x)/ni=1nj=1Wi jni=1(xi-x)2(5)局部:Ii=(xi-x)nj=1Wi j(xj-x)nj=1(xj-x)2/n(6)式中:n为检测值数目;xi,xj为检测值i和检测值j的空间位置;Wi j为i和j的空间位置关系,当二者相邻时,Wi j=1,当二者不相邻时,Wi j=0。表1 威胁源的最大影响距离和权重T a b l e1 M a x i m u mi m p

32、 a c t d i s t a n c e a n dw e i g h t s o f t h r e a t s o u r c e s威胁源最大影响距离/k m权重退化类型水田20.5线性旱地20.5线性农村居民点50.6指数城镇用地1 01指数其他建设用地80.7指数沙地40.2线性裸岩石质地30.1线性表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对各威胁源的敏感度T a b l e2 D i f f e r e n t l a n du s e t y p e sa n dt h e i r s e n s i t i v i t y t ov a r i o u s t h r e a t s o

33、 u r c e s土地利用类型敏感度生境适宜度水田旱地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沙地裸岩石质地水田 0.400.30.40.50.40.10.2旱地 0.30.300.40.50.40.20.2有林地 10.50.60.80.90.60.20.3灌木林 0.90.30.40.50.60.50.10.3疏林地 0.8 50.50.60.80.90.60.30.3其他林地 10.50.60.80.90.60.30.3高覆盖草地 0.80.4 50.50.70.80.50.20.3中覆盖草地 0.70.4 50.50.70.80.50.30.3低覆盖草地 0.60.4 50.50.70.80.

34、50.30.3河渠 0.90.50.60.70.90.70.10.4水库坑塘 0.60.5 50.6 50.70.90.70.10.4滩涂 0.90.60.6 50.80.90.50.10.4滩地 0.90.6 50.7 50.80.90.50.10.4城镇用地 00000000农村居民点 00000000其他建设用地00000000沙地 00000000沼泽地 0.50.40.30.20.40.30.20.1裸岩石质地 000000003 结果与分析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广西边境地区2 0 0 02 0 2 0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见表3。林地始终为广西边境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8

35、个县(市)中广泛分布,约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7 0%,其次为耕地和草地。将广西边境地区D EM高程数据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受到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平原地区,建设用地沿着水域零散分布,耕地主要分布于在建设用地周围的平原或低缓丘陵;林地和草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地丘陵地区及与越南接壤边境地区。2 0 0 02 0 2 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较为稳定,仅有微微变动,研究区内建设用地、陆地水域范围扩大,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总体来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格局较为稳定。表3 2 0 0 0-2 0 2 0年广西边境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T

36、 a b l e3 A r e ao fd i f f e r e n t l a n du s e t y p e s i nG u a n g x ib o r d e ra r e a s f r o m2 0 0 0t o2 0 2 0k m2土地利用类型面积2 0 0 0年2 0 1 0年2 0 2 0年草地1 1 4 9.5 7 7 01 1 3 1.6 2 5 01 1 3 4.0 9 8 0耕地3 6 7 0.0 8 2 03 6 7 3.0 8 2 03 6 2 0.1 0 6 0建设用地2 7 1.0 4 9 22 6 4.7 5 4 83 6 0.3 0 2 7林地1 2

37、 4 0 5.5 6 0 01 2 4 1 2.2 1 0 01 2 3 6 2.4 9 0 0水域1 6 4.7 7 1 61 7 9.8 0 0 21 8 4.1 2 4 8未利用土地8.2 8 0 37.8 4 6 68.2 0 1 8973第6期 蒙莎莎等:2 0 0 02 0 2 0年广西陆地边境地区生境质量演变 在2 0 0 02 0 1 0年,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转移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上(表4)。主要表现在由林地转为草地(1 1.6 5 17k m2)、林地转为耕地(3 7.1 0 84k m2);草地转为林地(2 8.0 9 21k m2)、耕地转为林地(4 0

