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能力的结题研究报告 和工作报告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结题研究报告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第一初级中学课题组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展,现代化教育对人才的定义标准也发生了质的 变化, 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符合时代的 需求。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教育是基 础教育,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利用信息 技术教育的手段,开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 养, 是现阶段初中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值得我 们去思考和研究。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研究报告一、我们的思考 问题提出“百年大计, 教
2、育为本。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 常重视教育 ,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 竞争, 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 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必须有人才的支撑, 必须转 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 育观念、教育模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 全面变革。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是我国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 与学科教学 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 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 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 不是把信息技 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而是强调要 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和情感
3、激励工具, 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 索、 多重交互、 合作学习、 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 把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学生 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 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 可见, 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 力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 条有效途径。当前由于受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 思维能力还存在许多问题: 1、现行的初中学科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生 活实际跨度较大。2 、有的内容过于枯燥,学生不感兴趣。3、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结构模式 还不完善。特
4、的知识结构; (5)活跃的灵感。(一)、实施的理论依据“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的确立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初 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初中生(12 15 周岁) 神经系统趋于成熟, 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层细 胞的结构机能迅速发展,为形成联想、概括、抽 象思维奠定了物质基础。 就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而言,学生的抽象发散思维能力进一步发 展, 但发散思维中的独创性表现不很成熟, 水平 比较低。学生的辨证批判思维能力开始迅速发 展,但还远远不够成熟。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 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前沿。 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 过程中有许多卓有成效的创新思维的有利因素, 从中可以总结
5、出供人们学习、 借鉴、 能够提高人 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原理和原则, 对于培养学生创 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二)、实施的基本原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为指导,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理论,江泽民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方针, 遵循教育要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服务, 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 展服务的原则, 为培养现代社会的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 接班人和高科技后备人才打牢基础。(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 力方面所显现的本质特征与目标体系, 揭示信息 技术教育运用于学科教育教
6、学中所发挥的整合 作用;2、构建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导向,以教育信息 化为平台, 以实施信息技术现代化教育的目标体 系和课程体系为核心, 以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 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为目标, 探究信息技术现代化 教育与课程改革的紧密联系与整合的内在协互 关系;3、研究和探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提 高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 力;4、运用“发展的观点”、 “主体的观点”来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规律, 寻找培 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校园网、 现代教育网和因特网为主的信息技术, 应用于学校管理、 教育教学 工作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特别是
7、各种教育活动和 学科教学, 用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着力 在教育活动和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批判思维、 发散思 维、 聚合思维等得到更好的培养, 为全面提高学 生的创新素质,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基 础。三、我们的尝试课题实施(一)、要素分析,确立课题研究思路在研究中,我们经过分析、归纳、分类、筛 选将本课题分解为四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分别是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研究”、“生物 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的研究”、“ 物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英语
8、教学中利用信 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这些课题既作为独立课题进行研究, 又作为 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每个课题成果既独立存在, 又为国家级课题 学校信息技术 创新应用模式研究所用,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课题组要能够发挥每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 课题组成员的特点, 结合四个子课题对每个成员 进行分工, 责任到人, 每个课题成员根据自己对主课题的理解, 在结合主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的 同时制定本子课题的研究方式、 方法和以及方向 和具体内容。 然后课题组再定期召开子课题组成 员会议, 总结本阶段各课题组的研究内容, 并讨 论修正研究方向, 避免在课题研究中的分发任务
9、式研究方法。 最终使学校以总课题为龙头, 形成 了各学科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网络, 基本做到每 个学科有课题,每位教师都参与的局面。(二)、立足过程,在动态中进行研究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平时教学活动之中, 让教 师结合课题来进行理论学习、 教材疏通、 集体备 课、公开教学、课堂教学等活动。各课题组成员 在学期开始, 以认真研究教材, 针对学生实际为 基础, 拟定出课题研究计划; 每位课题组成员必 须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 并付之于课堂教学, 定 期总结。让教师能亲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行动、再观察、再反思”的研究过程,真 正做到: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动态中研究行动。(三)
