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 质量指标固定在 期。编制质量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 数量指标指标固定在 期。2.由加权算术平均式形式计算数量指数时,其权数是 。3.由加权调和平均式形式计算质量指数时,其权数是 。4.拉氏物量指数公式为 。5.派氏价格指数公式为 。6.平均指标指数由可变构成指数、 指数、 指数构成。7.某企业今年比去年产品产量增长12%,出厂价格平均下降了12%,则产品产值指数为 。8.某地区两年中,每年都用100元购买某商品,而第二年购回的该商品数量却比第一年少了10%,该商品的价格第二年比第一年 。二、判断题1
2、.某商店今年比去年销售量增长12%,价格下降了12%,则销售额指数为100%。( )2.某居民两年中,每年都用100元购买某商品,而第二年购回的该商品数量却比第一年少了20%,该商品的价格第二年比第一年上涨了20%。( )3.编制价格指数时,一般用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 )4.编制销售量指数时,一般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5.职工平均工资下降了15%,固定构成指数为115%,则职工人数指数为100%。( )6.某居民两年中,每年都用100元购买某商品,而第二年购回的该商品数量却比第一年多了20%,该商品的价格第二年比第一年下降了20%。( )7.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基期。
3、( )8.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固定在报告期。( )9.把构成固定下来,单纯反映各组水平变动的指数是结构影响指数。( )10.个体指数是反映个别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三、单项选择题1.按照个体单位成本指数和报告期总成本资料计算的单位成本总指数是(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指数2.下列指数中的质量指标指数是( )。 A.劳动生产率指数 B.总产值指数 C.总成本指数 D.产量指数3.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实际与计划相比,其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为98%,则说明平均来说该企业( )。 A.未完成成本降低的计划 B.超额完成成本降低的计划C.产品单
4、位成本上升2% D.总成本下降2%4.设q为产品产量,m为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p为单位产品原材料价格,则公式的意义是( )。 A.反映费用总额变动的绝对额 B.反映由于单耗的变动使费用总额变动的绝对额C.反映由于产品产量的变动使费用总额变动的绝对额D.反映由于单位产品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使费用总额变动的绝对额5.设q为产品产量,m为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p为单位产品原材料价格,则公式的意义是( )。 A.反映费用总额变动的程度 B.反映产品产量变动的程度C.反映单耗变动的程度 D.反映单位产品原材料价格变动的程度6.设q为产品产量,z为单位产品成本,则公式的意义是( )。 A.反映总成本变动的程
5、度 B.反映产品产量变动的程度C.反映单位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D.反映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程度7. 设q为产品产量,p为单位产品价格,则公式的意义是( )。 A.反映由于产品产量的变动使费用总产值变动的绝对额B.反映由于单位产品价格的变动使总产值变动的绝对额C.反映总产值变动的绝对额D.反映由于产品产量的变动使费用总产值变动的程度8.平均单位成本可变构成指数的公式是( )。 A. B.C. D.9.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5%,生产费用增长了10%,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A.33.33% B.95.65% C.5% D.4.35%10.如果产值增长20%,职工人数增长10%,则全员
6、劳动生产率增长( )。 A.10%, B.2% C.32% D.132%四、多项选择题1.指数的作用有( )。A.综合反映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C.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发展变化趋势D.建立回归方程进行预测E.利用相关系数测定现象之间相关的程度2.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 )。A.编制数量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B.编制质量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基期。C.编制数量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D.编制质量指数时,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E.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都把同度量因
7、素固定在报告期。3.平均指标指数包括( )。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 D.结构影响指数 E.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4.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 )。A.数量指标指数 B.个体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D.总指数 E.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5.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式指数应用的一般规则是( )。A.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B.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C.计算质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D.计算质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报告期总量指
8、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E.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五、简答题1.综合指数的一般编制原则是什么?2.综合指数与平均式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3.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式指数应用的一般规则是什么?六、计算题1.某企业三种产品产量和成本资料如下:产品2002年2003年产量(台)单位成本(元)产量(台)单位成本(元)甲10011001381050乙901000901000丙703000603100合计计算:(1)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某工厂资料如下
9、:产品产值(万元)2001年比2000年产量增长的%2000年2001年甲2002202乙1001301丙2503006合计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长使企业增加的产值。3.某企业资料如下:产品销售额(万元)个体价格指数%基期报告期甲200220104乙10013095丙250300106合计计算三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4.某工厂资料如下:产品产品产量出厂价格(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件)100120200250乙(台)3003801000850丙(套)10015030004000合计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厂总产值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5.某企业
10、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基期报告期产量单位成本(元)产量单位成本(元)甲(百吨)121000141000乙(百台)45005400丙(百箱)1010016100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企业总成本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6.某商场三种商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商品个体价格指数%报告期比基期产量增长%销售额(万元)基期报告期甲(匹)100151011乙(吨)110101012丙(件)125568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商场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7.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工人类别工人数(人)平均工资(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技术工300400600800普通工200600400500从相对数和绝对数
