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2)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08329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2)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2)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2) 课  题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2) 日 期 教学 目标 1、了解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是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独立分析概括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探索、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虚像概念的建立 课程资源的准备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准备引入] 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 [课题揭示] 观察与阅读: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平面镜,结合阅读课本给出平面镜的定义。 学生:①图1中一台钟在镜子里的时刻是1点25分,那么这台钟的实际时刻是___。 学生实验P70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学生用玻璃板代替镜面,让玻璃与刻度尺垂直,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放在刻度尺上,一支点燃,移动另一支蜡烛,直到从玻璃前面的各处看来,这支蜡烛也好像点着似的止。把末点着的蜡烛拿掉,再用光屏接收。实验时,记录物到镜面的距离和像到镜面距离。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分析概括平面镜成像特点。 板书: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像,称为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具有对称性。 当人向镜面走近时,则人在镜中的像:①由大变小;②由小变大;③不变。 用蜡烛代替人逐步向镜面移近,观察像的大小,证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镜面距离远近无关。 用光路图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师边板画边讲解边指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作法:①过发光点S作垂直于镜面的入射光SO,则入射角为0度,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为0度。作反射光OS。 ②过S点任意引入射光SA、SC,据反射定律,作反射光AB、CD。(图3)。 ③点拨:当反射光AB、CD射向人的眼睛里,人眼看到了什么? (发光点S的虚橡S1),怎样看?(逆着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猜想:为了与光线区别,反向延长线如何作?虚像如何作? (用虚线)完成光路图4。 ① 用量角器量一下S1O是否垂直平面镜,再用刻度尺量一下SO 是否等于S1O?这说明_______。揭示光路图的物理意义:A、发光点在S点。B、S1是反射光AB、CD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因而产生发光点在S1的感觉。所以这个像是虚像。 继续作图并叙述:发光的蜡烛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发光点组成,每一个发光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这些像就组成蜡烛的像,蜡烛在镜子里的像也是虚像。(图5) 小结并板书: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成像的原理是据 光的反射定律。 (三)复习巩固。 投影并讲解例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B在镜中的像(图6)。 阅读: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对光线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会聚作用 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与作业本 课后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综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