38、.1 3 28k m2)、建设用地转为耕地(2 1.2 7 19k m2)。在该时段,广西陆地边境地区曾是交通大动脉难以抵达的“神经末梢”,落后闭塞是普遍现象,人们的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支撑,因此对于土地的退耕还林、草地开垦等与农业相关的活动较为频繁。2 0 1 02 0 2 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主要表现为林地和耕地、林地和草地间的双向转移和林地、草地、耕地等向建设用地的转入。其中,林地和耕地、林地和草地间的双向转移过程基本抵消,总体变化不明显。在林地、草地、耕地等地类转入建设用地的过程中,耕地和林地的转入贡献率分别为5 5.6 3%,3 5.0 1%,共1 0 1.5 8 93k m2,

39、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和林地现象明显。在这1 0a里,随着国务院兴边富民决策的落实,广西边境地区路网建设持续升级加密、边境口岸经济得以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的用地需求增大,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的影响,2 0 0 02 0 2 0年,研究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具有多样性且存在一定的规律,与同时期的地区发展状况较为符合。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这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入转出较为频繁,耕地、林地和草地间的双向转出转入明显,在面积上基本保持动态稳定。建设用地的转出较少,转入较多,转入来源主要为耕地,说明研究区内的建设用地需求增加,有着扩张的趋势。建设用地的增加、耕

40、地的减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保持动态平衡成为这2 0a里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表4 2 0 0 0-2 0 2 0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T a b l e4 S t o c h a s t i cm a t r i xo f l a n du s e t y p e s i nG u a n g x i b o r d e ra r e a s f r o m2 0 0 0t o2 0 2 0k m2年份土地利用类型2 0 1 0年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总计草地1 1 1 7.5 1 5 62.7 9 9 30.5 3 5 32 8.0 9 2 10.5 9

41、 1 90.0 4 3 31 1 4 9.5 7 7 4耕地2.6 9 8 0 3 6 0 6.7 2 3 61 2.3 3 8 44 0.1 3 2 88.1 8 0 30.0 0 8 93 6 7 0.0 8 1 9建设用地0.0 9 0 02 1.2 7 1 92 4 6.4 6 9 31.7 0 1 11.5 1 5 00.0 0 1 82 7 1.0 4 9 22 0 0 0年林地1 1.6 5 1 73 7.1 0 8 45.3 1 2 01 2 3 4 7.5 3 7 23.8 7 4 60.0 7 7 61 2 4 0 5.5 6 1 6水域0.1 7 1 35.8 9 3 9

42、0.1 6 3 02.4 4 8 91 5 6.0 8 9 30.0 0 5 21 6 4.7 7 1 6未利用土地0.0 2 9 20.0 1 0 30.0 0 5 40.0 7 2 00.4 4 2 37.7 2 1 18.2 8 0 3总计1 1 3 2.1 5 5 8 3 6 7 3.8 0 7 32 6 4.8 2 3 61 2 4 1 9.9 8 4 11 7 0.6 9 3 37.8 5 7 91 7 6 6 9.3 2 1 9年份土地利用类型2 0 1 0年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总计草地1 0 6 8.3 5 5 81 0.1 2 6 38.3 3 0 74 3.0

43、 0 0 91.6 9 1 90.1 1 9 81 1 3 1.6 2 5 3耕地9.4 3 1 83 4 6 4.0 3 3 86 2.3 5 0 21 3 0.5 5 6 16.6 8 1 50.0 2 8 43 6 7 3.0 8 1 9建设用地0.3 0 2 01 0.9 0 3 12 4 8.2 3 0 24.1 4 8 41.1 6 4 00.0 0 7 12 6 4.7 5 4 82 0 1 0年林地5 4.8 2 8 51 3 0.3 7 0 23 9.2 3 9 11 2 1 7 8.2 6 7 29.2 2 6 70.2 8 1 41 2 4 1 2.2 1 3 1水域1.

