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3107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教育S u b j e c t E d u c a t i o nN o.9(下)2 0 2 3“诗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董晓丹(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曙光小学 1 3 0 0 0 0)摘要:“诗意语文”指在文本语境的基础上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艺术手法为学生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和作者写作时情绪的教学方法,能够彰显汉语魅力、文本审美意蕴、教学陶冶作用和学生游戏天性。实现“诗意语文”课堂教学构建,需要教师从三个方面入手:完善自我,提升教师的诗意;深耕教材,挖掘文本的诗意;细研教法,引领课堂的诗意。关键词:“诗意语文”课堂教学 实践探索“诗意语文”的教法可以

2、让小学生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化抽象文字为有形有声的具体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了解文本人物,并发现个人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诗意是语文本身固有的属性,也是语文的内在精神。“诗意语文”是要教人认识语文当下的美。诗意让语文充实,让语文恢复生命活力。一、“诗意语文”的特质1.“诗意语文”彰显汉语的诗性魅力汉语是世上最有魅力的语言,以汉语为主的语文教材阅读文本都经过专家精心选编,文思兼美。挖掘这些作品的诗意美,呈现诗意的语文课堂,能够彰显汉语的诗性魅力。因为“诗意语文”更接近人的瞬

3、间体验而非理性思维,把学生的情感感受和思维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教师引导学生持续浸润在语言文字的读写、表达与理解中,涵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理解、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敬畏之心、崇敬之情和运用之心。2.“诗意语文”彰显文本审美意蕴“诗意语文”注重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语言文化、情感体验和审美表达的全面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感知、体验、思考和表达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发展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创造和审美评价等多

4、方面的能力。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例如,在 乡愁 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更要通过诗意解读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沉的思念和眷恋,进而领悟到诗歌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这样的审美意蕴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更能激发学生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思考,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诗意语文”彰显教学的陶冶作用在“诗意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营造一种具有诗意和美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化之美

5、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这正彰显了语文教学中的陶冶作用。即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17N o.9(下)2 0 2 3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在“诗意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的审美意蕴、情感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传递,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在 黄山奇石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诗意解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深沉的热爱和眷恋,进而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爱国情感和人文精神。4.“诗意语文”彰显学生天性“诗意语文

6、”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以语言为载体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审美表达和文化理解。基于儿童的天性是“自由状态”“忘我状态”“想象状态”“解脱状态”,这些“状态”就是“诗意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教学中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天性释放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进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二、“诗意语文”的实践与策略“诗意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一节好的“诗意语文”课堂会让人如沐圣贤光辉,似受春雨滋润,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诗一

7、般的艺术享受中。1.完善自我,提升教师的诗意对于教师来说,要构建充实而有趣的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美好而温暖的课堂氛围,打造诗意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自身要有爱语文的思想。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提升对语文的爱,有了爱才能自觉、主动且兴趣盎然地去探求“诗意语文”实践之道。有了爱,才能具有敬业、勤奋和负责任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意语文”研究中,才能在实践中摸索出“诗意语文”践行策略。其次,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胜任“诗意语文”教学工作。最

8、后,教师要提高自己朗读能力。“诗意语文”课堂强调在朗读中感悟文本人物或者作者的情感。课堂中,教师要通过范读、反复指导学生朗读等来引领学生入情。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学习、反复练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为“诗意语文”的实践做好前提准备。2.深耕教材,挖掘文本的诗意诗意来自语文的内在,是语文本身就有的。诗意即美,美即诗意。教师在备课时要深耕教材,挖掘出文本的诗意元素,找到“诗意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本中的诗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语文素养。(1)感受词句之诗意美。每一个文本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教

9、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词句之美,品味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以 游园不值教学为例。针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使其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满园春色的诗意美,进而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热爱。(2)发现隐藏之诗意美。有些文本中的语言表面看来比较平淡无奇,但是深入探究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隐藏的美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隐藏之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以 落花生 教学为例。针对文本中“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平淡语言之外的意蕴,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3)联系生活之诗意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10、联系生活之美,将文本中的语言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 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杨梅的酸甜可口和营养丰富,加深学生对于杨梅这一食品的认知和了解,认识生活中的美。27学科教育S u b j e c t E d u c a t i o nN o.9(下)2 0 2 33.细研教法,引领课堂的诗意(1)设计诗意语言,引领学生“举象”“造境”。在“诗意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诗意的语言,引领学生更好地再现文本所表达的情境,实现“举象”“造境”。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造境”就是在举象的基础之上,

11、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情境指向课堂,意境指向文本,心境指向学生。境是景象的连续体,很多象的叠加,形成一种氛围。人置于其中,会产生共鸣。教师“举象”“造境”时的诗意语言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设计,使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文本中的事物和情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再现文本的意境。例如,在描述自然景色时,教师可以使用形象的词语来体现景色的美丽和神秘,通过富有感情的语言来传达文本中的情感和意义。另外,教师可以使用富有韵律的语言来呈现文本中的意境,还可以设计意境和意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义。例如,在描述自然景色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和意象来表达景色所蕴含的情感。以帮助学生“举象”

12、“造境”。(2)调动多种感官,引领学生“入境”“会意”。“诗意语文”强调“入境”“会意”。“入境”是指在造境后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会意”体会文本人物或者作者的情感。通过“入境”“会意”可带领学生感受语文课堂的诗意美。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领学生入境会意。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来感知教材中的诗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中的诗意。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来感知教材中的诗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讲解、播放音乐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和意境。可调动学生的嗅觉感官来感知教材中的诗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

13、通过引入香味、气息等元素来营造诗意氛围,让学生通过嗅觉感官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和意境。还可调动学生的触觉感官来感知教材中的诗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触摸、温度等元素来营造诗意氛围,让学生通过触觉感官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和意境。“诗意语文”强调调动多种感官来引领学生“入境”“会意”,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文本中的诗意。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3)指导反复朗读,引领学生“入情”“寻气”。朗读是“诗意语文”的重要措施,通过朗读引领学生“入情”“寻气”。所谓“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寻气

14、”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如指导学生停顿和重音、语调和语气、连停等技巧,引领学生体验文本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神韵。朗读指导必须做到位,一遍不成功,就再指导,再读,直到学生读出了文本的情、文本的味、文本的声。朗读者彻底进入角色,也能带动听众进入角色,才能于反复“寻气”中引领学生“入情”。“诗意语文”是一种教学艺术,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其特质,并在实践中勇于尝试,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孙鸿飞.诗意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之七 诗意课堂的创写:体现诗的独特性、思想性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 0 2 3(2):3 2-3 3.2 郭延政.谈语文好课的张力 从王崧舟诗意语文课看语文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 0 2 1(1 5):2 6-2 7.3 顾建平.在文本阅读中品味“诗意”文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 0 2 1(5):2 5-2 7.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