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花边饺子里的爱-说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906198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边饺子里的爱-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花边饺子里的爱-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花边饺子里的爱-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花边饺子里的爱 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14课花边饺子里的爱。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小时候妈妈给“我”包花边饺子和“我”长大后给妈妈包花边饺子的故事,让我们感到时代在变,但深沉的亲情永远不会变。下面我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教材分析本课所在单元所有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这一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让学生体会人间亲情的美好,懂得珍惜亲情,学会感恩和回报。本课要求学生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唤起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并联系实际生活感悟理解。二、 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差。所以针对此情况,我在教学

2、中会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生字、词等知识目标,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本单元“亲情”主题,引导学生有适当的情感体验。三、 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 情感目标:体会“我”和妈妈两代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三)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四) 教学难点:唤起学生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四、 教学方法本课我将以讲授课的形式,采用引导法、谈话法、讨论法及情境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五、 教学过程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3、教学。(一) 导入新课我从板书“爱”字入手,问学生“看到这个熟悉的字你最先想到的人是谁?”。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本课题目发人深省,所以我让学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想一想: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三) 再读课文,感悟理解1“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了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出示课件,学生体会“煞是好看”。2.品两次“花招”。“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

4、捏上了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花招”是什么意思?妈妈耍了一个什么花招?引导学生体会贬义褒用的使用词语的方法。 妈妈为什么要耍这个花招?“那时,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课文里作者描写的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儿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你从中可以读出“我”与妈妈之间的什么感情?(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孝顺敬爱母亲的深情。)(2)品读中心句。 “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体味“浸”和“讨”的妙用,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思考:课文为什么用“花边饺子里的爱”做题目?四、感情朗读,抒发情感 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再交流读。五、拓展升华,快乐积累 1.学生浏览母爱图片,谈感受。2朗诵诗歌写给母亲的信。3.作业回家以后,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为妈妈或其他长辈做一件事情,来诠释自己的爱心。小练笔:以日记的形式,把这件事情的经过记录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