11、两方面对该企业平均工资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8.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资料如下:企业职工人数(人)劳动生产率(元人)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100011001000010500乙5005501200013000丙80010001100012500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第五章 指数一、填空题1. 基 报告 2. 3. 4. 5. 6.固定构成 结构影响 7.112%88%=98.56%8.上升了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B 5.D 6.D 7.A 8.C 9.D 10.C四、多项
12、选择题1.ABC 2.AD 3.ABD 4.AC 5.AC四、简答题1.编制数量指数时,加入有关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数时,加入有关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2.联系:平均式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对同一资料、同一目的,它们的计算结果和经济内容完全相同。区别: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不同。对销售量和价格指数而言,当掌握的是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量及价格资料时,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当掌握的是销售量或价格的个体指数以及基期或报告期的销售额资料时,用平均式指数公式计算;3.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计
13、算质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五、计算题1.产品2002年2003年销售额(万元)产量(台)单位成本(元)产量(台)单位成本(元) 甲100110013810501000乙9010009010001000丙7030006031003100合计1000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为:由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为:(万元) 单位成本总指数为: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为:(万元)2.产品产值(万元)2001年比2000年产量增长的%产量个体指数%2000年2001年甲2002202102204乙1001301101101丙2503006106265合计
14、550650570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为:由于产量增长使企业增加的产值为:(万元)3.产品销售额(万元)个体价格指数%基期报告期甲200220104212乙10013095137丙250300106283合计550650632三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为: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为: (万元)4.产品产品产量出厂价格(元)产值(万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件)1001202002502 2.4 3乙(台)300380100085030 38 32.3 丙(套)1001503000400030 45 60合计62 85.4 95.3计算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来说,该工厂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53.
15、7%,是由于产量增长了37.7%和价格上升了11.59%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绝对数来说,该工厂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33.3万元,是由于产量增长使产值增加了23.4万元和价格上升使产值增加了9.9万元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5.产品基期报告期总成本(万元)产量单位成本(元)产量单位成本(元) 甲(百吨)1210001410001.2 1.4 1.4乙(百台)450054000.2 0.25 0.2 丙(百箱)10100161000.1 0.16 0.16合计1.5 1.81 1.76计算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来说,该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7.33%,是由于产量增长了20.67%和单位
16、成本下降了2.76%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绝对数来说,该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0.26万元,是由于产量增长使总成本增加了0.31万元和单位成本下降使总成本减少了0.05万元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6.商品个体价格指数%报告期比基期产量增长%(%)销售额(万元)()基期报告期甲(匹)10015(115)101111.5乙(吨)11010(110)101211丙(件)1255(105)686.3合计263128.8计算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来说,该商场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9.23%,是由于销量增长了10.77%和价格上升了7.64%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绝对数来说,该商场销售额报告
17、期比基期增加了5万元,是由于销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了2.8万元和价格上升使销售额增加了2.2万元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7.工人类别工人数(人)平均工资(元)工资总额(万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技术工30040060080018 24 32普通工2006004005008 24 30合计500100026 48 62119.23%=129.17%92.31% 100(元)=140(元)+(-40元)计算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来说,该企业工人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9.23%,是由于各组工资水平的增长使总平均工资上升了29.17%和工人构成的变化使总平均工资下降了7.69%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
18、果;从绝对数来说,该企业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100元,是由于各组工资水平的增长使总平均工资增加了140元和工人构成的变化使总平均工资减少了40元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8.企业职工人数(人)劳动生产率(元人)增加值(万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1000110010000105001000 1100 1155乙5005501200013000600 660 715丙80010001100012500880 1100 1250合计230026502480 2860 3115108.998%=108.897%100.093%0.097(万元)=0.096(万元)+0.001(万元)计算结果表明:从相对数来说,该企业工人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8.998%,是由于各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增长使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897%和各企业工人构成的变化使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0.093%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绝对数来说,该企业总平均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0.097万元,是由于各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增长使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增加了0.096万元和各企业工人构成的变化使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增加了0.001万元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