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叠问题教学设计阿瓦提县第四小学 潘国珍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重叠的含义。2、学生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3、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呼啦圈、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玩过猜拳游戏吗?2、组织学生玩猜拳游戏,胜者继续玩下一个游
2、戏3、组织学生玩抢凳子游戏。二、新授(一)认识重叠,揭示课题1、参加游戏的各有几人?2、算一算参加两种游戏的人一共有多少人?3、实际有几人参加了游戏?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呢?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重叠问题(二)深度体验,理解新知1、一共有几人参加游戏?(4人?、5人?或2+3-1=4)(1)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么算?(2)算式中的每个数字分别是什么意思?2、引出韦恩图。(1)你们能一眼就找出刚才参加游戏的同学吗?(2) 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眼找出玩游戏的人呢?(3) 引导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4)你们能把上面的情况在练习纸上画出来吗?学生独立画图(5)展示作品,并引导学生说出图中每一部
3、分的意思(6)介绍:我们刚才用集合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了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这幅图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集合图,你们知道吗,最先使用集合图来解决重叠问题的人,是一个名叫韦恩的数学家,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所以这幅集合图又叫韦恩图。3、数形结合,解决问题。(1)你能从图中找出算式中的这些数吗?分别表示什么?(2)看着韦恩图,你还能想到什么算式?4、小结我们在解决重叠问题时,可以通过画集合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在现实生活中,重叠问题还有很多。(三)联系生活,反馈练习1、课外活动的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猜测参加两项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出示统计表,学生观察发现。 (3)引导学生填集合图 (4)看集合图写算式,解决问题。2、将动物分类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熟悉的动物,我们一起来将他们分分类。 (2)引导学生分类,并完成集合图。3、学习用品的问题。(1)课件出示捐赠的学习用品和问题。 (2)从这个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可以怎么计算? (4)指生汇报4、趣味数学,我能行。三、回顾课堂,总结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重叠问题,其实,生活中的重叠现象远远不止我们见到的这些。下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用今天的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呢。六、板书设计重叠问题 猜拳 抢凳子 2人 3人 集合图 王佳琪 韦恩图 张震 崔弘力 马博 2+3-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