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科书65例题2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2、经历100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3、在现实生活,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满十要在十位进“1”的道理。教学准备:学具盒、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看过海豚表演吗?老师也去过,真是太有趣了!我还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二、指导预
2、习。、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表演的海豚有几条?)后来你还发现了什么?(又出来了9条海豚参加表演)。二、提出质疑1、摆出海豚的数量,提出问题。根据小海豚表演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生答,师板书:一共有多少条海豚?)2、列出算式,探究结果。谁会列算式?(生答师板书算式)24+9=( )(条)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三、合作交流1、组间交流,解决问题。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生:我们是用小棒摆出来的。(结合学生的操作交流左边的根加6根得到0根,把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2捆加在一起,剩下3根合起来就是33根。)(2)生:我们把
3、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把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2捆加在一起,剩下3根合起来就是33根。)(3)左边的4根与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13根中的10根捆起来,20加13等于33根。2、课件演示,理解算理。(1)看一看,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操作。(2)说一说,让学生再说一次操作过程。(3)想一想,如何填计算过程。 五、评价引导,疑问解答(1)2捆小棒怎么变成3捆小棒了呢?(2)为什么要10根捆在一起?(3)在计数器上,9应该加在哪里?用计数器演示一次,4加9的时候可能有学生可能会加在个位,也可能有学生加在十位,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下应该加在那个位,7、比较小结,体会算法。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当个位满十时,需要向十位进1,这样的加法我们就叫做进位加法。)教师板书课题六、当堂检测()那么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解决书本做一做练习题: 先圈一圈,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师:谁愿交流一下你的算法?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使学生经历算法优化的过程)()课本56页自主练习第2题。直接写得数,集体订正()猜一猜十位是多少(课件演示)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学习的两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它与我们学习过的不进位加法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