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21643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内容摘要:本课题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积极的心 理机能为培养目标, 以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研究内容, 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 以积极 的解释为关键所在, 以学生的幸福感为奋斗方向, 构建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 以专业心理 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家长为后援,以正向校园文化、社 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 立体式的、 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研究背景(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年来,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目前

2、大多是沿袭了以往的病 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 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 其结果是头痛 医头、 脚痛医脚,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 也不能发展心理的积极层面, 促进 职高学生真正成人成才。 要改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必须打破消极心理学一统天下的 局面,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职业学校,我校的生源大多是初中学习的“弱势群体”。他们入校后, 心理压力大, 自 卑感较重, 消极情绪相当突出。 我校在办学过程中深切感到,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 学生的学业成绩乃至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核心 要素。

3、 我们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考虑, 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当作自己的努 力方向, 在自己的实践中, 培养学生收获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 这不仅是积极心理学 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也是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二)主要研究概念的界定1、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 (Seligman)的 2000 年 1 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 领域的研究, 现已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 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

4、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 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 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 欣赏性的眼光去看 待人类的潜能、 动机和能力等。 本课题就是尝试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去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 快乐、 满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主观层次的积极的主观体验 的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 究, 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 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 二是个人层次的积极的 个人特质的研究, 包括爱的能力、 工作的能力、

5、勇气、 人际交往技巧、 对美的感受力、 毅力、 宽容、 创造性、 关注未来、 洞察力、 才能与智慧等; 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 致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以培养公民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 利他 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 在对消极心 理学进行批判的同时, 吸收了消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积极心理学更加 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 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 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获 得美好幸猫生

6、活的方法与途径。由上述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可以看出, 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新的理念, 即积极心理理 念。 这种理念将心理学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 无疑是心理学史上 的一项重要突破, 势必会对心理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即, 使我们的心理教育也转向积极方 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发挥的操作思路。它的确立,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教育对象的特点而定,是基于培 养目标的要求而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模式的确立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 要问题。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校以积极心

7、理学为理论依据,以积极的心理机能为培养目 标, 以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研究内容, 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 以积极的解释为关键所 在,以学生的幸福感为奋斗方向,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三)研究的意义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产生影响。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有着 更科学的理解与认识, 它关注人们幸福的获得、 潜能的发挥, 致力于建构一个积极的组织与 社会, 体现出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 流露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散发出了强烈的时代气 息。 这种思想必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促使他们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 理论与 自己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努力建构

8、更加科学的、人性的、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一,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002 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 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笔者认为,在传统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 纲要中的目标是 很难实现的。 而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健康教育要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 帮助他们发展综 合的技能, 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不难看 出,这一目标与纲要中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二,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的

9、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更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 而不仅仅是消极的心理疾病的预 防矫正。 从这个意义上说, 积极心理学的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 涵,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第三,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 发展中的个体, 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对立关系。 教师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 也要以积极的心理看待发展 中的学生, 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 多使用平等的、 积极的词汇, 鼓励学生发展信任、 分享和提出发挥人

10、类潜能建议的积极健康品质。第四,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广泛干预的作用,尤其是帮助教师发展 和运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学, 使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和利用积极心理学, 帮助发展学生之间的积 极心理。 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 也将心理健康教育的 主渠道融合到各学科教育中。 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积极心理学, 可以提供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 有效的课堂环境, 运用更适合的行为原则, 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快乐、 兴趣、挑战性, 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而不是心理疾病, 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 希 望和生活满意度, 而且通

11、过学校的气氛和组织, 课堂结构、 目标和练习以及同伴和家长的支 持等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研究成果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校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积极的心理机能为培养目 标, 以积极的心理品质为研究内容, 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 以积极的解释为关键所 在,以学生的幸福感为奋斗方向,构建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 班主任为骨干, 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家长为后援,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 传为积极氛围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立体式的、系统网络。(一)多元化、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来源于学生生活的

12、方方面面,既包括学生的学校环 境、 班级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因此,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首先树立 一种整体的教育观念,逐步形成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此, 我们提出了构建“四全三多”的多元化、立体式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四全”是指全 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 “三多”是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1 、全方位,即借助学校、家庭、社区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开放式的大教育环境中,通过 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指导家庭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 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

13、、 正面的影响。 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中占有关键地位, 对促进学生身心 全面发展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借助学校、家庭、 社会 力量全方位的推进,使各个教育要素得到有机结合,尊重学生人格发展的整体性。2 、全面,即促进学生的心理全面发展。“全面”包含二层意思: 一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而应面 向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基本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 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完善人格, 能够积极开发自我潜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 品质。因此,我们将“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我

14、校心理健康 教育的首要任务,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全面性还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为了全面促进师生的心理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学习辅导、 生活辅导、行为辅导、成长性辅导、生涯发展辅导这五个方 面的辅导确定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3、 全员, 即包括全体教师、 学生和家长。 它是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 以班主任为骨干, 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家长为后援,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靠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 系统工程, 需要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氛围。 在这其中,既包括校长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全体 教师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为了

