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绿》教案一课时.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152800 上传时间:2025-02-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教案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绿》教案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 题二十二 绿课 型新授课课 时第一课时复备时间主 备 人岳永霞主备人单位寿阳四中复备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内涵。过程与方法:学习、借鉴作者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在文章所抒发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借鉴文章多角度地细致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为主,适当辅以讲授。教学准备诵读课文,熟悉文本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栏一

2、、激情导入古人喜欢绿,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同学们能说出几句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荫里百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日出江花红胜似,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绿。二、作者及背景知识介绍、作者简介: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绿、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学生回忆)、时代背景介绍: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

3、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所以,绿虽然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三、初读感知 1、找出你认为文中重要的字词,和同学交流。踞( ) 绺( ) 穹( ) 尘滓( ) 皱缬( ) 掬( ) 什刹( ) 挹( ) 明眸( ) 善睐( ) 2、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能统领全文的句子(划线) 明确: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3、找出两个能概括梅雨潭绿的特征的词语 (用符号)明确:醉人 奇异四、理解阅读1、作者在第二段直接写梅雨潭的绿了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坐在亭边【梅雨亭】 由远到近 走到山边 站在水边 由略到详 【梅雨瀑】

4、 【梅雨潭】 烘托 (远眺) (近观) (眼前) 2、请同学们朗读第三段,并划出你认为最优美的语句,并从写法、作用等方面写出你的评价。 (1)欣赏梅雨潭的“绿”。碧绿的潭水 极大极大的荷叶(形色) 少妇的裙 (涟漪) (视觉)(静态)初恋处女的心 (荡漾) (动态) (联想) 涂了“明油“(波光) 软嫩的鸡蛋清(软嫩)(触觉)温润的碧玉 (清澈) (触觉、视觉)蔚蓝的天空(鲜润)(想象) 小姑娘(可爱)(想象) (2)体味梅雨潭的“绿”。为了突现这绿的“奇异”、“醉人”,又将哪些地方有名的绿与梅雨潭的绿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想突出梅雨潭之绿的怎样的独特风格?明确:绿杨(淡),绿壁(浓),西湖(明),秦淮河(暗)。 明暗适度,浓淡相宜。(3)抒发梅雨潭的“绿“第三段中那些句子运用了直接抒情,找出来分析其作用。“那醉人的绿呀”“满是奇异的绿呀”,抒发了难以抑制的浓烈的喜爱之情。第三段结尾的一段较长的抒情,作者一连用力九个“你”。又用了“拍”“抚”“掬”“吻”等富于亲切感、抒情性极强的动词,极为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板书设计二十二 绿 朱自清 写景方法归纳: 烘托 动静结合 调动多种感官 联想 对比 直接抒情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