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 写 者执 教 者执教时间2017年3月12日 星期四版 本北师大版学 科数学册 数第八册单 元二单元课 题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课 时教学目标1.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新-课- 标-第 -一-网2.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德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学难点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小棒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师生
2、活动)教学重构(修改意见)前置性作业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数学家的故事情境一:黑猫警长 老鼠 黑猫警长神气地站在A点看着老鼠,老鼠贼头贼脑的提着个偷的东西经ABBC的路线慌慌张张地朝北边的村庄逃去。黑猫警长站在A点,看到老鼠跑到AB这条路的中间,于是黑猫警长就经路线AC追赶,终于在村庄前将老鼠捉拿归案。情境二:路线变成三角形新| 课 |标 |第 | 一| 网点击每条路段,则路线相应的变成线段(能看到路线变成线段的过程),接着三条线段围一个三角形;点击每条线段,则在线段的旁边分别出现字母(a b c);再点击按扭,则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闪烁。情境三:实验要求实验要求(1) 从四根小棒中任选三根,并记录
3、每一根的长度。(2) 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3) 把每次实验情况和结果,依次记录在本组表格内。情境四:实验表格备注:(表格里的线段的长度要与数据相符。)1、先出现第1次实验结果(黑色字的)。点击按扭,则下面三次的实验结果及每栏里相应的线段都出现,同时第一次实验栏里的也出现相应的线段,数据移到线段上(如表格)。 2、点击“小棒长度”这一栏,则 “小棒长度”这一栏的三个小栏合并为一个大栏,同时“小棒长度”的字变为“摆成的图形”。如教材第30页。3、点击每一栏里相应的按扭,则全屏显示这相应的三根小棒(小棒的长短要与数据相互),而且每根小棒都要带上相应的数据(如图)。三
4、根小棒可以任意朝不同方向移动、拖动。点击按扭后,则又还原到原来的表格。4、第三、四次实验栏里的两根较短的小棒,可以随意的延长,延长后也可以随意缩短。点击按扭后,小棒的长度还原。情境五:点击按扭返回到情境一。情境六:黑猫警长盖房子画面的左边有一间还没有盖好的没有房顶的房子,画面的右边黑猫警长正随着音乐大汗淋漓的在锯木头,地板上躺着两根已锯好的木头,两根木头上分别标着8米、7米(数据要清晰,要让学生一眼就看得出来)。新-课- 标-第 -一-网点击按扭,则在空白处出现一段文字:他还需要锯一根多长的木料,才能做好房子的一个三角形的屋顶支架呢?(取整米数)板书设计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后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