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只有”等词语的意思;3、积累AABB式的相关词语。教学重点:能抓住“孤单”等关键词,理解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关键词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位客人,它们是谁呢?(放音频:喜鹊的叫声)生:(齐)喜鹊师:还有一位(出示大树的图片)大树。二、学习第一板块(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孤单1、师:(出示第一幅图)对,就是大树和喜鹊来了。我们向它们打个招呼吧!(生与图片打招呼)我发现,同学们都很热
2、情,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生:我发现大树和喜鹊都很不高兴)2、它们为什么不高兴呢?(出示文字,生齐读:“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3、“孤单”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觉得孤单的时候?师举例子:(1)妈妈几年都没有回家了,没有妈妈的怀抱,我很孤单!(2)大家玩得真开心。只有我没有朋友一起玩,我很孤单!(学生尝试填空)4、那树和喜鹊为什么觉得孤单呢?你能在书上找到答案吗?请大家翻开语文书32面找一找,并用铅笔把你找到的答案画上波浪线。(指名生回答)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5、是这一句吗?指名生读。(出示对比句子“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6、
3、有眼尖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课文中的句子和这一句话并不一样。(出示原句)原句多了一个词“只有”。那“只有”这个词,到底给句子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们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一下。(1)指名2个学生分别读一句。(2)男、女生分别读一句。(3)左右三组分别读一句。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树和喜鹊很孤单?(第二句)7、 是啊,这里只有一棵树。如果你是这棵树,看看四周,再也没有其他的树,你想说些什么? 这里也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如果你是这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8、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树很孤单。喜鹊很孤单。能不能将这两句话练成一句话呢?(生回答: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9、 这个“也”
4、表示树和喜鹊一样,都很孤单。他们都具有一样的特点。你能不能用“也”说一说这些句子呢?10、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体会到了树和喜鹊的孤单,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齐读)三、过渡。(第三、四自然段)“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四、学习第三板块,体会快乐1、 原来的那棵大树和那只喜鹊,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出示幻灯片)他们变得“快乐”起来。你能从图上看出他们的快乐吗?2、 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写了他们很快乐?(五)3、 指名读一读。师生评价。4、 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他们的快乐呢?(师生交流)“叽叽喳喳、
5、打着招呼、一起”(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拓展)(1)在文中,“叽叽喳喳”这个词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喜鹊的快乐。这个词的组成也特别有意思,它是一个AABB式的叠词。在我们的课文中还有这样一个词,你能找出来吗?(安安静静)(2)像这样的四个字的词你还能说出一些吗?(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平平安安、欢欢喜喜、顺顺利利、随随便便、辛辛苦苦)我这里也积累了一些这样的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吧。同学们读得真棒!我和树、喜鹊一样,也感到很快乐!5、 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感觉一起读一读第5、6自然段。(齐读)五、总结,拓展升华1、 树和喜鹊,他们的生活由“孤单”变得“快乐”,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有了朋友)2、 师总结:对,朋友之间友好互助,就会让生活不再孤单,让人生更加快乐!朋友,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没有朋友的人,只能是半个人。”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 有了朋友,生活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时间侵蚀,也是为了朋友。” 那么,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呢?(生自由发言)3、 师生唱一唱,跳一跳找朋友。六、 板书设计 6、树和喜鹊 一棵树 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 好多喜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