15、实现全员参与,我们以浙江省心理健康教师的C 证培训为切 入点, 以组建队伍为突破口, 逐渐形成一个有机运作的系统: 由主管校长负责的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指导小组, 逐步形成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 以班主任为骨干, 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 以家长为后援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共同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良好的心理健康 教育氛围。4 、多渠道,即面向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通过测试、 访谈等方法发现更多的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教师和家长。 如果简单地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归结为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在学校教育的某一途 径、某一时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又会出现片面化倾向

16、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难以显著,也难以持久。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 展中的个体, 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对立关系。 教师也需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 也要学习 以积极的心理看待发展中的学生, 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 多使用平等的、 积极的词 汇,鼓励学生发展信任、分享和提出发挥人类潜能建议的积极健康品质。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从三个不同渠道,将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共同作为工作研究的 对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5、多层次,即面对不同需求,确立不同目标,选择不同内容,解决不同问题,促进每一 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践中,我们的“多层次”体现不同的

17、教育对象上,面对不同年龄、不同问题、不同特点 的学生, 确立不同层次的研究目标, 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 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家长 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以达到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目标。6、 多形式, 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运用多种方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年龄阶段的 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 我们尝试面对全体和个别学生开展班级心理辅导、 学科渗透、 个别 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二)多元化、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1、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课题实施中我们发现,构建多元、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首先就要

18、以学校分管领导为 统领,实现管理的立体化。我校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逐步完善组织机构,进行分层管理, 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立体模式的构建。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在课题实施中,为保证更好地构建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立体模式,我校不断拓 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保证工作全面、顺利进行。(1) 以班级为核心由于学校的工作及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班级开展的,班级是学生心理教育最好的场所,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不仅要承担本班的教学任务, 还要负责班级管理和学生的 思想教育工作, 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 每天都和孩子朝夕相处,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最了解, 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学生的心理辅导

19、员的角色。 因此, 我们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班 级管理相结合,形成以“班级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使每位班主任老师学会用心理辅 导的方法与学生沟通交流, 解决学生的一般心理困惑; 学会用团体辅导的策略和方法在班级 心理辅导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有共性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学习、 生活、 行 为、成长性和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心理辅导。(2) 以正向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阵地营造正向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中职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丰富多彩 的校园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为学生提供求知、 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 会、娱乐和健身的机会,使学生的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

20、。在健康、积极、优美 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 增长知识, 发展能力, 陶冶情操, 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第一, “阳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信自信是促使人实现个性和才能全面发展的前提, 是成功的起点, 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 自信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由此可使人进入良性发展循环: 自信开发潜能、 促进成功 更自信更成功。 学生拥有自信是成长的关键。 学校把学生自信心培育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我校引导学生自发组建了学生社团 24 个, 内容从文化学习、 专业 技能培养,到礼仪训练、体育锻炼、布艺礼品制作、创业实践等,涉及学生校园生活里的方 方面面。团委专门

21、成立了学生会社团部, 还为各社团聘请了指导老师, 并在活动时间、 活动 场地、活动器材、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通过这些活动飞扬他们的青春, 展示他们的才华,促进了个性发展,实现了精神成长,使心理健康教育于“无声”之中。其中 “阳光心灵”社团,以“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消除心理隐患”为目标, 以“助人自助,快乐成长”为宗旨,创办“阳光心理”小报,招募和培训“阳光天使”给同学 提供朋辈辅导, 举办心理讲座, 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 阵地。缤纷多彩实践活动。 学校每年五月以“文化”、 “青春”、 “才艺”为主题开展“我型我秀”才艺

22、展 示活动,每年举办的技能文化节、读书节、艺术节、阳光体育节等,富有个性、充满文化气 息,使心理健康教育犹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也使学生在 实践中找到了自信,提高了能力。第二, “感恩”系列活动,建立良好支持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和人格特质,有助于构建个体持续的幸福感资源,增进人 与人之间的联系,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研究表明,处于感恩心境的人,有较高的主观幸 福感水平、 乐观水平,较多的利他行为, 对他人的帮助的感激和社会支持, 即感恩有助于在 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感,可以建立并维持个体的社会支持资源。“爱他, 就把他感动到哭”, 感恩教师系列活动。 提升师生

23、的幸福感从改变师生对彼此的态 度入手, 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劳和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 使得学生懂得感恩; 让教师看 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体会学生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和感谢, 使教师更理解学生。 我们的具 体做法是:(1)制作心意卡;(2)开展以“感恩教师”为主题的班会;(3)给教师送一份 祝福。 通过这些活动, 尤其是主题班会的开展, 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到教师工作的辛苦以及 教师的奉献精神, 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同时通过班会, 同学们以感恩老师的真挚 情感,以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美好祝词、贺卡和VCD 光盘等多种方式,充分表达感激 老师的育人之恩,给予教师情感性支持,缓解教师的心理

