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华东版)九年级上-导学案2.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35495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版)九年级上-导学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华东版)九年级上-导学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蔡集初中讲学稿九年级历史 执笔: 审核: 课题第2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课型新授 时间第 1 周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埃及法老、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与流传2观察分析四大上古文明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3分析金字塔等内含的阶级本质4善待自然、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人民创造历史6与氏族社会不同的国家职能疑难点拨一: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二: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等级制度渗透到印

2、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佛教产生了。学 习 过 程学习材料: 课本p8-13,地图册p4-5(二 次 备 课)学 习 笔 记【课堂学习、自测】一、 选择题1、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A、法老B、胡夫 C、维尔西 D、汉莫拉比2、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佛经 B、圣经 C、汉莫拉比法典 D古兰经3、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4、佛教产生在(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

3、纪 C、公元前1世纪 D、公元7世纪图B5、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图A 回答问题: 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 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 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 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6、佛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创始人是谁?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很快发展和传播?【探究】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师生共同解疑释惑。 2、师生共同研讨新问题1、p10思考、讨论2、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古代印度吠舍与婆罗门,就社会平等问题展开辩论,请说出双方可能说的话。3、p13讨论、课外学史【课堂巩固与提高】 1、快速浏览、巩固课本重点2、完成填充图册p4

4、-51、下列光辉灿烂的上古文明,诞生在北非大河流域的是A.金字塔 B.佛教 C.阿拉伯数字 D.早期基督教2、古巴比伦的兴衰记述了这样的场面: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被判割耳朵。判罚的依据是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3、有一批旅游者从杂志上看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右图),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如果他们想目睹该建筑物的真实面貌,应该去的国家是A印度 B埃及 C希腊 D伊拉克4、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5、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答案可写在本栏【课后反思】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的所悟、所思、所得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