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分子世界课题 一、走进分子世界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归纳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3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以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4了解科学家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奧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难点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教学用具玻璃管、水、酒精、铅块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
2、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学生阅读章首引入本章二 新课教学1活动7.1 选择一种模型 在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物质内部结构的情况下,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物质的微小结构的呢? 按课本活动7.1实验小实验l是说明物质是由小颗粒组成的,小实验2、3说明小颗粒之间有间隙 教材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给出了三种可能的物质结构的模型,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并尝试解释活动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在所选定模型的合理性基础上,提出任何物质可分的思想,并给出了分子的概念就是能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当把分子颗粒再细分时,原有物质的宏观性质就消失了 分子是尺度很小的粒子, 例:2 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长约l cm;若把水
3、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它们的比例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之比 结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适当介绍有关显微镜 2活动7.2 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观察现象 结论: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可让学生自己在课外做下面的实验:(选择介绍) (1)用一透明杯取l4的纯水,并向里加入适量食盐,搅拌直至食盐充分溶解。 (2)向食盐水里加绿色食用色素,搅拌至水呈深绿色 (3)再用同样大小透明杯取l4的纯水 (4)倾斜盛纯水的玻璃杯,把绿色盐水慢慢沿杯壁倒人杯内。 (5)用一硬纸片将其盖上,让玻璃杯静置几天 (6)每隔一段时间(2 h为宜)观察一下,记录观察观察到的现象 (7)你观
4、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3活动73 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演示课本图7-6实验两金属圆柱的接触面必须非常光滑 借助于下列模型类比,获得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图像取两个小球,中间用压缩弹簧和拉伸橡皮筋连在一起,两球相隔一定距离时,弹簧的压力等于橡皮筋的拉力,两球处于平衡位置当两球间距离大于这个平衡距离时,引力大于斥力,两球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当两球间距离小于这个平衡距离时,两球间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 结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4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生活物理社会: 纳米材料三 作业:补充习题、随堂练引入课题学生实验或演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举例教师小结实验学生观察教师小结学生实验实验教师小结学生阅读板书一、走进分子世界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