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叠问题教学设计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曹湾小学 莫月波【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1)P104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十四第1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借助直观图体会、理解重叠问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重叠现象中的相关数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活动过程,在猜想、验证、思考、交流等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究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重复部
2、份的理解。【教具准备】课件、便宜贴、答题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脑筋急转弯:1、有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却只有三个人,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2、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左数起小明排第4,从右数起小明还是排第4,你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若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图表示,画画看。从左数起和从右数起,我们把小明数了两次,也就是重叠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重叠问题。(板书课题)二、经历过程,体验探究1、设问质疑,引发冲突调查本班同学参加语文、数学兴趣小组的情况。课件出示阳光小学三年级同学参加语文、数学兴趣小组的统计表。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估计生:
3、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9人。师质疑:一共有多少人?估计生不假思索地回答17人。师:再仔细地看看统计表,有什么想法吗?有没有一个好办法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们组的小伙伴说一说,然后用你们想到的方法可以连一连,或者圈一圈,也可以重新整理这份名单。提出要求:(1) 摆好后让人一眼就能看清哪些同学语文、数学小组都参加了: (2)小组内要注意分工合作,大家出主意; 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整理。师发巡视提醒:注意你们的方法,不但要自己明白,还要让大家看明白。 三、小组合作,整理表格,初步感知韦图的过程 1学生小组合作整理表格后,选代表上台展示。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4、你们的成果,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为什么这么连、圈或者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汇报,将每组整理的结果贴在黑板上 请学生把参加语文小组的同学圈在一个大圈里,再圈出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学生圈完后,课件出示。师:好看吗?(不好看)我们可以让图变得美观些。 根据学生要求,教师操作课件介绍韦恩图。2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生根据读图得出不同信息)师:从这个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根据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既.又,只.估计生会说中间部分表示语文数学小组都参加的。师:中间部分还可以怎么说?既.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人,只参加语文小组的有5人,只参加数学小组的有6人
5、。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指一名学生上台指着白板说。四、探究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师:从刚才的整理,我们知道参加语文小组的有()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人,都参加的有()人。(师说半句,生接半句)那一共有多少人呀?(板书问题)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估计会有5种方法。8 + 9 3= 145+6+3145+3+6148+6145+914请学生当小老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小结:不管怎样,重复的只能计算一次。过渡语:这节课遇到的重叠问题,通过努力,已经找到了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了:可以画图解决,也可以列式计算解决。重叠太有趣了,它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数
6、学问题呢。瞧!五、巩固练习、练习一:课件:认识集合图各部分的含义。你能从图中很快地看出哪些信息?一共有多少人得优?在答题卡上列式算一算。然后汇报评价。、练习第2题。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看看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动物。先认识集合图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再请学生口答。、练习第3题。香果园水果店这两天进了一些水果,请当采购员把这两天的进货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听了采购员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估计学生会说这两天都进了苹果、梨、西瓜,师乘机问,这三种水果应该写在哪儿?学生口答完成集合图。商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六、全课总结,欣赏生活中和重叠。其实重叠在我们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想想在哪儿用到了?(黑板、推拉门、推拉窗、雨伞把、一摞纸杯.)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又何止我们见到的这些,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可能会有别样的感受。(课件演示图片)谈收获:重叠现象美吧!谁能说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七、课外拓展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最棒?老师带来了两盒奖品。请看:(课件出示)这个问题大家课外一起研究。结语:感谢重叠带给我们的快乐,感谢重叠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美妙的数学之旅,同学们,让我们留心观察 ,发现生活中的美!板书设计:重叠问题 既.又. 只. 8 + 9 3= 14(人) 5+6+314 (人) (5+3+614 8+614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