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社区文化育人为中心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_李军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606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0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社区文化育人为中心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_李军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社区文化育人为中心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_李军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社区文化育人为中心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_李军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以以社社区区文文化化育育人人为为中中心心的的高高职职高高专专思思政政课课实实践践教教学学探探索索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作者简介:李军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李军军政政(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摘摘 要要: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持续深入,这对高校思政课的文化传播和渗透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实现思政课程的导向、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高专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受诸多因素影响,普遍存在保障不力、形式单一、教学实效差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尝试从社区

2、入手,探索思政课文化育人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确保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以提升育人效果。关关键键词词:社区为中心;高职高专;文化育人;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中图图分分类类号号:文文献献标标识识码码:文文章章编编号号:()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代大学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更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极其关键的主体。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把思政课上好、开展好,必须深刻把握和认识思政课的功能定位,推动课程创

3、新,不断增强课程的理论性、针对性、思想性、亲和力和吸引力。而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等引入思政课堂,不但能够让大学生明晰未来的选择和环境,而且可以使他们清楚了解主流价值观、价值取向、民族精神等,从而使优秀文化的基因扎根大学生心灵。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把社区优秀文化案例如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引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发挥其文化熏陶和塑造人的作用,从而使青年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个人价值塑造,并使其自发自觉地在生活和学习中实践,最终实现文化在化人上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

4、题的回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行动纲领。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实践教学平台的设置缺乏保障搭建校内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是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应有之义。然而,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设置不完善,保障也不到位。虽然有些院校在校内建设了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多数是“看上去很美”。由于学生的数量庞大,这些实践教学基地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有些学校建立了“沉浸式”教学基地,抛开造价昂贵、维护成本高不说,单是几台机器如何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值得我们深思。最终这些教学基地多是“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虽然也在校外联系了一些实

5、践教学基地,但一方面基地数量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导致实践教学基地利用效率不高。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乏味、单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帮助青年学生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并运用理论。实践教学应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前提,确保课堂、校内、校外(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但在实际中,高职高专院校普遍重课堂实践,轻课堂外实践,特别是对校外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参与度较低。开展的校外实践教学也多是采用走访、参观、问卷调查等形式,手段单一,形式匮乏,在实践教学内涵把握上欠缺,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不足实践教

6、学平台搭建不力,又加上教学内容的设计单一、乏味,无法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导致学生学习流于表面和形式,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甚者,在实践教学中选择部分学生参与校外学习实践,违背了教学要求,进而无法发挥实践教学在人第 卷 第 期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 月 才培养中的有效作用,更无法有效实现文化育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功能。以社区文化育人为中心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要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居民社区之间实现有效对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和社区之间有需求上的互补关系,文化上的认同关系。实践教学环节理应侧重培养学生对理论联系实践的认识,

7、立足“知行合一”,从而切实体现实践课程对“实”的要求。这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也就是学生应该去探求、去实做。但高职高专院校往往受体制的制约,经费保障不足,还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往往在思政课的“实践”环节,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需要学校、教师有正确科学的理念,还应该有结合教育教学目标开展必要的实践文化活动的场所,以及人力资源的保障等众多要素。这些课程实施中的必要条件,有些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更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来自社会的强力支持和协调帮助。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育人功能,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和瓶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的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

8、(年)明确要求社区要主动对接一批活动项目。社区“兜底”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从新时代的社区发展要求上来看,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服务能力强、让大多数居民满意的社区服务队伍。但现实情况是,社区目前缺乏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这不但影响和制约了社区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广大基层社区需要一些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素养水平都达标的专业化队伍。对高职高专而言,厚重凝练的文化积淀,浓厚专业的学术氛围,突出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它们最耀眼的底色。学生通过教师传授、自学研讨等方式,在理论知识上得到极大提升,专业技能日益精进,已经具备了发挥所学专长、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实践教

9、学为其提供了消化理论、理解理论的机会。同时,大部分大学生热情高涨,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高,也有乐于服务他人的优秀品格特征。他们需要一个可以进行大胆实践、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而社区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校区和社区两者在需求上的互补,使它们之间的合作也逐渐成为必然。通过学校和社区文化的有效融合和协同联动,一方面针对性地解决了校区和社区在新时代出现的各种症结,另一方面凸显了高等教育对社会大众的服务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以思政课实践教学为契机,沟通共建,契合社区文化育人导向,树立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高校可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与学校附近的社

10、区签订共建协议,建立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充分利用社区主流文化导向,针对社区特点、工作安排、日程计划等,结合教材和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来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比如,开展义务支教、社区清洁、送“智”进家庭、科普大讲堂等。在实践教学中,文化氛围的营造、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及学校教师的针对性教学设计,都能树立学生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社会光荣的人生观,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可谓“双赢”。围绕榜样人物,校区、社区同上思政课实践教学课,以弘扬劳模精神,实现社区文化育人价值导向 校区、社区双方应该携手联合搭建平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深度挖掘和宣传校内和社区中的榜样先进人物和工匠大师、劳动模范等,发挥先进人物

11、的文化引领作用。同时,学校可组建一支专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导师团队,即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互相配合、共同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痛点”,扎根社会实践的土壤,将理论融入社会实践,通过宣传报道、专题讲座等,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校区、社区通过共同指导、联袂研学,可建立有效互动的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思政课教学内容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同时也可缓解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法要求的“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校区社区联动机制,绘制思政课文化育人实践教学“同心圆”高职高专院校应当根据校区社

12、区的需求,充分酝酿、科学论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文化育人实施计划。要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内容同学生专业课程、职业规划、人才培养特色,以及社区实际工作有效融合,在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文化育人元素,并且合理地分配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时间,让学生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深入到共建社区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寓教于行。另一方面,通过加深学生对课堂上教学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可形成教师教学、学生研学、学做一体的良性循环。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区人员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从而实现校区、社区、学生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是根本问题。以社区为中心,打造思政课实第

13、卷第 期 重 庆 电 力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践教学项目,不仅是高职高专院校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育人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抓手,也是联系学生、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桥梁和中介。协同推进、有机融合,才能实现引导教育青年学生争当社会最美劳动者,使其努力成长为“德技并修”的新时代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依托学校所在社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设置针对性更强的文化育人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同时发挥各专业的独特优势,服务社区建设,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研修项目,以形成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将社区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社区是

14、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有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引领,以文育人、以文聚人、以文化人,让社区文化“软实力”变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硬支撑”尤为必要。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用党建文化铸魂、用教育文化聚力、用制度文化塑行,将社区党建文化有机融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校社协同,深化社区文化育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考核 为保证思政课文化育人实践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课程考核和评价时,可采取社区导师与思政课教师“双向考核”的机制,即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充分考量他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和社区导师的反馈意见,也就

15、是说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也要考核他在社区实践工作中的成效,以及在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基本素养、职业素质、服务意识、道德情操等。力求通过“双向考核”机制,给在校的大学生上一堂生动的职前教育课。同时,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和引领,帮助他们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激发当代大学生自发自觉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保证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结语高职高专院校所在的各个基层社区,正是学子们服务大众、发挥才干的广阔天地。通过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同社区建设和服务的有效融合,以文化人,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是切实上好思政课,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6、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刘珍杰,王德良,吕红军,等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谢飞,刘广春 大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问题的研究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董慧,梁凯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几点思考 文教资料,():韩璐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初探 文教资料,():朱云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吕志,黄丽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指导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重 庆 电 力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第 卷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