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观察记录表单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任职学校安徽凤阳刘府初级中学任教学科语文任教年段初中姓名曹培艳观察视角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观察视点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教学目标明确、恰当,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听、说、感知语言功能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而自然的把核心知识加以呈现。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注重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密切和学生生活相联系,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和本质,符合新课标教学的要求。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语境教学很好6.教学资
2、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各种漂亮的图片和卡片,配有音乐。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兴趣的培养。补充视点:1、教师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单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2、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练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升了学习的效果。3,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教学改进建议:语速有点快,注意教学的节奏 ,面向全体学生。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任职学 校安徽凤阳刘府初级中学任教学科语文任教年段初中姓名曹培艳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记录观察视点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通过话题
3、的导入,师生在互动中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在预习环节的问题。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通过预习和小组讨论及合作环节中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各有.次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教师高水平示范主要体现在:1、多媒体课件操作。2、给学生示范笔记本操作。3、动手画出八大行星的轨道和贴图。4、最后展示学生陌生的相关知识。 补充视点: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设计了完成表格填写、听力再现、小组代表全班展示小组探究成果等训练题;在师生互动中也有所体现。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
4、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在检测预习时、小组探究时、学生动手操作时、学生上台汇报时做了多方面检测,并能够及时反馈,做好回收教学。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平衡教学最大的亮点体现在:以学生为本的探究式学习是本节课的重要活动,而老师讲授学生学习本课相关的陌生知识这样有意义的接受式教学又恰到好处的补充、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有效利用时间,提高了课堂实效。 补充视点:聆听心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积极的反馈、回授。教学改进建议:1、课堂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2、教师的赞扬方式和用语也应多样化。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任
5、职学校安徽凤阳刘府初级中学任教学科语文任教年段初中姓名曹培艳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记录观察视点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前置自学设置学生预习新课并且提出问题进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针对这些问题有效的开展教学。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引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多种合作学习形式,能够做到有效组织学生先汇报交流,教师后点拨指导。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
6、极地回应?教师能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并能灵活积极地回应。不失时机的将知识深化,使知识内化为能力。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新授课都会先创设情境,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学生活动时间与次数能得到保证,活动目的能够基本完成,作业时间安排合理,内容恰到好处,效果显著教师除了指导还参与交流。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学法,辅助学习。补充视点: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话题进行拓展、创新。将所学知
7、识进一步形象、具体、内化。教学改进建议:可考虑改变课堂整个形式:以模拟实际生活例子来展示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任职学校安徽凤阳刘府初级中学任教学科语文任教年段初中姓名曹培艳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记录观察视点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当堂检测,预期的教学目标已达成,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方面的提升。掌握了所学词汇、短语并能正确运用。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对于普遍问题,有代表性问题,进行了集中讲述。特殊情况可放在自由讨论时间解决。4.时
8、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给予学生必要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小组内讨论交流,有效的解决了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合理,分层布置作业。完成程度较好。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各自的思考和见解。并能具备创新思维。学习的效率高。补充视点: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点及参与面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兴趣浓厚。课堂参与积极有效。课堂形式多样,效果理想。教学改进建议:课堂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连接点及拓展面。多创设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延伸和拓宽学生课堂活动与实际生活的交集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