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6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3675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6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6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6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42 16 排 CT 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罗德萍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摘要:目的 针对 16 排 CT 扫描在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为我院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实施治疗的 68 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研究方式为对比分析 68 例患者的 16 排CT 扫描诊断结果和病理穿刺诊断结果,以此判定出 16 排 CT 扫描在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完成诊断后发现,16 排 CT 扫描诊断准确率为 97.06%,其中诊断中误诊 1 例,漏诊 1 例

2、,分别为 1.47%。结论 16 排 CT 扫描在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中具有较高诊准确率,这一诊断方法为无创诊断技术,便于操作,具有较高患者接受度,适合应用在病变早期筛查中,若对患者影像学诊断结果存在疑惑,可以结合临床其他方法进一步黄石市确诊,以此降低患者临床诊断误诊率和漏诊率。关键词:关键词:16 排 CT 扫描;肠壁缺血性病变;诊断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57 0 引言 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发病原因比较多,主要是在诱因作用下导致某一段肠壁血流灌注减少,严重可致完全阻断,导致肠道缺血性肠炎、缺血性肠绞痛,也可能会出现其他类型的缺血性疾病等。结合肠壁缺血性病变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型,

3、即为急性或者慢性缺血性肠病。临床上急性肠病主要表现为临床症状体征不具备特殊性或典型性,因此误诊率较高,另外通常伴随有多种并发症,存在比较大危险性,导致患者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在当前老龄化趋势下,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也进一步提升了缺血性肠病患者数量,诊断出病例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在针对肠壁缺血性病变进行诊断过程中,常用方法为血管造影,然而这一方法为有创检查,导致部分患者不乐于接受,进而加大了临床诊断难度。16 排 CT 扫描作为一种安全无创、快速简便诊断方式,让更多患者乐于接受,为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本次特选取 68 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 16 排 CT 扫描

4、诊断,具体如下所示: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实施治疗的 68 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分配为 21:13,平均年龄为(65.317.6)岁,平均发病时间为(14.75.1)h;患者的合并疾病类型为:高血压 45 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26 例、高血糖 24例、高血脂 8 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也发行不同程度的腹痛,主要集中在脐周和中下腹,或者疼痛持续一段时间或者阵发性疼痛,触诊时可发现患者腹部柔软,存在压痛反应,然而位置并不固定。其中患者中出现 26 例新鲜血便、12 例暗红色血便、4 例粘液脓血便,另外还有

5、 8 例患者出现体温升高,22 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1.2 诊断方法 本研究患者均采取 16 排螺旋 CT 检查,使用诊断金标准,即病理学检查。针对出现恶心呕吐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不服用对比剂,患者的临床扫描方式为常规全腹部 CT 扫描以及增强扫描,选取仰卧位,扫描仪器为选取 Philips Brilliance 16 排螺旋 CT 扫描仪,诊断扫描过程中是依次对腹部实施定位相扫描以及螺旋容积扫描,以此实现对整个持股联合下缘位到膈肌水平位置的扫描,整个时间为 4-8s,参数设置为120kV、200mAs,层厚为 0.5mm。确保在空腹情况下开展检查工作,血糖水平小于 7mmol/L,检查前予

6、以 2%泛影葡胺,可有效防止伪影产生干扰。常规平扫后采取动态增强扫描,若有需要可延时扫描病灶。观察清楚患者肠壁出血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所获取的扫描图像,则由两名腹部影像学专家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43 表 1 患者的临床年诊断结果 检查方法 血管狭窄 肠系膜下动脉狭窄 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 腹主动脉狭窄 CT 扫描 66(97.06%)32(48.48%)19(27.94%)17(25.76%)病理穿刺诊断 68(100.00%)33(48.53%)18(26.47%)18(26.47%)施阅片,以此实现针对患者病情的诊断。采用临床病理组织穿刺诊断作为金标准,以此实现

7、对 CT 扫描结果的分析,统计 16 排 CT 扫描诊断准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5.0 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方法:(s)表示,t 检验;计算数据方法:采用(%)表示,2检验;p0.05,证明组间区别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2 结果 经过诊断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本次所选取的 68例患者均为肠壁缺血性病变,病理改变主要为血管狭窄,结合不同情况可以将其分成三种类型,其中腹主动脉狭窄 18 例、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 18 例以及肠系膜下动脉狭窄 33 例。另外分析患者的 16 排 CT 扫描诊断结果,共确诊 66 例肠壁缺血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7.06%

8、。具体检查结果见表 1。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实施对症治疗,所治疗后病情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疗效较好。在本次患者 16 排 CT 扫描诊断中,共出现了误诊 1例,漏诊 1 例,分别为 1.47%。3 讨论 在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医疗技术发展中,人口也进入到了老龄化阶段,随之进一步提升了临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同时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也出现显著提升。临床上,一旦出现肠壁缺血性病变,也就会对肠道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或者直接消失,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主要表现腹痛、腹泻以及血便,腹痛主要集中在左下腹以及脐周,最初能够进行 2-3d 持续性疼痛,但是不具备特异性,治疗后会得到显著改善。相对来讲在不同病变

