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教学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教学重点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良好相位习惯教学难点怎样为社会做贡献课时安排养成亲社会行为 1课时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师生活动补充修改一、温故知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我爱我家,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重要的是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到底如何爱?怎样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我们共有一个家。二、导学释疑1、内容:P74-80页2、在研读课本内容的同时在课本上划出重点句子、关键词。找出疑问点。3、根据提纲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读P74-77内容思考:(1)如何做到谦让?(2)分享的
2、含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分享?(3)怎样帮助他人?自学指导:读P77-80内容思考:(1)怎样为社会做贡献?(2)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有那些?(3)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4)什么是奉献?三、巩固提升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材料内容,形成本组的观点,回答相关问题:材料:2005年十大“山东好人”评选揭晓,他们中有带领百姓开山造路的“当代愚公” 有身患重病却出资百万捐资助学的企业家,有德艺双馨打造“医疗净土”的医生,还有勇斗歹徒的英雄,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冲向火海勇救工友的普通工人等。(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十大“山东好人”的行为有哪些共同点?(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自己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四、检测反馈填空题: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_、_、_。2、谦让首先要做到_、_不_、_。3、帮助他人首先要_,还要注意_和_。总结:作为青少年我们应积参与社会生活,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点爱心和奉献,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五、拓展延伸1、如何做到谦让2、分享的含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分享?3、怎样为社会做贡献?学生讨论,师总结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