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权劝学课 题孙权劝学课时1课 型讲读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2、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文言文知识薄弱,缺乏学习方法。听课、笔记等习惯与能力欠缺。教师应在方式方法方面多引导。激发兴趣,教会阅读与分析是主要任务。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名言导入,激趣引读二、明确学习目标三、目标达成
2、(一)朗读课文(二)翻译课文,理解文意(三)、品析课文(四)、感悟反思(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六)、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出示课件1:播放或朗读三国演义主题曲2、A出示课件2。故事导入。B出示课件2、3、4、5、6。介绍课题、作家、作品。3、出示课件7:4、出示课件8:放课文录音或师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朗读可分三步:初读:结合注释粗晓大意。速读:理清故事情节。比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A正音正节奏。出示课件9:读准下列字音B出示课件10:读准下列句子节奏5、指导学生译文。A、猜译:结合课文注释,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
3、翻译课文。B、师出示课件12、13,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绿色字的含义C、口头翻译全文后,对照译文比较优劣。、指导学生译文、抽生汇报、指导比较译文 出示课件15、强调重要句子: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6、指导学生品析课文A、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出示课件17明确: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要经常学习,吕蒙听从孙权的劝说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B、理清课文结构。出示课件18明确:孙权劝学吕蒙就学 劝鲁肃赞学C、
4、教师指导学生思考: 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出示课件20。明确: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揭示学习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点明学习的目的、方法,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21。明确:a、卿
5、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b、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出示课件22。思考、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明确: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
6、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你认为孙权、鲁肃、吕蒙是怎样的人?明确:孙权 有远见,有胸怀,关爱部下,言辞恳切鲁肃真诚、爱才、忠厚、有礼吕蒙:机敏精干,坦荡率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D、进一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23.7、从这则故事中尼受到哪些启示?(结合课后练习1)8、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来劝说。赵勇和李丹是班里的尖子生,两人经常互相帮助、探讨问题,可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成绩直线下滑、一落千丈.这可急坏了班主任,经一调查原来他俩早恋了.请你以班主任的身份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他。9、教师引导学生小结。10、作业布置。A. 解释“吴下阿蒙”“刮
7、目相待”并造句B.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C、背诵课文1、听歌曲或读歌词2、学生听故事。做笔记。3、学生朗读课件74、听读课文录音后自由朗读5、学生读字词6、抽生读课文7、学生齐读8、学生译文9、学生汇报10、学生比较译文11、学生听记重要句子.12、学生概括后汇报。13、学生理结构后汇报。14、学生找劝学句。15、学生体会语气、神态和心理。16、学生体会鲁肃的行为及内涵。17、体会吕蒙的变化及句子含义18、体会人物形象及写法.19、学生完善结构20、学生合作交流,汇报。21、学生找同学相互劝学。22、学生小结后汇报1、不会笔记2、节奏停顿问题多。该顿不顿,读不断句等。3、古今词语有差异。不会译文或译完不能连缀成文。4、不会概括主要事件。5、体会不到语气。6、人物形象概括不准确。7、不会劝1、多指导笔记2、教师教读。3、教会译文方法与成文的技巧。4、按“谁干什么或什么(人、事、物、景)怎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5、多读6、多从人物描写方法方面引导7、引导学生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礼貌等因素。板书设计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劝学:辞 就(恳切、关心)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