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一、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识记:先进文化的判定标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努力
2、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分析本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首先指出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指明我国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结构清晰,内容环环相扣,活动操作性强。主题词 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和谐社会探究园 通过两个活动激起学生探究本课知识的兴趣。活动一是经典透视,通过马克思在互联网上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这一事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被高票评为“千年思想家”,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先进文化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活动二“观
3、察与思考“探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出一组体现和谐社会的照片,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国情导读 同样是由一段引言加上四个目构成。引言承上启下,首句以形象的比喻句形容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接着指出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引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先介绍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再进一步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最后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共三个自然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自然段指出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用两个“是否”来判定文化是否先进;
4、第二自然段指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第三自然段则明确了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三目:“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第一句就指明了发展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我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接下来的三个自然段着重讲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还要大力倡导“十六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再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然后指出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主要是加强教育、科学、文艺体卫等方面的建设。接着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的根本任务,并明确指出,我们要不断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第四目:“实现社会和谐”首先,讲述建设和谐社会是人民共同心愿。然后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最后针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存在问题,对我们的要求。实践与评价 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主题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括的内容很多,该活动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并就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二个活动围绕网络文化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生活中的网络文化现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同学们结合材料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及运用所学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知识,说说如何正确对待网络问题。阅读与感悟 这个环
6、节提供了一篇文章“文化落后,也要挨打”。该文首先从历史上曾经辉煌灿烂的几大文化的衰落反衬出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接着笔锋一转,请问近代中华文化何以无法应付西方文明的挑战。文章以二百多年前的一个历史片段道出了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害的成分以及拒不接受别国优秀文化的态度,导致了文化的落后,进而导致国家的落后和挨打。文章最后指出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也体现在文化之间的较量,我们要实现伟大的文化创新,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课内活动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经典透视”活动的设计意图:展示了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材料,主要意图是让学生思考先进文化的特点以及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提了两个问题
7、:1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出现过的思想大师灿若繁星,为什么马克思能独占鳌头?2马克思的理论在全球传播和影响,说明先进文化有何重大作用?的影响力有何新认识?活动操作建议:本活动可以放在讲述“国情导读”中的“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时候进行。参考答案:1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
8、,长盛不衰。2先进的文化能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观察与思考”活动的设计意图: 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和谐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在我们身边处处有和谐,从而明白和谐社会的特征。材料提了两个问题:1上述图片反映了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2你理解的和谐社会还有哪些特征?活动操作建议:本活动可以作为课堂作业,让学生将答案直接写在教材上,在讲述“国情导读”中的“实现社会和谐。”时进行。参考答案:1图一、图二:民主法治;图三:团结友善;图四:公平正义;图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图六:安定有
9、序。2和谐社会还有充满活力等特征。 “主题活动”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了解身边的文化现象,体验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关心文化建设、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学生在理解什么是校园文化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困难,教师要将这个概念具体化,比如“校园建筑空间文化”、“学校学生文化”、“学校网络文化”等都可以用具体事例让学生有更真切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本活动安排了两个问题。活动操作建议:先布置学生课后完成该作业,然后在讲解“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让学生进行交流参考答案:第一步,确定内容:设计问题可以从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模式角度思考。学生结合本校实际设计,比如校园建筑,学校制度,课程
10、设置,教师素质,学生社团等等。 第二步,提出建议:我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可根据提出的问题回答,从校园建筑风格、学校标志、学校宿舍、食堂、教室、学校制度等方面提出各种建议。“讨论与评析”活动的设计意图:选取了当今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的网络文化为主题,意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化,既要看到它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又要看到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活动设了三问:1细阅上面同学的发言,你认同其中哪些看法,不同意哪些看法?说说你的理由。2以切身体会或结合上述有关材料,说说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3运用所学的文化建设、
11、社会建设方面的知识,说说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活动操作建议:本活动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在讲述“国情导读”中的“实现社会和谐。”时,作为复习上节课内容用。参考答案:1认同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拓展视野的做法;不认同利用玩游戏或做违法的事情。理由:从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角度去回答。2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青少年有利的方面讲,网络提供了便捷的搜集资料、拓展视野的方式,是学习的好工具。从对青少年不利的方面讲,网络世界不仅有健康向上的内容,同时也充斥着色情、暴力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网络交友,也容易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伤害;网络游戏的流行,更是让很多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
12、自拔,严重地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甚至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3.学校完全可以采用“兴趣转移站”,为中学生创造条件,发挥潜能,培养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将孩子们从电脑、电视前面暂时拉开,使青少年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我学校要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普及网络知识,促进网络教育,使中学生认清网络本质,培养科学上网的习惯。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的行为契约和计划,做到有章可循,形成自觉遵守约定的习惯。政府要坚决治理黑网吧,适当关闭部分网吧,特别是学校附近的网吧。将网络有效的划分为资料区、信息区、游戏区等,严格各区的开放时段及开放对象,对网络实行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13、。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本课安排4课时。教学方法以讨论法、阅读材料法结合教师讲解为主。每课具体安排建议如下:课时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教学内容:1.解读“小链接”;2.“国情导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教学过程:首先解读“小链接”,解释什么是文化产业,再介绍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最后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资料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讲解完知识点以后,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课时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内容:1.“经典透视”: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思考;2.“国情导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阅读与感悟”:文化
14、落后,也要挨打。教学过程:解读引言,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除了大力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其重要内容。让学生阅读“经典透视”的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书写本课标题“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思考中,我们得到: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是对社会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力的文化。接着眼光从世界回到我国,指出我国先进文化的含义。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些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加强学生的理解。本课的第
15、三个知识点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要求学生识记即可。讲解完知识点以后,可以让学生阅读“文化落后,也要挨打”这篇文章,体会文化在国家之间综合国力较量中的地位,感受先进文化的重要性。课后作业:安排学生完成“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文化。课时3: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教学内容: 1.“实践与评价”:“主题活动”。2.“国情导读”: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实践与评价”中的“讨论与评价。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交流“实践与评价”中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答案,选择代表性的答案在班上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后提出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些
16、内容?教师可以展示我国在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方面的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含义。并让学生掌握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讨论与评价”活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并填写自我评价表。课时4:实现社会和谐教学内容:1.“实践与评价”:“讨论与评析”。2.“探究园”:“观察与思考”;3.“国情导读”:实现社会和谐。教学过程:首先,展示上一节课的作业:让学生回答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再交流讨论“探究园”中的“观察与思考”的两个观点,教师引导了解学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师可
17、以利用形式多样的展示方法展示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和谐和不和谐的现象?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和谐并产生认同感,引导学生理解我们为什么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最后布置作业:通过上网、查阅报刊等形式,寻找生活中的和谐,并记录下来,下一节交流。教学提纲课时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通过“小链接”引入文化产业的概念二、阅读理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介绍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2.再进一步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3.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三、课后作业:上网了解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为下一节课交流做准备课时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引入新课
18、:解读“引言”经典透视: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思考二、阅读理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先进文化的标准;2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三、阅读与思考:文化落后,也要挨打四、课后作业:“主题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课时3: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学生交流讨论“主题活动”中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答案二、阅读理解: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3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课后作业:完成“讨论与评价”活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课时4:实现社会和谐一、课堂讨论:“实践与评价”中的“讨论与评价”活动二、阅读理解:实现社会和谐1.建设和谐社会是人民共同心愿;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3.构建和谐社会的存在问题和对我们的要求。三、“探究园”中的“观察与思考”:探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课后作业:通过上网、查阅报刊等形式,寻找生活中的和谐,并记录下来,为下一节交流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