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烙饼》教学案例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七小学 刘云英
教学内容:
小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表格、烙饼(纸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课件出示例1图)
1、引出主题图:星期天的中午,小雨的妈妈在厨房准备为全家人烙饼。(板书:烙饼)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节课我们会学习有关“烙饼”的什么知识?
生:教我们怎样烙饼。
师(板书)怎样烙饼
生:烙饼需要多少时间。
师(板书)烙饼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操作:
两人小组合作,算一算烙3张饼需要多长时间?怎样烙比较省时间?
师:谁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方法是什么?(指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下边演示边说)
师:比较:烙3张饼,同学们想出了3种烙法,哪一种方法能让小雨一家尽快吃上饼?(学生比较)
师:这3种方法中,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教师板书最佳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小雨的妈妈是怎样烙的?请看大屏。(课件演示烙3张饼,课件边演示,师边小结)
小结: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张饼就用了9分钟。
3、烙饼方法的延伸。
师:烙4张饼最快要几分钟?烙5张饼呢?
学生操作:两人小组合作,找出最快能吃上饼的是几分钟?
学生汇报:
烙4张饼: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再同时烙饼1、饼2的反面,3分钟后,饼1、饼2烙好了,取出,再放入饼3、饼4,再同时烙饼3、饼4的正面,又过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3、饼4的反面,3分钟后,饼3、饼4烙好了,取出,这样烙4张饼就用了12分钟。
烙5张饼: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取出。再放入饼4、饼5,同时烙饼4、饼5的正面, 3分钟后,再同时烙饼4、饼5的反面,再过3分钟后,饼4、饼5烙好了,取出,这样烙5张饼就用了15分钟。
(尽可能让学生说计算方法,课件演示烙饼的过程,并把结果填入表格内)
学生思考:从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
师:真棒。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很快的找出烙6张饼、7张、8张……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入表格内)
二、 揭示课题,巩固练习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烙饼的方法很多,我们选择了所用时间最少的方法,这就是数学中的优选法。(板书)我们还可以用优选法解决下面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1、餐厅里同时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使三位客人都能很快吃到菜?
师:厨师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一起看看小军遇到了什么问题?
2、烤面包时,第一面要烤2分钟,第二面只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军用烤面包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需要烤多少分钟?
四、课外延伸:回归生活
五、作业:完成做一做“第三题”
教学反思: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