10、、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信息技 术能力课题研究离不开课题研究实施者教师, 那么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就成为了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课题组针对课题组成员和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 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开展。1、开展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师必须具 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 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 大胆突破, 确立创新 性教学原则。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学 习, 学习课题研究方面的书籍以及和本课题有关 的书籍和杂志。 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依 据,掌握了研究的方式、方法,了
11、解了本课题研 究的动态信息。2、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离不开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 课题组针对 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 采用校本培训的模式结合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的内容和目标。培训内容采用了分年龄、分层次、 分模块、分目标的方式进行。 A、全体教师: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掌握一般字表处理软件的 使用、 能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获取信息、 会制作 简易的教学课件并运用与教学。 B、 中青年教师: 掌握基本软件操作技术, 能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 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 发、 制作辅助教学软件, 能指导学生用计算机处 理
12、信息和学习, 能运用计算机及信息网络进行教 育科研。 C、专业技术组教师:具有较系统的信 息科学知识, 对系统软件、 常用工具软件能熟练 安装调试和使用; 能运用计算机及信息网络进行 教育科研; 能进行简单的网络管理和维护; 充分 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和交换信息; 能熟 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能综合运 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 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 软件。3、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闭门造车只会让自己落后、与社会脱轨。课题研究要与时俱进, 了解本课题研究动态消息,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 课题组多次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 参加 各级各类培训、学术研讨、课
13、题培训等活动。通 过派出去,引进“外智”等方式使教师们掌握了教育发展的现状、 更合理的安排和制定了本课题 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四)、搜集数据、掌握研究对象材料课题研究涉及到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掌 握能力和对创新思维的理解, 所以在研究之前必 须对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 包括家庭拥有 电脑的情况、 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 教学和学习 中的思维方式以及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资源 的应用情况等。 为此, 我们制作了分为教师和学 生两个部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的研究 调查问卷, 对相关情况做了全面的 了解, 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撰写了详细的调查分 析, 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 以
14、便根据 实际情况开展更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 同时, 通 过信息技术课, 教师了解观摩了学生信息课的情 况,对学生个体的现状(包括硬件条件:家庭拥 有电脑比率、 上网时间以及课外阅读情况; 软件条件: 是否具备相关网络知识, 操作的熟练程度, 发现问题及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的兴趣) 有了充分的认识。(五)综合性学习平台的搭建为了能够有效的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 交流、 展示自我的平台, 课题组组织创建了学校教 育网站和教师个人博客。网站上建立了学校资源库, 在课题实施过程 中, 学校资源库不断吸纳本校教师创作的优秀教 育教学资源,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每一个学科 的教师都投入到有特色的校园资
15、源库建设中, 充 分发挥网络优势。 同时, 学校建立了属于自己的 课件制作中心和软件下载中心,并在实际教学 中,不断充实,及时更新,从而陆续丰富学校教 学资源库的内容, 使之更能有效的辅助教学, 让 其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提 高教学效率。博客是时下最流行最时尚的展示个人精彩 的平台方式。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开通个人博 客, 供教师和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 通过博客教 师和学生可以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 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个人工作、学习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 时记录和发布, 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 更可以以文会友, 结识和汇聚朋友, 进行深度交
16、流沟通。(六)、交流反思,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反思是为了进步。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彻始终的。勤于钻研、善于 总结同为课题研究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源于实 践,成于理论,每项研究过程中或阶段结束后, 我们都及时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上主观回 顾, 通过汇集、 对比、 分析和思考, 将研究措施、 实施效果、 后续设想、 成功经验等整理成文字材 料。课题组成了一个磁场, 聚合、 同化了群体中 的每个人,他们视校园、课堂为实验室,基本形 成了“人人搞科研,时时在研究”的良好氛围, 通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 教师的教科研素质有了 不同程度的提高。四、我们的收获 阶段性成果(一)克服了对创
17、新认识上的偏差。以往一提到创新教育, 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 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 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 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 不在 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 而关键在于 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学生也可以创新, 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 教师完全 能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教材, 高效地驾 驭教材, 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 新问题 引入课堂, 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再去 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 了解更多
18、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 合作的氛围, 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 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克服了课 堂上老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学生是 观众、 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 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 够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保留学生自己的 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 宽容、 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 使学生在教育教学 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 做学习的主人,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这种班 级氛围中, 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19、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集思广益,促使 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 设计集 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 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 抒己见, 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 或修正他人 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 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地鼓励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 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 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 创设情境, 激励学 生打破自己的