9、类型中,动脉缺血为急性病变,疾病发病比较急,相对来讲静脉缺血类型病变发病比较缓慢。患者的临床表面不够明显,在初期进行诊断中容易出现比较高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影响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治疗及时性。其中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一旦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疾病恶化,或者延长病情,或者导致出现肠壁坏死、坏疽、穿孔等严重病变,甚至能够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针对肠壁缺血性病变应该在确诊后尽快治疗,才能够保障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当前在临床上肠壁缺血性病变主要诊断方式为病理穿刺、影像学诊断等,常用影像学诊断为 B 超、CT 扫描等。在临床肠壁缺血性病变诊断中,一个常用方法即为血管造影,但是这一诊

10、断方法为有创诊断方法,部分患者不乐于接受,加大了临床诊断难度,因此相对来讲在临床上的应用不多。CT(Computed Tomography)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具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相应的应用优势,所以在临床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具体的 CT 技术即为则是实施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对于精确准直的 X 线束、射线、超声波等综合应用,通过灵敏性较高的探测器,重点针对人们某个部位进行断层扫描,在应用中不但扫描比较快,且所获取的图像也比较清晰等,在多种疾病检查中均比较适用。在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诊断中,CT 扫描诊断具有一定应用可行性。然而,一般情况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还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

11、疾病,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到患者的CT 扫描灵敏度。同时肠壁缺血性病变部分病情发展迅速,恶化时间非常短,一旦发生肠梗死、腹水,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患者全身中毒,基于此需要立即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急救措施。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CT 以其高分辨率成像等优势成为了检出转移性肝癌的关键方法。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得知,而且不会违背临床要求的原则,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16 排 CT 扫描为临床一种分辨率较高、准确率较高以及无创立体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在软件的应用下,并结合相应的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重建后,可以获得清晰、立体的三维影像,对于肠壁缺血性病变诊断来讲,有助于确

12、定具体的肠壁病变状态、范围以及位置,可以为患者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重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44 要的参考资料。本次选取 68 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 16 排 CT 扫描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实现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高度精准性诊断,实现对患者病变位置、溃疡情况、出血情况等的清晰显示,更便于实施制定具体的临床治疗方案。本身 16 排 CT扫描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率较高,后处理功能强大,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来肠壁缺血性患者的血管内栓子情况和肠壁内栓子情况,还可直观观察肠腔、肠壁、周围邻近血管充盈程度、相邻器官情况等。本次针对患者实施诊断中,发现 68

13、例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病理改变包括血管狭窄,包括腹主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等处狭窄病例,在 16 排 CT 多方向扫描中获得了多切面图像资料,可以精准描述肠壁病变局部细节、空间解剖结构,也能够将血管中以及肠壁中栓子情况详细表现出来,明确肠壁缺血位置、静脉侧支循环情况等。针对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的 CT 扫描征象实施总结,主要为肠壁环形增厚、分层强化,肠壁狭窄、节段性扩张等。本次 CT 扫描诊断准确率为 97.06%。本研究结果显示,CT 的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准确率,因此可以将其在肠壁缺血性病变诊断中应用。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 16 排螺旋 CT 扫描肠壁缺血性病变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4、但基于品牌、型号 CT 所调整扫描参数不同的考虑,还需要临床医师依照设备情况,进而选用最适宜扫描的方法。16 排螺旋 CT 扫描肠壁缺血性病变在形态学特征分析、定性诊断方面高度一致。在保证 CT 检测结果的前提下,16 排螺旋 CT 扫描可以明显减少辐射剂量,有效预防了超量辐射对患者的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具有检测效果佳,安全性高的优势,可在肠壁缺血性病变疾病患者检查中广泛应用。另外 CT 诊断在临床的应用,也具备病理诊断所不具备的好处,想要实现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成功治疗,最主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以免患者疾病进展,此情况下也就需要有效明确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表现以及体征,如果是在诊断不确定情况下,

15、结合CT辅助诊断,则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疾病误诊率,以免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4 结束语 综上所述,16 排 CT 扫描在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中具有一定应用优势,适合在临床早期筛查中使用,且具备无创、快捷等优势。若患者影像学诊断存在疑惑,可以结合临床其他方法进行确诊,以此降低患者临床诊断误诊率和漏诊率,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参考文献 1Woodhams R,Nishimaki H,Fujji K,et al.Usefulness of multidetector-row CT(MDCT)for the diagnosis of non-occlusive mesenteric ischem

16、ia(NMI):assessment of morphology and diameter of the superiormesenteric artery(SMA)on multiplanar reconstructed(MPR)imagesJ.Eur J Radiol,2022,76(1):96-102.2何树云.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3920-3921.3张美琳,张洪霞,方芳.探究腹部CT血管造影与肠镜检查联合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7):80-81.4吴菊芳,习利军,梁立华,等

17、.肠出血与缺血疾病 CT征象对比研究J.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21,19(8):136-138.5张鹏.结肠镜检查联合 D-二聚体 腹部 CT 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0,44(9):1192-1194.6段新存.16 排 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6):237-238.7高源,张莉雅,李恒宇,等.探讨 64 排 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42):227-228.8Geffroy Y,Boulay-Coletta I,Julles MC,et al.Increased unenhanced bowel-wall attenuation at multidetector CT is highly specific of ischemia complicating small-bowel obstructionJ.Radiology,2022,270(1):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