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其特征一、 教材简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为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介绍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作为铺垫性内容,简单易懂,后者是重点内容,需多加重视。关于信息的一般特征,教材中提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等特征,在价值性中还提到了信息的可增值性。(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对信息有较全面的认识。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
2、现并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教学重、难点:u 重点: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u 难点:让学生从生活中总结出信息的特征并体验到信息的重要性。二、 教法本章内容作为全书的开篇,概况性较强,实践性较弱,如果单纯讲授,会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讲授法、小组探究法、发现法和任务驱动相结合,尽量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三、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多收集案例,适当拓展,让学生主动学习,从感性上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让学生从实际
3、出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不要拘泥于课本。四、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大约用时5分钟)首先,可以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一下身边的信息,例如:老师问:早晨的闹钟声带给你什么信息?学生会回答:该起床了师问:出门时发现下雨告诉你什么信息?生答:要带伞或者要穿雨衣等等,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引出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接着让学生去感受一下课本1.1.1丰富多彩的信息,并完成后面的小实践。第二环节: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大约用时10分钟)首先,我会明确告诉学生,关于信息的特征,课本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大家可以先去了解一下,然后通过你的理解,自己举例来说明信息的
4、这些特征。这里我们采用分组探究的方法,大体分为六个小组,小组长负责筛选出2-3个准确的例子,每组任务安排如下:1组:举例说明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当学生说完例子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区别2组:举例说明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那么其实1组和2组探讨的都是信息的载体依附性,只是侧重点不同3组:举例说明信息的价值性4组:举例说明信息是可以增值的信息的增值性是价值性的一个方面,它的探讨可以加深学生对信息价值性的体验。5组:举例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这里可以拓展出“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信息没有了价值性也就无所谓时效性”这个内容6组:举例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
5、这里也可以做个拓展,告诉学生共享性是信息独有的特征,让学生进行举例论证。第三环节:实践活动(用时在15分钟左右)这部分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把知识渗入到生活中去,因此这个实践的设计也是对本节教学难点的一个处理。活动一:“价值性体验”:给出资料在西安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两辆大型铜车马,对于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专家学者纷至沓来,获取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活动内容:每4人为一组,分别代表记者、历史学家、工程师、商人,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条信息对你的角色而言价值性所在。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信息的价值性及增值性,同时懂得要善于获取和总结有价值的信息,因
6、为这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第二个活动:“真相探索”我采用的是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的片段,在播放过程中,根据柯南搜集到的资料,可以先让学生猜测一下“谁是凶手”,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看过,是那个老爷!”,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可是那个老爷腿受伤了啊”借着学生的疑问,接着往后播放(当然如果学生都没看过更好)。播完动画片,我会提出两个问题:1、 谁能把柯南推断凶手的过程简单描述一下?这里就考验学生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你能从动画片中看到信息的哪些特征?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信息特征的理解与体验。同时可以引申出信息的另一个特征“真伪性”。(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会,那么有的学生会说“
7、栏杆上留下的痕迹体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医生说的话很有价值性”“老爷的腿确实受过伤但好了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等等,如果没有学生说出“信息真伪性”这个特征,老师可以做出相应的引导“老爷的腿受伤好了没有?但他的表现想告诉我们还没好,所以这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会发现学生在获取、总结信息上的差异,这时老师就可以提醒大家,“如果生活中的你在看书、看电视的过程中,不善于发现、总结有价值的信息,而只是为了消磨时间,那么你将不会有任何收获和知识积累。”到这里就完成了“价值性体验”和“真相探索”这两个活动,我们这节课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也就基本结束了,可以进入。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这
8、个部分可以让学生说一下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等。) (大约用3分钟的时间)第五环节:学以致用(用剩下的约12分钟时间)这部分设计了7个小题,其中前6个小题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当即作出回答,重点放在最后一个阅读材料上。这个材料讲述的是 鲍勃和托德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他们年龄相当,参加工作的时间也差不多,工作起来也都很卖力。但是,托德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得到总经理的赏识,一再被提拔, 而鲍勃则象被人遗忘了似的,一直在基层。 于是,鲍勃实在忍无可忍了向总经理提出了辞职,那么这个经理为了让鲍勃心服口服,就安排了一个测验,最后鲍勃终于认清了自己和托德之间的差距。 我想通过这个材料,让大家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会主动获取信息的人?是否已经习惯了只会听老师讲课,而不再主动提问、主动思考、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并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将你受到的启示和学习收获形成一篇Word文档,发送到老师邮箱,下课前1-2分钟与大家分享、交流。我的信息及其特征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