20、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 问。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批判性质疑是创 新思维的集中体现, 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 批判性质质疑开始。 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 质疑, 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 特别是同学的观 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 进行批判性质疑, 并且勇于实践、 验证, 寻求解决的途径, 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四)教师们掌握了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培训和课堂教学, 教师们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师们掌握了计算 机基础知识、工作原理;会进行汉字输入;提高 了 Office 自动办公软件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应用; 能够运用网络资源
21、的获取知识和素材; 简易课件 制作方法。课题组成员还掌握了 Dreamweaver 网页制作技术、 Photoshop 常用图片制作技术、 教学课件的制作技术、 以及 Flash 动画制作等信 息技术。教师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教师们现在敢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 教学, 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并有了自己一定的 独特见解, 在各级各类活动中都能够将信息技术 很好的融合进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五) 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共享、 个性、 主动、 互动。通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 学生具备了必 要的信息技术能力, 这些能力被学生们很自然的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打破了原有的
22、学习 模式和思维模式, 为学生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提供了保障。共享: 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师、 同学共享各 种信息资源、 学习资源, 与整个世界共享资源和知识, 学生的学习世界成为了一个可以无限扩展 的世界。 他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使得学生有了更 多的学习资源和选择机会。个性: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 就自己的特 殊问题向老师、学生和社会请教,展开讨论;根 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某些方面更为深入学习和探 索,以求得个性的发展。个性化的学习,个别化 的教学在此得以实现, 这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 展、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现事物。主动: 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较, 具有明显的 “非中心化”的特
23、点。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了学 生参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学生获取知 识不再依赖于教师的分配和传授, 促使学生在学 习中学会创造性的去思考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 问题,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反馈,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互动: 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课堂应用使得课堂形成了一个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我的“网络”模式, 互动活动的增加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最的外显特征, 交互式、合作式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 在这一学习模式中,学生学会了分享、合作、沟 通、创造。(六)取得的成绩。自进行课题以来, 我们不断思索, 不断进步, 通过参加相关的比赛来促进自己勉励自己, 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 从
24、中, 我们既体验了课题研究对 我们的影响,也收获了进行课题研究的成果。教师方面:我校先后有 23 人次获得市、县 电化教育论文评比各类奖项, 有两人人获得省一 等奖,本课题的开题报告也在中央电化教育馆 “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中期评估 检查中获得二等奖。 我校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有 35 人次获得市区各奖项,另有一人获省一等奖。 课题组教师参加各级性质的公开课、观摩课 15 节, 另有四位老师获得县教学能手, 一位老师获 潍坊市物理科实验教学能手, 一位老师参评省数 学科教学能手取得优异成绩。学生方面: 通过学习和培训学生们也掌握了 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相关比赛中,共有 4
25、6 人获得市、区各奖项。参加市中小 学科技节机器人和“三模”比赛获一等奖一人,三等奖 3 人。五、我们的问题研究反思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由于我们研究组的成员都是一线的教师, 理 论水平还有待提高。 研究的数据和资料不少, 但 是有高度的、 总结性的东西不够, 没有能够提高 一个层次来审视和总结课题的结论。2、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容易犯先入为主的 错误, 以肯定的态度去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 中的方方面面, 没有能够以科学态度去探究、 探 索。从而使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不是科学的探究过 程,而是经验推广过程。 3、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量化评价上, 不
26、能 够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影响了课题的进一步实 施。六、我们的思考研究方向为了使本课题能得以全面顺利实施, 取得有 实用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我们要认真总结近两 年的研究工作,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 优化教育结构, 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 营造宽松的教 研氛围, 明确终极研究目标, 健全客观的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达到“教学 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的研究目的,完成国家课题的研究工作任务。下阶段我们的研究方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1、 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 认真地学习一 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 在学习中提 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7、。2、纠正“成绩”即“成果”思想。课题组成员 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时容易把在教育教学方面 的成绩当成课题研究取得的科学成果。 从而使着 眼点方在了“成绩”而非“成果”上,以教学本 位取代科研本位,使课题研究工作偏离了主方 向。3、 把如何“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 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 使之成为 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设计模块。 准确把握信息技 术与学科整合的切入点, 揭示现代教育运用于学 科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整合作用使课题研究落 于实践, 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思考, 再在思考中实践的行动研究模式。4、如何有特色的展示各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也就说如何将所取得的共识提供给大家一同来 分
