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a、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b、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b、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仪器
学生: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1个、盛有水的烧杯1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1个、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3朵、盛有水的喷壶1个
教师:装有阶梯蜡烛的烧杯1个、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1个、玻璃片、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2朵、带有胶塞和导气管的空锥形瓶1个、试管、石灰水、装有稀醋酸的喷壶1个、空喷壶1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情引入
展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展示一瓶没有标签的雪碧。提示广告词提出问题:这是一瓶什么饮料?
学生回答是雪碧。
由熟悉的电视广告词设疑激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过渡: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我们接触过二氧化碳?它有什么性质呢?
板书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争相说出一些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或用途。
从生活经验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让其自然地进入新课状态中,并且认识到二氧化碳与生活息息相关。
实
验
探
究
探究一:倾倒二氧化碳
演示:倾倒二氧化碳
演示前,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然后教师演示实验;之后提出问题:从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结论:二氧化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延伸:我们还能不能设计出其他的简单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呢?
引导: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学生先猜测实验可能会有的现象,接下来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分析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回答出灭火的用途。
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先猜想,而后假设,近而实验,推出结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了解性质决定用途。
探究二:
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设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参照教材“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来进行探究。
(巡视)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引导:知道了二氧化碳的这个性质,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讲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部分学生如果实验失败,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失败的原因。
学生回答制造可乐、雪碧等饮料。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探究三: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设问: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下面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
演示实验:向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上喷洒稀醋酸。
信息提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演示:取学生实验后的矿泉水瓶中的“水”适量,用喷壶喷到纸花上,让学生观察现象。
设问:什么物质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呢?是水?二氧化碳?还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板书:CO2+H2O=H2CO3
过渡:在这节课之前,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碳酸这个名字吗?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学生回答出雪碧是碳酸饮料。
对比实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方法,通过使石蕊变色的探究,初步让学生学习对比实验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对知识的掌握将更为深刻。
与本课开始相衔接,做到前后呼应。
探究四:如何证明雪碧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呢?
设问: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雪碧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吗?
板书
CO2+Ca(OH)2=CaCO3↓
+H2O
学生上台与教师共同实验操作,展示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再次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
课堂反馈
动画播放:“屠狗洞”的故事
提问:你知道杀死小狗的凶手是谁吗?
观看“屠狗洞”的故事并分析原因。
拓展学生视野,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纳整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重新思考、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再次让学生构建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
论文---《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氧 化 碳
板书设计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支持呼吸
密度比空气大 CO2+H2O=H2CO3
能溶于水 CO2+Ca(OH)2=CaCO3↓+H2O
教学反思
在本次授课中,第一步是从一瓶失去标签的雪碧入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设计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又可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步步引导,让学生顺着一瓶雪碧探究到二氧化碳的诸多性质,然后分小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的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出现的反应做了充分的思考。经过课前的思考与调整,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