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开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而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所以,教学过程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师生的教学活动里面。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我个人觉得教学过程的开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确保学习内容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前的准备。1.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2.要充分了解
2、学生的实际情况,知道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明白学生想学到什么,以此确定我们教学的目标,从而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3.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儿童生活,让孩子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认真对学生生活及兴趣进行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情境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新知训的积极性,从而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
4、生的能力提高上。教学活动中面对的学生数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四、多样而恰当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积极性。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堂上有发言讨论和亲自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感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保持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要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知识经验及情绪状态为前提,以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为学生所接受为条件。教师把精力用在激发学生求知
5、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上。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书本上的数学知识由抽象变形象,由难变易,由静态变动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讲与练应穿插进行,合理分配讲与练的时间,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做到讲为练所用,练要针对讲,把所讲的知识渗透于不同的练习中。这样可以促使销售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条理更清晰,同时,还能使教师在联系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 六、注重积极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
6、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教学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评价语言要做到真诚而富有艺术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一定要发自内心,让学生从心底里感觉到老师是真心欣赏。同时教师的评价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因活动而异,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的信心,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总之,为了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有效的开展,新课导入、情境创设、探究新知、课堂演练、课堂作业、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