28、享?并将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得到拓展与运用。5、 研究、 探索评价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评价方式, 把握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以促进更好的 利用信息技术培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6、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分类、整理、分析和总 结工作。参考文献:何克抗 创造性思维理论朱惠琴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建构 自主学习教 学模式的尝试柳斌总主编 创新学生培养创造刘国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自主、互动、 创新”教学模式探讨张勤让 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误区陈美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结题工作报告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第一初级中学课题组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29、展,现代化教育对人才的定义标准也发生了质的 变化, 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符合时代的 需求。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教育是基 础教育,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利用信息 技术教育的手段,开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 养, 是现阶段初中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值得我 们去思考和研究。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整合、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中学生。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的研究背景首先, 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 力是时代的需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中国要 走向世界必须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30、 必须有人才的支撑, 必须转变那种妨碍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教育 模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是我国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 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 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新的课程观让我们重新审视延续多年的教学观、 质量观、发展观、人才观,深刻影响着教师长期 习惯的教学行为。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 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 对学校教育教 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教育目 的、教育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31、都在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次, 是促进课堂教学的需要。 信息技术为学科 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 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 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 例如, 多媒体技术 能更加逼真的模拟出微观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在 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 事件和故事的实例, 学生能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发现和问 题解决的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不是把信息 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 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 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 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32、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 所需要的。第三, 这是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高度信息化 的时代, 重新形成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 的功能, 它既要传授知识, 又要发展学习者的多 种能力如学习能力、 信息处理技术、 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即是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学 习掌握各学科知识, 还要着力培养、 提高学生应 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 的能力。 当前由于受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 新思维能力还存在许多问题:A、现行的初中学科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跨度较大。B 、有的内
33、容过于枯燥,学生不感兴趣。C、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模 式还不完善。D、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在此意义下,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 势 必成为最佳途径。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 合, 即是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 全面结合使 用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等手段, 对相关学科教学 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 形式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求, 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使学生在获得具 体的学科知识的同时, 提高信息素养。 需要特别 说明的是,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信息技术与学 科教学的整合, 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
34、地、 孤立地 拼凑或叠加在一起, 而是彼此相互联系、 相互作 用形成的有机整体。基于上述原因,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针对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 确立了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 重点探讨在 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二、研究目标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 既是指一种高级的 思维活动, 也是指一种积极的自我激励的活动过程。思维活动积极,才能产生创新。创新思维是 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智 力的核心。以计算机、 校园网和因特网为主的信息技术, 应 用于学校的各种教
35、育活动和学科教学, 用以转变 教师的教育观念,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 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着力在教育活动和学科教 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 学生的批判思维、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等得到更 好的培养,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将来成 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 学生观, 提高教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水平, 培养教 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能力并取得一定质量的教 育科研成果, 同时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 平,培养在本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 人。三、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我们要
