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6 渡河少年授课时间:3.31 总25节第一课时教材简析:渡河老爹与渡河少年是此篇记叙文中的两位主人公,第一天去中学上学的少年因无钱乘船而遭老爹的拒绝,老爹的一时冷漠伤害了少年的自尊,他一气之下选择了在秋风秋水中泅渡,然而这一举动却成了日后上学路上经常,最终他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作者以客观的角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诚实、倔强、勇敢、执着的少年,结合以散文化的抒情语段令读者倍感文字的优美,是文与道的完美体现。设计理念:“读”占鳌头。有层次(课题全文重点段句)、多形式的读贯穿课的始终。让学生在咬文嚼字中品出文章的美,领悟笔者真情实感,从而达到学生、文本、笔者的三者真正有意义的对话。不求巨细全解文
2、本,本课时主要抓住作者对人物生动刻画这一点,采用 “反刍式”教学。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奇葩”、“锉动”、“滑进”、“倔强”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3反复阅读正确评价文中的老爹与少年的人格特点。4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着向上,永不退缩、勇敢的精神。教学重点:抓住老爹的语言,少年的神情和动作体会人物的形象。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老爹不同时期的心理,体会老爹在凸显少年倔强性格时的衬托作用。教学准备:1学生充分读本文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吟诗入境、释文题,粗知文意1出示:放课件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你的心志。 感
3、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该独立。师:这是当今网络上最流行的一首小诗里的几句,读起来是否感到奇怪,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就有人在感激曾经伤害、遗弃他的人渡河少年。2教师板书。学生在心中默读,并书空课题,想“渡”的词语。3齐读文题,强调“渡度”的不同。4出示问题,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渡河少年是谁?他为什么要渡河?他怎么渡的河?学生逐题回答。学生自由读课文,再次回顾课文内容。(3分钟读文时间,能读几遍就读几遍)5引导学生将“谁?为什么渡河?怎么渡河?”三个问题的答案加上 如“可是、然而、最后等”恰当的关联词变成通顺简洁的一个语段来回答。放课件小结:刚才大家三个问题用
4、一段话回答,就已经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根据文题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常用的概括记叙文的方法。二、披文入情,巧解读,品析精章品读人物(自然段)1课文为我们描写了几位主人公(两个,老爹、少年)2故事就发生在老爹与少年之间,而做为旁观者的“我”将目睹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默读、静思,从字里行间的叙述中你认为摆渡的老爹是个( )的人。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反复品析。根据学生的回答,细读精品老爹的人物特点1(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一:老人正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地说:“没钱坐什么船,笑话!”因此句得结论一:老人是“唯利是图”、“冷酷”等的人。2出示二: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
5、叫:“孩子,上船,快上船!”结论二:老人“并不坏”、“有同情心”等。3出示三:“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结论三:老人是“好人”、“善良”的人。4小结:在不同的语句里,我们读出了老人的不同性格特点,综上所述我们可认定老人是一个( )的人(善良)5既然是一个善良的人,是好人,那对他拒渡无钱乘船少年的行为你怎么看待?结论:(1)从摆渡为生的摆渡者角度看,有钱乘船,无钱不乘船的想法是合理的,是老人未加思考的第一真实反映。(2)从老人当时正弯腰解缆绳等动作看,他并未认真分析少年的真诚请求,伤害亦是无心的。所以我们说这是位善良的老人,拒渡少年只是他“一时冷漠”。(三)与学生共同探讨少
6、年的性格特点1自学完成表格少年的性格特点 : 文中体现这一特点的语句 : 2在学生汇报时,与学生重点交流以下几点:诚实的少年(1)当时这份诚实换来了什么?(2)出示相关语段练读,体会当时少年的心情,内心活动。倔强的少年分析重点段落:(相机出示)()“少年象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 一下滑进了河里。”理解“立”、“滑”的妙用;体会当时少年内心的愤怒激活了倔强()“少年好象没听见。”“船撑到少年跟前,少年使劲把头别过去。”从“好象”、“别过去”得出结论倔强在生温“少年不理他,依然向前游。”真切感受倔强到底点面结合将少年的神情、动作与老汉的语言相应出示()分角色练读,再次体会少年的倔
7、强。(从正面对少年的描写和侧面老人的衬托)()师生合作读,体会作者刻画的鲜活的人物特征。(四)换角度品读人物作为旁观者的作者是怎样看待河上的一老一小的?引导品读相关语段,分析“奇葩”等重点词语。出示:“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行无限延长的省略号。”这个语句给你带来怎样的遐想。三、咬文嚼字妙感悟通达其章引导学生学习(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部分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重点落实: 感动在少年成为了一名游泳健将。()少年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游泳健将?()小结:不是倔强使他成才,而是倔强唤起了他的自尊、自立、自强和他的执着,有了这些才使得少年走上成才之路。()由此我们再来看这位少年他还是()的少
8、年。 感动在少年在成材后还写信要感谢那位摆渡老人。()为什么要感谢他?()小结:因为有了老人的那次拒绝,才有少年求学路上的泅渡,才有了成才路上的历练,才有了人生的改变。所以作者重彩与少年遭受老人拒绝渡他过河的改变他命运的这件事。它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那一刻少年的心理路程没有您的船我一样可以渡河四、回归整体重延化文道共存 再次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出示:放课件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你的心志。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该独立。总结:作者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倔强、自立、自强、执着的少年,也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有感恩之心的少年。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习他的自尊、自立、
9、自强还要有一颗与他一样的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这几句诗。请你代替少年以“感激”为题,以这几句诗的格式,给长眠地下的老汉写一首感恩诗。板书设计:6 渡河少年倔强+坚强+诚实+执着=成功教学反思:渡河少年这篇课文的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丰富优美,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抓住少年的成才之路来引导同学们感悟。课后,我认真地自我总结,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首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议题:渡河少年为什么能成为游泳健将?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自己的感
10、悟记在书中,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接下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给多数学生表达的机会。然后展开全班的讨论交流,教师对重点词句相机加以引导和点拨。从而分散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课文的语言很优美,我就引导学生找出精彩语句多读,并说出精彩之处。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少年的美,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不光是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生字、词句,还要让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最后的环节,我让同学们与渡河少年对话,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并决心向少年学习。为了进一步升华主题,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大胆想象,以渡河少年的身份给撑船老人写一封信。本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还不够到位。今后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深入钻研教学方法,使有感情朗读教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