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810221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课题类别: 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 063220923学科分类: 信息技术课题承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课题负责人: 姓名:冯瑜。 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 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主要研究人员: 梁婕 副校长 济宁市实验小学徐军 主任 济宁实验小学徐宁 主任 济宁市实验小学杨新忠 主任 济宁市实验小学曹华 主任 济宁市实验小学李霞 主任 济宁市实验小学盛梅 教师 济宁市实验小学戈延华 教师 济宁市实验小学宋学峰 教师 济宁市实验小学杜敬 教师 济宁市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内容:一、课题的提出:(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基础教育中如何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已迫在眉睫。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反馈快,交互性强等 优势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 强烈的探究欲望, 更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基于 此, 我们提出了课题 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及网 络技术直观、形象、化静为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点,学生能 主动的建构知识,并给学生提供想象力的介质,创造宽松、和谐的学 习氛围, 架起了创新思维与学习问题之间的桥梁,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3、、创新品质,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进 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二、课题的目标1、探索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各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 式, 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的氛围, 以实现新课程背景 下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使全体实验教师更新 教育观念, 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 能力。2、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资源真正成为学 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等,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3、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行为,锻炼培养实验教师,带动全体教师 使用信息技术的技巧和理论研究的水平, 形成一批熟练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教学的教师群体。 努力打造一支新课程意识强、 并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骨干教师队伍。4、带动我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促进教育资源的创新,使我校信 息技术资源的软件和硬件始终走在信息技术化学校的先进行列。三、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1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教育实验法。2 、每学年有一次阶段总结、展示。3 、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便于结果的对比和归因分析。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在研究中,我们将本课题

5、分解为六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分别是 “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 信息技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信息技 术,在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综合 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的重点是, 利用信息 技术,全面优化学校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 独创性、 敏感性、 流畅性等品质,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五、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06、 3-2006

6、、 9)(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现 代教育技术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有关理论。 (2) 撰写研究 方案和研究实施方案(3) 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研究申报(4) 明确 子课题负责人2、 实施研究阶段(2006、 9-2009、 7)(1) 每学期初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制定实验计划, 学期末撰写实 验小结。 (2) 每年举行一次课题实验交流,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 每学期定期上实验研究课,积极总结实 验经验。 (4) 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3、 全面总结阶段(2009、 7-2009、 12)整理实验资料,提交结题申请,撰写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

7、告。 根据实验研究进展情况,确定后续研究方向。六、研究措施与过程(一)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我们通过学习与思考,将 本课题设立 6 个子课题加以深入研究: 在语文学科中, 运用信息技 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在数学学科中, 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在英语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 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在科学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在美术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 力的研究。(二)多方努力,不断完善硬件建设。两年多来, 学校在信息化工程方面相继已投入 100 多

8、万元, 进一 步完善了校园网。学校现有计算机189 台,网络教室2 个。目前每个 教室都有“三机一幕”,并设有控制室、电教室、微机室、电视台等, 购置了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投影机、一体化、数码像机以及视频展 示台等电教设备,漫步我们的校园,一股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硬件 设施的健全为本课题实验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三)环环相扣,构建“课堂 教研科研”为一体的课题 研究模式。我校以该课题为导向,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在活动中逐步形 成了教研活动课题化的研究模式, 其基本环节是: 制定子课题方案 积累材料、小型尝试选择教材、讨论教法 公开上课、说课 阶段小结深化研究课题结题。对该课题的研究方法和

9、手 段上我们着重强化了以下三点: (1) 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科课程的有效 整合。 (2)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的循序推进。 (3)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七、实验成果与思考(一)实验成果:(一)初步构建了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信息技术下的学科课堂教 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师的学习与实践, 我们初步构建了我校在信息技术下 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着重构建了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的 课堂教学模式。 如小学语文“创设情景提出课题探讨交流深化拓展”式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自学质疑合作探 究”式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情景互动创新”模式,小学自 然(科学) “明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交流探

10、讨 总结提升”式教学模式。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改变了 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科特点, 学生年龄特 征与认知基础, 以及课件使用的不同方式, 分别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 的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 更大程度上凸现了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功能, 努力使信息技术与学 科教学得到有效的整合,提高了教师在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水平,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本课题的培养目标和研究目标, 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信息 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上, 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上。教师在运用

11、信息技术设计教学环节时,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 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形、动态的画 面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一定的教育情景的创设,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下, 学生 的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课 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凸现。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 学生对信息技术不仅 热情高涨, 教师也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运用, 能激发学生良好的 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三)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在两年多的学习交流活动中, 我们

12、发现教师的教育思想正在逐步 改变, 大家在实践中渐渐明白, 运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下的信 息技术,确实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的 思维火花时有迸发,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现在,教师们渐 渐明白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基本理念, 正逐步深入人心。 只有不断改变观念, 努力改革课堂的教学的方式, 才能更好地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作用,真正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验的过程中, 我校利用自行开发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参与 教学竞赛均取得了好成绩。其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时秋静老师在 2007 年国家小学语文汇

13、报课中,借助信息技术,渗透课程理念, 感受春 天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多名教师在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学 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中,结合学科特点,充分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学生在数学、语文、美术 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四)锤炼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提升了办学水平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 学校已经培养了一支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 具有一定教育技术和科研水平的新秀群体。 在实验研究中, 我们本着 在游泳中学游泳的原则, 组织他们进行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 从理 论与技术两个层面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效果相当好。目前, 学校现有省教学能手 1 名,市、区教

14、学能手 20 名。几年来,学校教师的近 100 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发表或获奖。学校教师人人会上机操 作,搜寻资料、网上编制课件,能熟练运用电教媒体从事教学活动。 学校现代化教育环境与教学资源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充实, 已达到 较高水准。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 “全 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 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厅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基 地”、等荣誉称号。八、改进与完善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充分运用信息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在研究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

15、问题与困惑。1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注意科学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研究过: “过分依赖直观会阻碍学生抽象思维的 发展。”所以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容易降低学生应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就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 维要注意科学性,教师要分清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少用,什么时 候不用。2 、网络资源的双重性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本研究课题注重的不光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 具,而且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 激励工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 学习、 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 把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16、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但是, 在实验过程中, 由于网络资源的双重性, 部分家长担心网络带来的危 害, 限制孩子上网, 对孩子参与实验的热情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一 定的影响。 而小学生本身自制力的不足也带来一些问题, 如有的学生 完成实验任务后,上网打游戏,或浏览多个良莠不齐的网站,还有的 以实验为借口, 上网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这些都为实验工作的进行 带来带来一定困扰。如何在实验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 势,抵御网络的不良影响,如何对学生校外的上网进行有效的监控, 这都是今后实验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九、反思与建议在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中,

17、 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辅助, 在激发学 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 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 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 环境,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 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做成课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 刺激学生 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尽可依据新教材的信息化特点, 大胆改革课堂结构, 优化教 学设计,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及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 让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 从而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探索出 “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 推进现代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如今,在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下,学校“科研兴校”的思想逐步深入,科研的氛围日趋浓厚, 科研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校决心在上级行政和教科研部门的领导 下,继续加大科研的力度, 树立科研的品牌,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 不懈的努力。对于这些问题与困惑,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与实践中, 进一步做好我们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 同时我们渴 盼专家的悉心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培训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