36、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推进, 提高师 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 首先要从理论上, 探索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支持下的教学设计理论; 探索研究在信息技 术支持下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以及在新的教学环 境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是探索研究如何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 创设有利于 学生探究 、发现、建构知识的学习情境;努力 探索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相联系以 组织形成一个新的、 完整统一的认知体系; 再 则就是培养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学会使用计算 机通过 Internet 网络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 应用信息。具体
37、地说即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对 Internet 网上教学资源的分析、利用与再开发, 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 多媒体技术了无痕迹的 结合在课程之中, 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 制作简单适用教学课件的能力; 在明确真实而 有意义的整合不同于简单的混合的前提下, 探索 新的教学方法, 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尝试 探索研究整合课程的评价; 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因此,在课堂中运 用信息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老师很难展示出来的 时空性、微观性、宏观性、运动性等诸多困难。四、研究措施1、加强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与管理硬件方面, 我校把现代信息教育技术
38、的发展放在 首要位置。近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充实有 关设施设备。先后继三机一幕配齐的基础上, 装备了多功能多媒体教室。 新建了高标准、 高品 位的 40 座多媒体网络教室,为教师的信息能力 的培养与提高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为推动教育现 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软件方面, 为满足教学需求, 我们不断丰富图书 和音像资料, 购置了相当数量的现代技术教育软 件, 加大素材库的建设的力度。 同时积极开发多 媒体课件, 加快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 不断完善 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重视课件的开发, 使多媒体课件真正具有灵 活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共享性。同时我们加 大了管理力度
39、, 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现代技术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杜绝闲置现象。 使学 校教育资源不损坏、不散失、不浪费。2、加强管理力度,规范课题研究保证课题研究投入:学校专设有面积约 20 平方 米的办公室一间, 有 3 个宽大的资料柜, 课题研究的各项资料, 都分门别类有序规范地进入专用 柜进行管理。 并配备了一台专用电脑及打印机等 办公设备, 除进行常规资料的管理外, 还可以借 助它上网查阅下载资料, 加强与网络的对接和交 流,为教育科研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强化制度建设,抓实过程管理:首先,我们结合 本校实际, 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努力做到目 标、要求、管理和考评的落实到位,保证了课题
40、研究的正常开展。其次,抓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情况的调研活动, 强调要求课 堂过程做到有完全的课题立项材料、 有阶段性研 究计划、有活动记录、有理论学习资料、有完整 的原始资料积累、有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3、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一方面, 任课老师认真学习 中小学电教、中 国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等现代教育技 术专刊,不断探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另一方面,老 师们积极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的教改经验, 观看优质课录像实况, 组织议课、 评课, 吸收先进经验。 同时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 要求听课老师回校 后进行总结反思, 学习成功之处, 并及时向
41、课题组老师传达。 既开阔了听课教师的眼界, 同时又 使其它教师有所启发、收获。4、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科研水平以实验科为中心, 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 带动全 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围绕专题, 组织中青年 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 围绕课题研究的 目标及要求,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总 结, 并及时做好阶段性的经验总结工作, 鼓励撰 写专题论文。五、研究成果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团结协 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合作意识是现代 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 流,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决
42、定了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做到善于利用教科书、 音像、图片等教学丰富资源,并产生最大效应。 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更能体会到竞争的意义和残 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 要来源, 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 易对教材 产生依赖心理。 因而, 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 运用,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在学习 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网 络咨询,观看实验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 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
43、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 偏重知识的学习, 这与当前知 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 因而素 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直 观、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好奇心、求知欲得 到了大大的发展, 主动探索知识, 发现知识的能 力大大提高,敢于想象,大胆猜测。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 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2、 使课堂更具民主化, 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 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师生间的关系 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生生、人机间的交流与互动。教 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 在学习中教师的 活动
44、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 提供了一种互动的新形式, 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积极性, 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 真 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3、使课堂更具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 的发展。 通过在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 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研究, 学生各方面 的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利于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 教育技术的水平。 教师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 他 们基本掌握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 思维的基本方法,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提高 了授课效率。六、研究结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将信息技术引入课 堂, 可以帮助学生创设思考的意境, 制造良好的 学习氛围,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能把一些 静态物景动态化, 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能把枯燥无味的问题趣味化, 这不仅极大的刺激和激发 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