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求出其面积。教法学法:(一)、教法:1、操作感知。2、自学讨论。3、尝试发现法。(二)、学法:1、借助直观建立空间观念的方法。2、互助学习法。3、把握解题关键的学习法。教具、学具准
2、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2、学具:自备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一个,剪刀一把。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引入新知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对的面()。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 )。它是特殊的( )。 3、说出下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并计算各个长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单位:厘米)8厘米2厘米米3厘米6厘米5厘米2厘米 二、积极主动,探究新知:分三部分进行,实践操作,丰富直观表象。自学讨论,突破难点。尝试发现,实践出真知识。1、实践操作、丰富直观表象拿出你们准备好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并在上面分别用“上”、“
3、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动手沿着棱角剪开,(多余的部分用剪刀要剪掉),再展开。 讨论 :你展开的长(正)方体有几个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上在后右下前2厘米3厘米8厘米上左后右下前2、自学讨论,突破难点。自学题纲: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三、 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动画演示并讲解长方体拆成平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 1、 认真观察并加深理解展开后的图形与原长方体之间的联系。2、 建立表面积的表象。通过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长方体拆成平面展示图,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3、尝试发现,实践出真知。
4、例1 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想:长方体有6个面。上、下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前、后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左、右每个面:长 ,宽 ,面积是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想,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生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四、综合练习,拓展新知试一试:1、一种长方体纸盒,长3厘米,宽2.
5、5厘米,高5厘米。制作30个这样的纸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2、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需要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你还能举出例子吗?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需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完成练习并及时反馈。举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柱子等。 提高性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根据实际来解决问题,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五、课堂延伸 总结评价。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既能
6、梳理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上下面 长宽2前后面 长高2 左右面 宽高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按照旧知引入,实践操作,自学讨论,突破难点,实践操作,几部分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7、本节课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研究、讨论、操作,从而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一、旧知引入从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实践操作,以“动” 激思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以长方体的特征为依据,从给出的12个面中选取相应的面拼成长方体,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深刻地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抓住了推
8、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我想,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再让学生测出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三、生活中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这种不需要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你还能举出例子吗?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需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完成练习并及时反馈。举例子,如计算游泳池的表面积、粉刷柱子等。 提高性练习旨在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懂得根据实际来解决问题,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上完本课,结合老师们的建议,我发现了本节课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优生在课堂上仍是主角,学困生由于动手能力差,思维跟不上,大部分时间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从课堂练习可以看出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对他们的训练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