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结合生活当中的信息实例,从信息的表现形式、传播过程等方面去理解信息的含义。(2)能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利用信息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愿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正确把握信息的特征,能挖掘信息应用的价值、意义。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三、教学手段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节课通过开展玩游戏、讲故事等多种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及信息的基本特征
2、。借助学习网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实现任务驱动。四、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共设置了两部分的内容:一、信息;二、信息的基本特征。从认识信息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而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这是全书及整套书的基础内容。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认识,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五、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大胆,独立,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具备一定的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性知识却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念体系。六、教学策略:通过展示20
3、08北京奥运的图片、表格,引出“信息”一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信息。然后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到信息的概念上。在理解信息概念的过程中,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理解专家定义的信息,并能列举相关的例子,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接下来引入“做比划,猜游戏”的小游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信息的传播过程,以及信息传递性的基本特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举例子、讲故事、分析案例等方式,使学生清晰地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中教师同步提供学习网站,让学生能针对自己的不足有选择地学习。在学生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后,要求学生完成学习网站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的认识。通
4、过学习网站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互评,使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了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学生则采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七、教学评价从三维目标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主要有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八、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发现信息2教师呈现图1,请学生浏览图片并思考:这张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教师呈现表2,请学生浏览并思考:结合上一张图,你又从中获知了什么?为什么同学们能从这两张图中说出那么多的内容呢?因为我们看到的图像、符号、数字
5、、文字向我们传递了信息,而且信息越多,我们能获知并说出来的内容也就更多,或者更准确。那什么是信息?哪里有信息?它有什么用?我们怎样把握它?带着这些问题,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探寻信息的真相。学生浏览图片,思考问题,挖掘信息通过简单易懂的两张图片带出“信息”。为了说出图中蕴藏的内涵,学生从各种表现形式中去挖掘有意义的信息,这个引入的思考任务很容易完成,又同时让学生得出一个印象:图像、符号、数字、文字中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报导等都是信息。认识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信息8从身边的事例感受信息: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那么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呢?教师举例子。设置体育组、天气组、交通组、娱乐组
6、、学校组五个信息案例小组,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参与其中。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小组推选代表按选定的主题发言,列举身边有关的例子。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关于信息的例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信息的外延。是不是现代人才拥有信息?古人的生活中存不存在信息呢?活动一、古诗词是古人记载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及生产活动的文化经典。下面让我们在古诗词中探寻古人的信息活动。教师举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要求学生举例,并指出诗词中信息的所在。活动二、寻找自然界中的信息。教师举例:蜜蜂跳八字舞学生举例:要求阐述自然现象中隐藏着的信息。参与活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以及包含“信息” 的古诗词和自然界现象。通过念古诗词、讲
7、大自然、听小故事,让学生在汲取与分享智慧的氛围当中去领悟“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及“信息的重要性”。理解信息的含义2既然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那么“信息”到底指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中专家学者关于“信息”的不同定义和P4的最后一段,结合之前的“引入”和“认识信息”活动对信息的含义进行梳理。 阅读教材,结合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对“信息”含义的理解。专家学者对于信息概念的定义各不相同,教师引导学生重在对信息内涵的理解。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渐意识到原来信息就在身边,从而使学生自然轻松地理解“信息”一词的含义。理解信息之一:信息的传播过程5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信息的含义,发现我们
8、的身边都存在着信息,那信息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比划、猜游戏要求:一个同学上讲台猜,当教师给出内容后,台下的同学不允许讲话,举手经教师同意后站起来比划,一人只准比划一次,动作不能重复。投影:文字:照相(拍照)、开车、打篮球。结合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对“信息传播过程”的理解。互动性的游戏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自然领悟出游戏中所体现的信息的传播过程。理解信息之二:捕捉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信息之二:捕捉信息的基本特征16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是如何把握信息的呢?把握信息关键在于要正确理解信息的特征。传递性:展示烽火的图片可以
9、得到什么信息?(战争)说明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烽火台上灯火传递信息)依附性:烽火台本身是不是信息?(不是)烽火台只是向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那战争的信息能否不通过载体传递给别人呢?(不能)同样,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大家的表情依附于我们的脸皮而存在。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能不能找出不依附载体而存在的信息?刚才同学们说了,烽火台是传递信息的载体,那假如烽火台没点上火,能不能知道战争的信息?那说明战争的信息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看投影并分析例子:A、早晨闹钟响了,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依附于什么传递的?
10、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B、晚上看课程表,准备第二天的书籍,它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可处理性: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共享性:读肖伯纳的名言(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个idea,我有一个idea,交换之后,我们每人就都有两个ideas”。),和学生一起解读。提示:苹果代表的是物质,交换之后不会再生,每个人手里就没有原来的了,而思想代表的是信息,交换之后信息量会增加,可以同时存在。时效性:1、讲故事: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酒、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每次卖酒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酒,到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酒,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
11、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2、分析:酒代表的是物质,而日历代表了信息,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渐渐失去效用。价值相对性:钢铁价格下降,房价下降真伪性: 认真听老师讲解信息特征的例子,并举出相关的例子。生答:不能生答:不能生答:火、烟生答:A、该起床了、闹钟、声音B、第二天上什么课、纸张、文字学生举出相关例子。通过典型的例子讲解信息的特征,使学生更容易把握信息的内涵。巩固练习4登录学习网站,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评价4老师点评个别同学,借助教学评价系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12、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自评、同伴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总结1今天,我们共同参与了一系列的信息活动,感受到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信息,我们发现原来信息一词虽抽象又确实存在我们的身边,一幅图片、一个动作、一个数字都透露着这样或那样的信息,它总是从发出方那里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传递来到接收方。今天我们还共同捕捉了信息的基本特征:依附性、可处理性、共享性、传递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真伪性。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往往就是先机、是财富。要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做时代的先行者,我们就要学会把握信息以及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课外思考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信息”这一概念。
13、九、教学反思本课作为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课,肩负着激发学生学习、学好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的重任。本节课上得好的话,学生将对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充满期待;本节课如果上不好,则会影响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因此,本人十分重视上好第一课,特别是在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上,本人做了比较多的努力,如: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感受魅力无穷的信息世界;教学过程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推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等。尽管本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师生第一次配合,所以还是存在比较难操控的局面,如:时间的控制比较困难,因为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评价落到实处也相当困难,因为彼此的不了解,造成评价无法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的完美表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本人认识到,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光有好的教学内容和活泼的师生互动是远远不够的,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还要做更多的思考和努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