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及其特征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节,为全书的初始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教材重点讲解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的一般特征”。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开篇,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本学科研究的对象之一“信息”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学科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性格渐趋稳重,逻辑思维趋于严密,对信息已经具体一定的感性认识,且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但对相关概念缺乏系统提炼和深入理解。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理解并能辨别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传递性等基本
2、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直接观察、案例分析讨论,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感受信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树立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材分析与学习者特征分析,我认为本节课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并提炼其中与信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深入理解信息基本含义及信息一般特征的目的。教学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基本含义。五、 教学策略1. 通过“撕纸”游戏,引入信息概念。2. 通过讨论、分析、归纳,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3. 通过新鲜、精彩的案
3、例,结合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轻松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六、 教学过程1、游戏热身,释疑香农定义师:同学们好!从今天踏进校门的第一步,我就感受到空气的清新,树木的繁茂,以及整洁的教室,还有你们的笑脸这些都是大自然与周围的事物传递给我的信息。信息如此平凡,信息如此奇妙。信息是什么?信息“长”啥样?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信息及其特征)师:先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来做个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后闭上眼睛;听老师指令,进行操作;不许说话,不许提问。每位同学的手上都请拿着这样的一张纸,闭上眼睛,听我的口令操作,再次强调:不许说话,不许提问。首先,将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将右上角撕掉,旋转180;接着,再将左上
4、角撕掉。现在睁开眼睛,展开并举起你们手上的纸,相互对比一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生:老师说的不清楚,导致结果很多。师:同学们认为是我给她们的信息不够充分,不确定性多,是这样吗?现在我们请这两位同学再做一次,不过,这次可以随时提问,我将一一回答。师:首先,还是将纸对折。生:是横向对折还是纵向对折?师:横向对折。生:开口朝上还是朝下?师:开口朝上。接着,再对折。生:这一次是横向还是纵向对折?师:纵向。生:开口朝什么方向?师:开口朝左。接着,将右上角撕掉。生:撕成什么形状?大小是多少?师:大约2厘米的正方形。接着,旋转180。生: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师:顺时针。再将左上角撕掉。生:撕成什
5、么形状?大小是多少?师:还是大约2厘米的正方形。现在请展开并举起你们手上的纸,相互对比一下。大家看,这次是不是两位同学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啦?(请两位同学回到座位上。)生:是。师:从这个游戏中,我们体验到,信息的作用是什么?生:是用来减少不确定性的。师:非常好,同学们说的和60年前的美国数学家,信息论之父香农给信息下的定义,几乎如出一辙。他认为,信息就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板书:信息的概念香农定义)(设计意图:通过两次游戏,让学生体验信息的作用是减少不确定性,从而加深对香农关于信息定义的理解。)2、苹果为媒,探究信息本质师:通过上面的游戏,我们知道了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事实上,对于
6、信息的概念,不同的人,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著名的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曾经就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板书:维纳定义)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样东西。(拿出准备好的一个苹果。)师:这是什么?生:苹果。师:根据什么?生:通过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等。(另一学生补充)还有我们的经验。师:是的,形状、颜色都是这种物质的属性,“苹果”则可以被看作是这种物质属性的自我描述,这就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师:你们觉得它能吃吗?(叫一名学生上台拿在手上观察,感觉一下。)生:能,还没有变坏。师:非常棒。这个苹果就奖励给你了,既有信息,还有营养。我国
7、著名的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也提出过他对信息的看法。与我们的这个例子有点类似,他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板书:钟义信定义)同时,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还认为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当然,诸如此类,不同的人对信息的不同看法,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自己到网上去做更多的了解。(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观察、分析、讨论,探讨信息的本质定义。)3、分析案例,探究信息特征师:好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信息很重要。那么,信息具有哪些特征呢?接着,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息的特征。大家先来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8、:到底存不存在这样一种信息,它不需要借助什么报纸,广播,电视,文字,声音等就能直接表达出来呢?生:没有。师:那它怎么存在呢?生:它需要载体。师:请大家举例说明。生:比如说报纸上的新闻,它的载体是文字;电视上播放的节目,那些信息的载体是图像和声音;还有大家的语言,古时候的烽火等等。师:对,大家说的很好。从刚才大家的讨论发言中,我们还可以知道信息虽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它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就好像我们人,是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家庭中的,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生存的。这个就是信息的一个共性,也就是信息的其中一个特征:信息的载体依附性。(板书:信息的特征依附性)师: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这
9、样一个材料,然后大家讨论一下,从这个材料里,你们还能看出信息的别的什么特征?(幻灯片展示一段材料: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师:大家认为那会是哪7个字,会是什么样的一条信息呢?生:中国将出兵朝鲜。师:那刚才那个问题就简单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知道信息还有什么样的特征?生:信息的价值。师:对。就是信息的价值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的巨大价值,它和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不过也要我们懂得去利用这个信息,不然也就一文不值了。除了这点,大家再想想,这里还蕴涵了什么样的特征?可以讨论一下。生:时效性。师:从哪里看出来?生:“急忙以280万美元的高价买了那份过时的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
10、及。”师:是的,这里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那平时生活中、学习上,我们可以不可以找出些例子来,能够说明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性呢?生:天气预报,它对我们的出行,安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也体现了时效性,昨天的天气预报,对于明天来说,就没有意义了。还有学校里的通知,商场里的打折消息,对于商家来说的市场动态师:刚才大家说的很好,也都体现出了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性。(板书:价值性,时效性)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案例,我们是不是也能看出点端倪?(幻灯片展示:)1、一传十,十传百; 2、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
11、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3、孙膑“减灶退敌”;4、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生:(讨论,一个个分开回答)信息的传递性、共享性、真伪性。(板书:传递性、共享性、真伪性)师:好了,老师今天给大家举的例子已经足够多了,现在我想要听听大家的例子。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思考,看能不能想出别的一些什么例子来说明我们刚才所学的那些信息的特征。生:(由不同的同学举出下面的例子,并回答老师的问题)知彼知已,百战百胜;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田径 110M 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找路时,使用旧地图,往往误事。师:同学们的例子都非常的好。事实上,信息的特性还有很多,我们刚才列举的只
12、不过是其中典型的几个。同样的,同学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由你们自己去归纳、总结,也可以上网查查。(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探究出信息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4、归纳总结,布置任务师:我们今天的这节课,主要就是跟大家一起探讨了什么是信息,以及它的特征。课后,有一个任务要布置给同学们,要求大家针对最近我国所发生的旱灾的有关情况来制作一个PPT,内容必须要涉及到两点:1、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2、那些信息都有哪些特点。下节课上的时候,我会随机地抽取几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做展示。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任务,既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在课后进行复习的线索,关注时事的机会,也能为下节课的开堂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