24、压力,减轻教师情绪上的疲倦感。 这个活动也增加师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提高师生沟通的质量, 使学生和教师都感受爱与被 爱的幸福, 提升师生的成就感。 这个活动被市教育工会评选为 2007 年“感动校园十件实事” , 并在 2007 年庆祝第二十三个教师节暨先进表彰会上,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了这次活动,得 到教育局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爱要大声说出来”,感恩父母系列活动。干预亲子沟通,是改善亲子关系的好方法。通过 感恩父母系列活动,学生真正体会了家庭的亲情和温情,在学生中树立感恩父母的思想意识, 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体会孩子对他们的尊重、 理解 和感谢,使家长更

25、理解孩子;同时也是搭建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我们通过 “五个一,温暖你”系列活动进行: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深深的拥抱、一个放飞的心愿、一 份暖暖的祝福、 一张开心的照片。 通过这些活动增加了亲子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提高亲子沟 通的质量,使家长和孩子都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第三,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体验成长快乐游戏是青少年生命的需要, 游戏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更重要的是游戏方式适合 21世纪的 学习方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是要有生理需要和归属感的需要, 而学生团体心理游戏恰巧能满足这些需要, 它为青少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他们在其 中自发地合作, 获得健康

26、的自我发展。 实践也表明, 学生团体心理游戏有着很多积极的教育 功能, 如愉悦身心、 锻炼身体、 加深人际沟通、 加深相互认识、 培养团队合作、 培养创造力、自我展示与肯定、发展各种技能等。我校自 2006 年开始每年都开展一些学生团体心理游戏,并由此发展出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周系列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心理健康活动周主题 心理游戏主题和内容认识自我, 体验快乐; 发展 1 、展示班徽、班旗、班歌和口号;2 、“蚕宝宝”游戏比赛。主题:让心跟爱一起走内容:第一环节:“喊响校训”(校训展示) 第二环节:“感恩的心”(手语歌) 第三环节:“舞动蛟龙”(心理游戏) 第四环节:青春节拍(校园集体舞) 主题

27、:我们是一家人内容:第一环节:校训指引(校训展示)第二环节:我和你,心连心(手语歌) 第三环节:同心协力(心理游戏)第四环节:欢乐校园(校园集体舞)内容:一、热身游戏:“雨点变奏曲”二、游戏:快乐大转盘三、游戏:舞动蛟龙四、游戏:同舟共济主题:我体验、我成长、我快乐一、热身游戏:你喜欢我吗二、游戏:快乐大转盘三、游戏:快乐随心变四、游戏:快乐校园时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自我,开创幸福关爱自我,快乐成长关爱心灵,闪亮自我和谐校园,阳光心灵爱自己,爱他人(3)多种渠道推动第一,师资培训。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目的的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力量、提 高教师水平

28、、 培养教师能力、 建设教师队伍。 我校组织有面向全体班主任的浙江省心理教师 C 证普及培训,有面向年青教师的“希望杯”校本培训,有面向不同年级班主任的心理工作坊 培训,通过这些培训,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很大提升。第二, 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们工作系统中的重中之重。 近三年来, 我校心理方面先后有市职教立项课题中职教师支持系统的研究、市级课题高 中问题学生联合会诊和综合干预研究以及作为市职教立项的本课题。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第三,普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在研究过 程中我们从教师、 学生、 家长的

29、角度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理论与知识的宣传与普 及。如,面向不同年龄层次女教工的系列心理保健活动,面向学生的阳光心灵小报,面 向家长的阳光心语短信服务等。第四,活动推进。学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在普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的基础上, 面向全体教师、 学生、家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营造正向校园文化和积极心理氛围。 如我校已连续 5 年进行的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 “我行我秀”学生才艺展示活动, 阳光体育活动等。 在活动中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五,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发展性和预防 性的心理辅导; 面向个别教师、 学生、

30、家长的进行心理咨询, 通过建立心理档案、 个别咨询、 小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系统、规范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面对自我,从 而乐观、进取地面对生活。通过本课题研究,这五大途径不断地丰富、延伸、拓展,带来了广大师生、家长对积极 心理观念上的更新和学校心理工作的长足进步,有力地推进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 展。三、思考与展望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来关注,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问题有很多综合因素,仅 仅靠课题研究还不能解决问题,需要行政部门、人事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系统性、规划性、针对性还有待提高。学校各方面协调统一、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意识

31、还需要加强。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仍是我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与焦点,我们 将继续、深入地进行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我们虽然尝试做了一些维护、干预研究,但还有很多途径有 待于我们去研究。构建一个多元、立体的、科学、规范、有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多种途径面向 教师、 学生、 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限制和不 足,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参考书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孟万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来源: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 教师教育研究 (2006 年 5 月 第 3 期)学生社团:精神成长的舞台 刘计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 8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影响 王定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 8 感恩:积极心理教育新视角 苗元江 陈燕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 5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 崔景贵 J 职教通讯, 2006 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陈家麟,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的智慧 林崇德 开明出版社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樊富珉 清华大学出版社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 陈旭 张大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育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