44、1 1 1 04.6 4 9 92.1 4 8 66.2 5 1 61 6 5.3 2 5 90.3 1 3 21 7 9.8 0 0 2未利用土地0.0 6 9 10.0 2 2 20.0 0 3 90.2 6 4 80.0 3 4 87.4 5 1 87.8 4 6 6总计1 1 3 4.0 9 8 23 6 2 0.1 0 5 63 6 0.3 0 2 71 2 3 6 2.4 8 8 91 8 4.1 2 4 88.2 0 1 81 7 6 6 9.3 2 1 93.2 生境退化度分析生境退化度反映了土地利用类型受到威胁源作用的大小,生境退化度值处在0 1,值越高,说明地区受到的威胁源

45、影响越大,自身抵抗力越弱,从而导致生境退化与生境降低的可能性越大。由广西边境地区2 0 0 0年、2 0 1 0年、2 0 2 0年3期生境退化度可知(图1),这3a的最高生境退化值分别为0.0 8 79,0.0 8 75,0.0 8 85,呈先小幅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说明后1 0a的土地利用变化更为剧烈,生境受到威胁源的程度加剧。生境退化度低值覆盖区域广泛分布于各市县中,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草地,受周围地类影响和人工干扰程度低,生境退化不明显。生境退化较高地区主要在各县市城镇中心的周边,主要以耕地为主,耕地属于人类生产经营范畴,周围分布有大量的农村居民点或其他建设用地,同时建设用地

46、的扩张往往通过占用其附近的耕地实现,生境质量因此受到威胁,具有明显的生境退化趋势。生境退化最高的地区发生在河流水域及其附近、城镇用地及其周边等人类活动强度高的地区,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生境主要以破碎化的形式存在,受威胁源影响程度最高。083 水 土 保 持 研 究 第3 0卷注:基于标准地图服务系统下载的审图号G S(2 0 1 9)1 8 2 2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未做修改,下图同。图1 2 0 0 0-2 0 2 0年广西边境地区生境质量退化度F i g.1 D e g r a d a t i o nd e g r e eo fh a b i t a tq u a l i t y i n

47、G u a n g x i b o r d e ra r e a s f r o m2 0 0 0t o2 0 2 03.3 生境质量分析为了便于观察研究区的生境质量变化情况,本研究对I n V e s t模型评估结果进行得分等级划分,一共分成5等:低生境质量(00.2),较低生境质量(0.20.4),中等生境质量(0.40.6),较高生境质量(0.60.8),高生境质量(0.81)。在时间尺度上,广西边境地区的生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着较高的生境质量水平,高等生境分布广,约占6 0%。2 0 0 0年、2 0 1 0年和2 0 2 0年的平均生境质量值分别为0.7 3 92,0.7 3 95,0.

48、7 3 42,生境质量较为稳定,后1 0a出现小幅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广西边境地区生境质量变化呈现出两端分级化变动趋势,主要表现为低等生境质量范围的扩大和高等生境质量范围的减少,生境质量退化风险增加(表5)。近年来,广西为加快补齐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乡村风貌改造等短板,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基础设施会战和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边境民族地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地区土地资源活力,项目落地得到保障,生境质量有所降低。表5 2 0 0 0-2 0 2 0年广西边境地区生境质量变化情况T a b l e5 C h a n g e s i nh a b i t a tq u a

49、 l i t y i ng u a n g x ib o r d e ra r e a s f r o m2 0 0 0t o2 0 2 0%生境质量等级分值区间2 0 0 0年2 0 1 0年2 0 2 0年2 0 0 02 0 2 0年变化00.21.6 11.5 72.1 2-0.5 10.20.42 1.4 62 1.5 72 1.4 00.0 60.40.63.6 33.6 33.6 4-0.0 10.60.81 4.7 31 4.5 81 5.0 6-0.3 30.815 8.5 75 8.6 45 7.7 80.7 9 在空间尺度上,中高等生境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地丘陵地带

50、,主要为林地、草地覆盖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低等生境地区主要为建设用地类型所覆盖区域,该区域人为活动强度高,生境质量因此变低(图2)。其中,靖西市、防城区、凭祥市、东兴市的低生境范围在2 0 0 02 0 2 0年内不断扩大,分别增长7.8 2%,3.4 1%,2.3 3%,1.0 5%,区域生境质量维持受到威胁。近年来,靖西市以衔接“一带一路”倡议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引擎,依托边境口岸、互市点推动发展,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升级,城镇化速度加快,加上各业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建设用地的扩张使得靖西市生境质量降低。防城区和东兴市得益于边境口岸经济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平台,统筹推进城建、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