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诗词五首2 新人教版课题诗五首2课时本学期第 课时日期本单元第 课时课型审核人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重点难点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教学过程时间复备标注一 课堂启动:检查背诵上节课学的两首词导入二学习渔家傲1通读首词,讨论大意。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
2、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2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有什么特点?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3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4让学生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一般耸立。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描绘出边塞苍凉肃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
3、头生白发?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6学生背诵本首词 三江城子1通读首词,讨论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2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景或事?有什么特点?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打猎:雄壮、开阔;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3整 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
4、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4让学生赏析名句 “亲射虎,看孙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5背诵本首词四破阵子 1通读首词,讨论大意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
5、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2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景或事?有什么特点?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3让学生赏析名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这是词中回忆往昔军中生活的名句。首句有两物“灯”与“剑”,有两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二字。剑是英雄立功沙场的武器,此时“醉里挑灯”这一“看”,显示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啊。“梦回吹角连营”醉中入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结句一个“沙场秋点兵!”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军威赫赫的场面。4背诵本首词教学后记