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皮球总动员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小皮球的各种拍球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引导——尝试体验——设疑——实践释疑——比赛——评价这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主要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球类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熟悉球性,掌握拍球的基本动作方法,为水平二阶段学习小篮球基本动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计
1、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以徒手模仿(体验拍球的手型和身体姿势)——拍球(体验用力方法)——圈内拍球游戏(进一步熟练动作)——持球往返跑(拓展创新)为主线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
2、教法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引导、体验、设疑、实践释疑、练习比赛以及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能初步掌握拍球的动作方法。
三、教学组织
1、通过学做“画圆”操、小组传球比快等导入形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本课学习中。
2、通过不同方法的拍球练习,让学生体验拍球的身体姿势、手型以及用力方法,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充分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学互评和小组合作游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感受了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将数“星星”作为放松评价活动,“星星”作为对在练习过程中表现突出或者学习进步的一种奖励方式,学生通过数“星星”可以自主评价自己和同伴在练习中的表现,让他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恢复身心的目的。
<<皮球总动员>>课时计划
教学
目标
1、 通过本课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单手拍球的手型和用力方法。
2、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的身体素质、加强协作和奔跑能力。
3、 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教学
内容
1、单手拍皮球
2、游戏:持球往返跑
学习
重点
1、运动技能:体验拍球时的身体姿势、手型和用力方法。
2、社会适应:开展同伴间的互学互评。
教学
过程
学练内容
教学流程及教法学法
时
间
负荷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激发兴趣
1、 教学常规
2、 热身跑进场
3、 “画圆”操
4、 小组传球比快
1、在教师的带领下成一路纵队跑进场并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2、跟着老师一起练习
3、各小组传球比快。
1、常规教育:队列队形。
2、带领学生进场。
3、带领学生热身活动,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4、提示学生传球比快的方法。
4—5
小
学习体验
1、单手拍球
(1)徒手模仿
(2)单手拍球
(3)高运球与低运球
1、徒手模仿老师的动作,体验拍球的手型与身体姿势。
2、跟着老师一起做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换拍)
3、尝试高运球及低运球。
4、在拍球的时候观察老师的手势并回答问题。
5、认真观察、积极回答。
1、带领学生做徒手拍球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拍球手型及身体姿势。
2、示范单手拍球动作,强调身体姿势及手触球部位。
3、设疑:怎样拍得快、拍的稳?
4、要求学生尝试拍球时用余光看球,用手的感觉体会球运动规律。
5、通过正误对比引导学生掌握拍球的动作要领。
15—
—17
小
2、圈内拍球
(1)小组练习
(2)能手展示
6、两人一组结伴互助,相互观察、相互评价。
7、根据节奏不断变化拍球的方法。
1、小组练习,由小组长带领。
2、小组成员依次练习,也可两人同时练习。
3、各小组推出一位小能手进行圈内拍球比赛。
4、积极评价同伴动作。
6、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练习伙伴展开合作练习。
7、击掌,不断变换节奏,提示学生练习。
1、提示:怎样拍使球不跑出圈?可采用不同的拍球方法。
2、巡视指导各小组练习
3、评价与激励。
6—8
小
合作游戏
持球往返跑
1、各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改变队形。
2、小组讨论游戏方法。
3、游戏、比赛。
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并示范。
2、担任裁判,判定比赛名次。
3、表扬先进,鼓励困难生。
8——10
中
放松小结
1、放松与评价:数“星星”
2、、收交器材
3、师生再见
1、自我和相互评价。
2、协助老师收交器材。
3、和老师道别。
1、提示数“星星”的方法并评价。
2、收回器材。
3、宣布下课。
1—2
小
场地
器材
1、直径10米的圆形塑胶场。
2、皮球40个。
3、呼啦圈4个。
课的
预计
平均心率
110—120次/分
练习密度
30%-40%左右
课后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